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氧聚丁二烯胺化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醇胺为胺化剂,以酚类为催化剂制备了环氧聚丁二烯(EPB)的胺化反应产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胺用量及环氧值等因素对产物胺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反应温度(90~160℃)、反应时间(0 5~9h)、m(催化剂)∶m(EPB)=(0~0 1)∶1、m(二乙醇胺)∶m(EPB)=(0 1~0 8)∶1,以及环氧值(3 0~7 6g/100g)可以提高产物胺值(20~100mgKOH/g)。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对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稳定特性的新型离子液体1-甲基聚氧乙烯醚-3-甲基咪唑氯盐(ILMPEG-750),将其作为稳定剂用于制备Pd纳米粒子催化体系。结果表明ILMPEG-750对Pd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得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2.35nm,且分布均匀。将制得的纳米催化体系用于催化脂肪酸甲酯的加氢反应,在m(脂肪酸甲酯)=2.5g、w(Pd)=0.5%的催化体系10g、n(Pd)∶n(ILMPEG-750)=1∶5、溶剂m(甲苯)=5.0g、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4h、氢气压力为6MPa的反应条件下,产物羟值为166mgKOH/g和碘值为13mgI2/100g。分离所得纳米催化体系不经处理重复使用6次后,所得产物的羟值和碘值分别为162mgKOH/g和8mgI2/100g。  相似文献   

3.
以Cu - Zn为催化剂,在正己烷亚临界状态下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加氢制备脂肪醇.考察了正己烷用量、温度、氢气与原料油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并对Cu - Zn催化剂和Cu - Cr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系统压力6.0 MPa,反应温度250℃,空速0.8h-1,正己烷与脂肪酸甲酯体积比7∶1,氢气与原料油体积比250∶1的条件下脂肪酸甲脂转化率为99.5%,脂肪醇选择性为99.6%,Cu - Zn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优于Cu - Cr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250m l间歇式高压反应器中,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KOH催化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主要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操作条件对脂肪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用量为1%(wt),醇油摩尔比为5∶1,反应温度为65℃时,反应时间为15m in,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92%。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热晶化法合成不同Cu含量的Cu-MCM-41催化剂,考察在偏三甲苯/H2O2 体系中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催化氧化性能,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铜含量、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偏三甲苯的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佳反应条件:偏三甲苯用量1.0 g,550 ℃焙烧的Cu-MCM-41催化剂[n(Cu)∶n(Si)=1∶50]用量0.05 g,n(H2O2 )∶n(偏三甲苯)=3.5∶1,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偏三甲苯转化率78.86%,2,3,5-三甲基苯醌收率66.13%。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具有温控功能的膦配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氯化亚磷酸邻苯二酚酯(OPGPP),用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与氯化钯的配合物用于催化油酸甲酯的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00℃,氢气压力7MPa,PdCl2用量为油酸甲酯质量的0.12%,n(PdCl2)∶n(OPGPP)=1∶10,反应时间4h的较佳反应条件下,加氢产物的羟值为114,碘值为25。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该催化体系不经处理重复使用4次后,所得产物的羟值、碘值分别为102和27。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二醇、马来酸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了一种阴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各步反应的最佳条件:酯化反应Ⅰ(反应温度120℃,马来酸酐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2.15∶1,催化剂用量2%,反应时间4 h);酯化反应Ⅱ(AEO3∶酯化产物Ⅰ摩尔比为2.10,反应温度180℃,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6 h);磺化反应(温度100℃,亚硫酸氢钠与酯化产物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1.5%,反应时间4 h)。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17 mmol/L,γCMC为35.2 m N/m,浓度750 mg/L时,泡沫性能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8.
刘巧云 《精细化工》2013,30(12):1419-1422
研究在管道反应器中采用连续化工艺方法,以质量分数70%的双氧水进行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脂肪酸甲酯,其改善了传统的间歇工艺方法、釜式反应器中生产环氧脂肪酸甲酯产品所存在的诸多弊端。考察了双氧水用量、甲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品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m(脂肪酸甲酯)∶m(双氧水)∶m(甲酸)=1∶0.6∶0.05、反应时间15 min、反应温度90℃,在该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环氧值高达6.0%。  相似文献   

9.
董美  吴明 《当代化工》2010,39(2):135-137
对比酸碱催化机理选用有机碱作为催化剂,研究有机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条件,使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回收容易。通过对反应时间、温度、压力等条件考察酯交换反应及水解反应,可得到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量达到96%,酸值为0.8~0.9 mg KOH/g。  相似文献   

10.
Cu/ZrO2催化剂用于二乙醇胺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Cu/ZrO2催化剂进行二乙醇胺催化脱氢合成亚氨基二乙酸,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二乙醇胺68.5 g、去离子水140 g、催化剂的加入量为二乙醇胺质量的20%、n(氢氧化钠)∶n(二乙醇胺)=2.3∶1、反应温度170 ℃、反应压力0.8 MPa和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亚氨基二乙酸收率可达92.3%。催化剂经重复使用8次后,亚氨基二乙酸收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进行新戊二醇和椰子油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新戊二醇椰子油酸酯,考察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合成条件为:n(椰子油酸)∶n(新戊二醇)=1.95∶1,催化剂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0.040%,200℃下回流反应7 h。在此条件下,SO4^2-/TiO2-Al2O3固体超强酸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酯化率达97.0%,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蓖麻油酸(RA)、聚乙二醇(600)为原料,马来酸酐为连接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MARAPEG-15,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物料摩尔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的影响,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马来酸酐与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酯化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质量的3%,n(酸酐)∶n(蓖麻油酸聚乙二醇硼酸酯)为3.1∶2,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4 h;硼酸酯键水解时间为1.5 h。产物的表面张力及其临界胶束浓度为γCMC=35.73 mN/m,CMC=1.96×10-5mol/L。  相似文献   

13.
脱氢枞酸蔗糖酯的无溶剂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友  莫炳荣  陈文纳  黄科润 《精细化工》2006,23(12):1181-1185
用精制的脱氢枞酸,在n(硫酸二甲酯)∶n(脱氢枞酸)=1∶1,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4 h,丙酮回流条件下,得到脱氢枞酸甲酯,产率为75%。脱氢枞酸甲酯与蔗糖在熔融下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脱氢枞酸蔗糖酯,最佳条件为:n(脱氢枞酸甲酯)∶n(蔗糖)=1∶1.5,m(催化剂碳酸钾)∶m(反应物)=0.05∶1,m(乳化剂硬脂肪酸钠)∶m(反应物)=0.1∶1,温度140℃,压强0.5 kPa,反应时间5 h,产率可达32%,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0×10-3mol/L;此时表面张力为18.42 mN/m。  相似文献   

14.
王钰璠  谢荣锦  黄延延 《精细化工》2002,19(11):623-625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以椰子油脂肪酸甲酯和单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体系压力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条件 ,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反应温度 110℃、反应时间 5h、n(甲酯 )∶n(醇胺 ) =1∶1 1、反应体系压力 2 0kPa。在最优条件下收率可达 99%。利用重结晶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提纯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5.
环氧油酸甲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Keggin型磷钨酸季铵盐作催化剂,二氯乙烷作溶剂,30%过氧化氢存在下油酸甲酯的环氧化反应,考察了不同碳链的磷钨酸季铵盐对油酸甲酯环氧化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钨酸-D1821(磷钨酸双十八烷基季铵盐)的催化效果最好。以磷钨酸-D1821作催化剂,油酸甲酯环氧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30%过氧化氢)∶m(油酸甲酯)=1.5∶1,m(二氯乙烷)∶m(油酸甲酯)=3∶1,m(催化剂)∶m(油酸甲酯)=0.025∶1,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碘价为2.64 g I2/100 g,环氧值为3.91 g/100 g,酸值为0.41 mg KOH/g,达到了一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柠檬酸、季戊四醇、硬脂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的两步反应合成了柠檬酸硬脂酸季戊四醇酯蜡,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固定季戊四醇为0.1 mol的最佳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为200℃,时间1 h,硬脂酸用量28 g,催化剂为总质量的0.4%;第二步柠檬酸用量为10 g,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3 h。最终产物为蜡状物质,酸值为2.2 mgKOH/g,针入度为0.1 mm,滴熔点为70℃。  相似文献   

17.
A model study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between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e.g. methyl oleate, methyl linoleate, rape seed methyl ester and different alcohols in thin films have been performed. The purpose was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to us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as reactive diluent in thermally cured coil coating paints. A reactive diluent must be compatible, act as a diluent, react into the film without affecting the end properties.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between the methyl ester and hydroxyl functional model compounds was monitored by 1H NMR and real time IR. The effects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compatibility, temperature, catalyst, alcohol structure, and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structure. Competing factors with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were shown to be evaporation and side reactions, i.e. oxid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affects the conversion as a higher amount of unsaturations triggers the competing side reaction oxidation. The re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ffects both the degree of transesterification conversion, degree of side reactions and the catalyst choice. The present study has shown that a fatty acid methyl ester (FAME) fulfils the reactivity part for a reactive diluent in a thermally cured coat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8.
潘虹  任立国  高文艺 《工业催化》2012,20(12):58-62
以NaOH、正硅酸乙酯和乙醇为原料,经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固体碱催化剂(Na/SiO2),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催化剂焙烧温度、n(NaOH)∶n(SiO2)、n(甲醇)∶n(大豆油)、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焙烧温度600 ℃、n(NaOH)∶n(SiO2)=2∶1、n(甲醇)∶n(大豆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7%和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率可达97.42%,催化剂在稳定性试验中呈现出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