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瑾 《中国新通信》2014,(22):42-46
采用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和方向选择性的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多聚焦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析与重构,是一种高效的融合方法。然而,分解层数的选择是影响该算法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互信息量、边缘融合质量和加权融合质量等融合质量评价指标确定最优分解层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原始图像用同种融合算法分解重构,最优分解层数不一定相同;相同的原始图像用不同的融合算法分解重构,最优分解层数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多种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才能确定最优分解层数。  相似文献   

2.
小波变换在多光谱图像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蒋晓瑜  高稚允 《电子学报》1997,25(8):105-108
本文用小波变换实现了多光谱图像的融合,在数据融合的过程中,使用适应于小波变换的系数特点的区域选择算子,进行基于区域和方向的特征选择,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图像增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小波分解的多光谱图像矢量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数域中,对称、正交的紧支集非平凡单小波基不存在,而多小波把紧支性、对称性、正交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小波理论从标量扩展到矢量范畴。考虑到图像多小波变换系数具有矢量特性,该文将基于像素点和基于区域的标量融合策略推广到矢量情形,提出一种新的、在多小波域中基于矢量融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充分利用多小波变换域系数矢量内部各个分量的相关性来提高融合质量。两波段真实多光谱图像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单小波标量融合方法相比,多小波矢量融合算法获得的图像具有较优的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从而证明了用于图像融合时,多小波较之单小波更适合于人类视觉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树状小波分解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基于树状小波分解的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方法,它能够在一定的能量准则下,自适应地根据图像特征进行子带分解和融合。对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可见光图像与毫米波图像进行融合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传统的金字塔形小波分解具有更好的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小波分解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小波分解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对源图像进行小波分解,采用不同融合规则构造融合图像的小波系数,最后逆小波变换重构融合图像,比较各种融合规则的特点,最后通过均方根误差,峰值信噪比、熵、互信息熵这些评价函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频部分采用加权方法较好,对于高频部分采用方差对比法或能量对比法对高频部分的细节信息融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分解的不同聚焦点图像融合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烜  杨万海  裴继红 《电子学报》2001,29(6):846-84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一个PSF模型来描述目标聚焦的情况,然后利用小波分解分析不同聚焦图像在高斯平滑前后其高频分量的差异,进而判断图像中聚焦清晰的目标,并进行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得到目标都清晰的融合图像,其融合结果优于小波变换法和Laplacian塔型方法.  相似文献   

7.
8.
裴红周  陈炜  毛士艺 《信号处理》2006,22(2):268-27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多尺度分解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对源图像和融合图像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其次,在小波域计算源图像与融合图像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小波系数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得出评价指数。仿真表明:该方法的算法简单,计算量小,评价结果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可用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彭仁杰  姚云霞 《激光杂志》2021,42(3):145-148
针对传统光学可变图像融合方法存在的融合效果差、噪声干扰严重等问题,提出小波分解和重构的光学可变图像融合方法.分析光学可变图像在不同区域的融合原理,获取光学可变图像的特征;采用小波变化的方法,对光学可变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不同频率的小波系数;采用小波阈值降噪方式,对光学可变图像进行降噪处理;通过融合准则选取融合子图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高分辨率与多光谱图像进行有效地融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将 HIS 变换,多小波变换及 PCNN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HIS变换将多光谱图像分为 H、I、S 3个分量,然后使用多小波分别分解I分量和高分辨率图像得到各自的高频和低频分量,接着低频采用矢量融合,高频采用PCNN融合,最后采用多小波逆变换以及HIS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融合时间、视觉效果及客观评价指标上综合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像素级多分辨图像融合若干问题分析及实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晓瑜  高稚允 《红外技术》2003,25(4):49-52,65
针对前人的工作和我们的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像素级多分辨图像融合的三个基本问题:①为什么基于多分辨数据结构的融合能消除来自不同图像的特征之间拼接的板块效应而过渡自然?②如何构造新的融合图像的多分辩数据结构,从而能稳定地重构融合图像?③所选择的系数是否携带着原始图像的显著特征(边缘和纹理)?给出了像素级多分辨图像融合的三个基本规律:多分辨数据融合的内在机理,融合算法的稳定性条件以及基于能量准则的数据融合原理.并以此规律为引导,开发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域的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urvelet变换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Curvelet 变换,然后对粗尺度系数和细尺度系数采用不同的融合规则将Curvelet 系数融合,最后进行重构得到融合结果.对得到的融合图像进行了主客观评价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图像,在熵、均方误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和相似度等客观指标上都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系数相关性的图像融合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在阐述小波变换原理的基础上,针对融合算子的构造,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系数相关性的融合方法。以分解后的高频子图像的区域均值、方差、协方差统计参量构造匹配度和加权因子,以此对高频子图像的对应区域进行融合计算;低频部分采取加权平均融合规则;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用熵、交叉熵和交互信息量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评价,并与其它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融合效果要优于一般融合方法,计算也比较简单,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针对传统的多尺度分解的融合方法运算速度慢、内存需求量大,不适于实时应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多个源图像分别进行提升小波分解,使用恰当的融合规则合并各尺度对应的分解系数,通过提升小波逆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无论在执行时间还是融合图像质量上都优于传统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适用于实时系统。  相似文献   

15.
针对特征级图像融合的一般规律,用小波变换算法实现了图像的多分辨分割,提取目标的多分辨特征矢量,在特征级完成CCD图像和热成像图像的信息融合,并基于融合特征实现目标分类,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特征级图像融合及目标分类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明泉  王玉 《红外》2013,34(3):12-14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单一的图像传感器往往不能够从场景中提取足够多的信息,需进行多源图像融合.为了解决多传感器图像所表现的目标特征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采用小波变换对红外及可见光图像进行了融合.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对于高频部分融合,取两幅图像小波系数矩阵对应元素的最大绝对值构造小波系数矩阵;针对低频部分融合,采用基于领域像素相关和基于区域方差相结合的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对同一目标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细节有效地融合在一幅图像里,增加了单幅图像的信息量,丰富了目标的信息层次,为图像显示观察和后续图像处理系统获取信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思天 《无线电工程》2006,36(8):19-21,36
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算法形成了多分辨率融合算法的一个新的有用框架。由于人类视觉只对亮度信号的局部对比度敏感,提出了小波对比度的概念。图像经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后,依照小波对比度,定义变换系数邻域活性和系数匹配程度测度,按照系数匹配程度加权系数形成融合图像。将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和人类视觉对局部对比度敏感的特性优雅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