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混物(PA6/SMA/N-PMI),并利用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SMA用量对PA6/SMA/N-PMI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热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有较大提高;SM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先降低再升高;当SMA用量为5份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以及热变形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3.8、3 053 MPa及61.3℃,较纯PA6分别提高了25.1%、28.0%及19.0%;拉伸强度在SMA用量为7.5份时达到最大值81.4 MPa,较纯PA6提高了17.1%。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PA6/SMA/N-PMI),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PMI用量对PA6/SMA/N-PMI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有所提高;随着N-PMI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逐渐降低;当N-PMI用量为15份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以及热变形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1.0、2 892、71.6 MPa以及56.6℃,较纯PA6分别提高了11.0%、21.3%、3.1%和10.0%。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长玻璃纤维(PA6/SMA/LGF)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LGF含量对PA6/SMA/LGF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GF含量的增加,PA6/SMA/LGF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先升高再降低,而且复合材料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显著提高;另外,随着LGF含量的增加,PA6/SMA/LGF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均明显改善,其中当LGF含量为27%时,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增至206.0℃、227.8 MPa、7 335 MPa、180.6 MPa和18.7 kJ/m2。  相似文献   

4.
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自制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NMA)为耐热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A6//NMA共混材料。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A)、热变形温度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MA用量对PA6/NMA共混物熔融结晶行为、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MA用量的增加,PA6/NMA共混物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以及熔融焓均逐渐降低,而且共混物的最大分解温度较纯PA6显著提高;随着NMA用量的增加,PA6/N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均明显改善,其中当NMA用量为10份时,共混物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分别增至113.8 MPa、3 146 MPa、80.4 MPa以及71.5℃,较纯PA6提高了25.1%、31.9%、15.7%和27.5%;另外,随着NMA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大幅下降,其中当NMA用量增至10份时,共混物的MFR降至5.3 g/10min。  相似文献   

5.
将聚酰胺6(PA6)与市售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共混,制备PA6/ABS共混物。研究了ABS树脂的用量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苯乙烯及丙烯腈共聚物(SAN)和ABS粉料熔融共混制得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研究了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在PA6/ABS/SAN共混物中引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SAM)树脂取代部分SAN树脂,研究了SAM树脂的加入及引入顺序的不同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BS树脂的用量在50%~60%左右时共混物性能最佳。随ABS/SAN共混物胶含量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降低。随SAM树脂替代SAN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先降低后增加。但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降低明显,而SAM树脂的引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与不同接枝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接枝改性聚酰胺6(PA6-g-SMA)的共混物,研究了PA6-g-SMA接枝率对PVC/PA6-g-SMA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越高,PA6-g-SMA与PVC的相容性越好,在PVC基体中能以更小的相畴均匀分散,对PVC的增韧增强作用越明显;当PA6-g-SMA的接枝率为5.12 %,添加量为15 %(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为64.7 kJ/m2,拉伸强度为55 MPa。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增容的聚酰胺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A6/ABS)共混物,用扫描电镜(SEM)对PA6/ABS共混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MA含量的增加,PA6/ABS共混体系的橡胶相粒径减小.橡胶颗粒的多分散系数保持不变,基体层厚度逐渐减小;PA6/ABS共混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随SMA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相似文献   

8.
PA6/PP/SEBS-g-MAH共混物的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g-MAH)作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剂用量对尼龙6/聚丙烯(PA6/PP)共混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在相同增容剂用量下不同PA6、PP配比对体系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EBS-g-MAH中的酸酐基团能与PA6末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在PA6和PP的内表面形成PA6-SEBS接枝共聚物,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界面相容性,并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的分析表明,共混物发生了明显的脆韧转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物对PA6/ABS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使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比纯PA6提高430%,吸水性也得到改善,但是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SC研究表明:EBA-g-MAH的加入抑制了PA6/ABS共混物中PA6的结晶,使PA6结晶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11.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SEBS-g-MAH)为增韧剂,有机蒙脱土(OMMT)为增强填料,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PA6/SEBS-gMAH/OMMT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毛细管流变性能测试,考察了SEBS-g-MAH、OMMT和GMA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材料能在保持基本强度及模量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冲击强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PA6及其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在230~260℃共混材料的非牛顿指数为0.603~0.931,表观黏度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加入SEBS-g-MAH、OMMT和/或GMA使得PA6的表观黏度增大,黏流活化能降低;在恒定剪切应力下PA6共混物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12.
赵博  俞陈诚  廖文强  施燕琴  陈思  王旭 《塑料》2021,50(2):1-5,10
采用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SMA)提高PPO/PA66/SEBS-g-MAH合金中PPO和PA66的相容性,研究SMA含量对3种PPO/PA66/SEBS-g-MAH合金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MA添加量为1~3份时,PPO/PA66/SEBS-g-MAH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  相似文献   

13.
以乙烯-辛烯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作为相容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高密度聚乙烯(HDPE)/尼龙6(PA6)共混物。考查了POE-g-MAH用量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E-g-MAH可提高HDPE/PA6共混物的界面相容性,随着POE-g-MAH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冲击强度增加,维卡软化点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4.
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NMA)对尼龙(PA)6具有良好的耐热改性作用,纳米Si O2能够较好地改善PA6的力学性能。采用自制的NMA与纳米Si O2以不同质量配比复配,对PA6进行共混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热变形温度和力学性能等表征方法研究了不同复配比例对PA6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纳米Si O2含量增加,PA6/NMA/纳米Si O2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结晶度及熔融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NMA与纳米Si O2的质量比为10∶0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好;当NMA与纳米Si O2的质量比为8∶2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8.3,2 989,77.6 MPa以及68.4℃,较纯PA6分别提高了19.0%,25.3%,11.7%和19.2%。随着纳米Si 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有机蒙脱土(OMMT)对尼龙6(PA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合金体系聚集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OMMT的加入提高了PA6/ABS合金体系的强度及模量,但加入OMMT后共混物的韧性有所下降。TEM的分析结果表明:对PA6/ABS/SMA/OMMT共混物,OMMT用量小于2份时,PA6/ABS/SMA/OMMT共混物中OMMT基本以剥离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A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并利用SEM研究了ABS/PA6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构。研究表明:未加相容剂的ABS/PA6共混物,分散相易聚集,相容性差,力学性能最差,且有的孔洞直径大于4μm。加入反应性相容剂SMA后,PA6分散颗粒变小及更均匀地分散于ABS中,能显著改善ABS/PA6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在不同共混工艺下,力学性能最好的是通过ABS和SMA挤出,再与PA6挤出,注塑得到的ABS/PA6共混物;其次PA6/SMA挤出,再与ABS挤出,注塑的ABS/PA6共混物;接着是PA6/SMA/ABS一起挤出,注塑的ABS/PA6共混物;最后为PA6/ABS一起挤出,未加SMA,注塑的ABS/PA6共混物。  相似文献   

17.
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6)共混物中加入5份的马来酸酐接枝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g—MA),提高了PA6的结晶度,但使结晶时问延长。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结晶前期,SEBS-g—MA可能对PS/PA6中的PA6有异相成核的作用,结晶后期,PS/PA6和PS/PA6/SEBS-g—MA的结晶方式基本一致。加入SEBS-g—MA,原位生成SEBS-g-PA6,提高了共混物的复数黏度(η^*)和储能模量(G’),在G’相同的情况下,PS/PA6/SEBS-g-MA的损耗模量(G″)低于PS/PA6。PS/PA6/SEBS-g—MA(50/50/5)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较PS/PA6(50/50)略有降低,拉伸强度略有提高。当SEBS-g-MA的用量大于5份后,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SEBS-g—MA含量的增加不断提高,PS/PA6/SEBS-g—MA(50/50/20)的冲击强度提高了2.4倍。  相似文献   

18.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ABS-g-MAH对PA6/ABS合金凝聚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2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比未加相容剂的提高了41%。动态力学性能(DMA)和偏光显微镜也很好地说明了加入相容剂的合金,其相容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ABS和ABS-g-MAH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A6的吸水性能,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合金吸水率较纯PA6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聚酰胺6/氯化锂/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A6/LiCl/SMA)复合材料,研究了SMA用量对PA6/LiCl/SMA复合材料的结晶熔融行为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的加入会促进Li+与PA6中酰胺基团的络合作用,破坏PA6分子链间的氢键,另外SMA自身能与PA6分子链发生接枝反应,在双重作用下使复合材料的熔点降低到185.53℃。通过DSC和XRD发现:SMA的加入会促使PA6/LiCl/SMA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由α晶型向γ晶型转变,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SMA用量为3 phr时,其拉伸强度比未添加SMA时提高了53.02%,冲击强度也有所提高,但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分别使用超细碳酸钙(ufCaCO3)和纳米碳酸钙(nano-CaCO3)与尼龙6(PA6)熔融共混后,再与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熔融共混,制备了不同碳酸钙含量的PA6/CaCO3/POE-g-MAH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分散相态的变化,并测试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PA6/ufCaCO3/POEg-MAH复合材料中,当ufCaCO3含量较少时(PA6/CaCO3/POE-g-MAH质量比为99/1/25和95/5/23.8),碳酸钙粒子全部存在于弹性体相中;在PA6/nano-CaCO3/POE-g-MAH复合材料中,在nano-CaCO3含量很少时(PA6/nano-CaCO3/POE-g-MAH质量比为99/1/25),碳酸钙粒子才全部存在于弹性体相中;当nano-CaCO3含量增加后,碳酸钙粒子同时存在于弹性体相和基体相中;无论ufCaCO3还是nano-CaCO3,当其进入到弹性体相中都降低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当其分散于基体相中则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碳酸钙的增加,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所需的弹性体量增加;在脆-韧转变区后,碳酸钙和POE-g-MAH对PA6的增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其因为可能是碳酸钙粒子进入弹性体相所形成的壳-核结构中的填料粒子"滚珠"作用使断裂应变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