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淀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纳米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稀土纳米粉体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草酸作沉淀剂能够制备出球形颗粒的稀土纳米粉体,其一次粒子<50nm,团聚尺寸D50<1μm,比表面积>9m2/g,Cl-的质量分数小于50×10-6,该工艺具有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稀土材料的优异性能和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多的稀土材料被应用到现代社会各个领域。虽然我国稀土资源的储量大、种类丰富,使我国在稀土领域的研究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稀土开采技术低、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国家科技的发展。稀土氧化物的生产及应用已经成为当今稀土资源研究应用的一个热点。由于液相法制备稀土氧化物具有合成温度低、生产成本低以及可以精确控制产物组成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本文综述了液相法制备稀土氧化物的工艺方法,对液相法制备产物的形貌、粒度等特性和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分析,对稀土氧化物制备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的纳米氧化物的前驱体在干燥过程中易形成团聚,不易采用传统的加热方法干燥.根据干燥的理论,阐述了烘箱干燥、微波干燥、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共沸蒸馏法、喷雾干燥法等在制备纳米氧化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钨业》2016,(3):63-67
稀土掺杂可提高钼合金的强度,试验通过固-液纳米掺杂获得不同含量的Mo-La、Mo-Y、Mo-Ce复合粉末,经过相同的压制、烧结、拉丝工艺制备了直径为1.8 mm三种不同稀土掺杂钼合金丝。通过对钼合金丝室温及1 500℃高温力学性能检测,结合金相及透射电镜分析,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对钼合金丝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其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由于Ce O_2在钼合金丝加工过程中与钼基体一同产生了形变,由此产生的韧化效果,使得钼合金丝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力学性能;而La_2O_3与Y2O_3在加工过程中并未发生变形,主要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纳米La_2O_3因其颗粒分布更为细小均匀,使得La_2O_3掺杂比Y2O_3掺杂的钼合金丝表现出相对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碳铵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强  梁振锋  李杏英 《稀土》2006,27(5):11-14
采用碳铵沉淀工艺进行了纳米氧化铈制备的研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对氧化铈颗粒大小的影响,随着表面活性剂量的增加氧化铈颗粒粒径减小;煅烧温度对氧化铈粉末性能影响较大,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氧化铈粉末的晶粒尺寸增大,比表面积减小,煅烧温度为450℃时就已经形成了立方相的氧化铈。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了单一粒径小于50nm、团聚体粒度重量累积中值粒径D50<150nm,粉末比表面积大于15m2/g,粉末的团聚常数(D50/DBET)小于6,形状为球形的纳米氧化铈粉末。  相似文献   

6.
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着重阐述了并流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的优点及方法,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料液浓度、并流速度、底液组成、分散剂种类、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前驱体干燥条件、前驱体煅烧条件等对纳米氧化锌制备的影响。用XRD、TG和TEM对产品纳米氧化锌的形貌和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纳米氧化锌呈球形、粒度分布均匀且范围窄,平均粒径为40nm。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以ZnSO4为主盐NH4HCO3为沉淀剂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ZnO粉末,用X射线衍射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粉料的特征及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h,煅烧温度为600℃可制备纳米级的ZnO粉末,平均粒径为32nm;水溶液中甲基橙在ZnO光照催化下,能迅速分解,在降解120min时,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88.1%。  相似文献   

8.
南方中钇富铕混合稀土先后经Nd/Sm分组、La/CePr/Nd分离,分别得到镧铈镨钕、镧、铈镨富集物、钕;北方富铈氯化然土原料经Ce/Pr分组得到镧富休物;除去稀土中非稀土杂质,经沉淀、灼烧后制备多种优质稀土氧化物,混样调配,为火法电解生产电池级稀土金属提供原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碳酸钠沉淀氯化稀土料液制备少钕碳酸稀土,考察了料液中稀土质量浓度、沉淀温度、沉淀时间、水洗温度、水洗时间对少钕碳酸稀土粒度、稀土和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液中稀土质量浓度180 g/L,沉淀温度55℃,沉淀时间270 min,水洗温度55℃,水洗时间45 min;此条件下制备的少钕碳酸稀土为层状堆叠的片状晶体,稀土质量分数>45%,氯质量分数<0.043%,中值粒径D50为29.28μm,粒度分布较为集中。该法成本低,无氨氮污染,通过控制沉淀工艺参数可获得满足市场需求的少钕碳酸稀土产品。  相似文献   

10.
含肼稀土草酸盐热分解制备大比表面积稀土氧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肼 (或肼盐 )易分解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和气体这一特点 ,将肼 (或肼盐 )添加到草酸稀土中去 ,热分解含肼稀土草酸盐可制得比表面积较常法制备的大得多的稀土氧化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沉淀法制备出平均粒径约90 nm的Cu-CeO2粉末。将所得的纳米复合Cu-CeO2粉末经真空热压工艺处理制成纳米复合Cu-CeO2阴极。利用SEM及XRD分析方法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沉淀法制备的Cu-CeO2阴极组织较均匀,CeO2粒子晶粒大多在100 nm,呈长圆状分布在Cu基体中。真空电弧实验研究表明纳米复合Cu-CeO2阴极击穿点分布在阴极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上,阴极斑点细小分散,且击穿优先发生在CeO2相上,导致表面烧蚀较常规材料轻微。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稀土水含氧化物及氧化物的F的吸附性进行了研究,发现Sm、Nd、Gd、Ce、La和Y的水含氧化物较以往认为具有强吸附性的活性矾土大4~6倍的吸附能力。进一步对稀土水合氧化物中最难溶的水合氧化铈(Ⅳ)、各种阴离子的吸附性和离子共存下的吸附性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发现了对F-、As(Ⅲ),B(OH)_4~-和HPO_4~(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此外,还考察了其阴离子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13.
稀土氧化物超微粉制备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喜真  侯利生 《包钢科技》2001,27(1):86-88,75
本文针对稀土氧化物超微粉末的研制,提出 的制备方法;沉淀转化法和喷雾热解法,提出其难点及研究方向,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对各种超微粉末制备技术进行比较,并说明了超微粉末的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银/稀土氧化物触点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替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本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Ag/REO复合材料。利用球磨机干磨混合10h,然后冷等静压(压力200MPa,保压时间30min),在RX6-15加热炉中加热到800℃,利用TXJ-650挤压机热挤压,最后在800℃进行锻造,并对不同工艺后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生产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致密度,相对密度达到95%以上,且保证了La2O3均匀的弥散分布在Ag基体中。该材料还具有优良的力学和电学性能,硬度为29HB,电导率达到了61×104s/m,接近纯银的导电性,可满足触点材料的要求,是有希望替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该研究为Ag/REO触点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纳米稀土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贾丽萍  张大凤  蒲锡鹏 《稀土》2008,29(1):44-49
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纳米材料和稀土元素的双重特性,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合成与制备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合报道了国内外有关稀土纳米氧化物制备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如:高温固相反应法、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低温燃烧法、电化学法和气相法.对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18.
卢宏  刘毅 《江西冶金》1997,17(5):85-89
1概述稀土元素(简称稀土)是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而又十分难于分离的17个元素的总称,它包括元素周期表中的15个镧系元素及同族的副族元素钇和钪。“稀土元素”有人曾认为是一种“稀少”又像“土”的元素,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地球上“稀土”并不“稀”也不是“土”,其总储量约占地壳的0.106%,超过人们常见的元素硼、铜、锡、铅、锌、钴、镍等;性质也不象“土”而是典型的金属,都具有银灰色的金属光泽。1.1稀土元素的发现最早发现的稀土元素是记,它是1794年芬兰化学家约翰·多加林(J.Gadolin)在对斯德哥尔摩湾小岛的伊特必村(Yeter…  相似文献   

19.
混合稀土氧化物微粉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氨水调pH共沉淀法制备混合稀土氧化物微细粉末。初步探讨了制备工艺中的有关影响因素,对粉末进行了热重、差热、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制得了粒径为1~2μm的混合稀土氧化物微粉。  相似文献   

20.
以CO2和硅酸钠为原料的CO2沉淀法是制备纳米SiO2的一种常用方法,报道了将CO2和硅酸钠溶液同时通入具有一定pH 值的溶液中进行反应的新工艺.实验确定了制备纳米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在40~50nm的SiO2超细纳米粉,通过TEM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