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液态发酵条件。方法以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为出发菌株,液态发酵纳豆激酶。在单因素试验确定接种量、温度、初始pH及发酵时间对纳豆激酶活力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最终确定纳豆激酶液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40℃,pH 7.0,发酵时间84 h。在该条件下液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活力可达749.41 U/ml,与模型预测的酶活力(752.35 U/ml)的相对误差为0.39%。结论成功优化了纳豆激酶液态发酵条件,为纳豆激酶的产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小峰  黄莉  王秀华  王建华 《辽宁化工》2009,38(11):788-791
对纳豆激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纳豆激酶发酵生产的最佳发酵时间为120~125 h,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  相似文献   

3.
纳豆营养丰富,对健康极为有益,但传统纳豆氨味浓郁,难以被消费者接受。本文从发酵原料上出发,加以调味料的辅助对纳豆发酵工艺进行改良,以降低纳豆的氨臭味。此次试验共开发了香辣味、泡椒味和五香味3种不同的风味纳豆,分别研究了辅料种类、辅料添加量、接种量、后熟过程调料添加量对纳豆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38℃下发酵26 h时,香辣味纳豆的最佳配方为白糖添加量20%、接种量0.55%、香辣调料添加量6%,泡椒味纳豆的最佳配方为白糖添加量15%、接种量0.65%、泡椒添加量14%,五香味纳豆的最佳配方为白糖添加量15%、接种量0.65%、五香调料添加量2%。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纳豆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对其产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发酵过程中培养方式(振荡和静止培养)、接种量(0、2、4、6、8和10 ml)、培养温度(18、25、30、37、45℃)、培养时间(12、24、36、48、60、72 h)、初始p H(3.5、4.5、5.5、6.5、7.5、8.5)5个因素对NK酶活力的影响,选择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以期得到最佳组合。结果最佳优化条件为:振荡培养(200 r/min),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48 h,初始p H值6.5。在该条件下,NK酶活性可达751 U/ml。结论已对纳豆激酶高产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为提高纳豆激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纳豆中纳豆枯草杆菌的筛选和纳豆激酶的分离过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一摇瓶复筛的筛选策略,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纳豆激酶的纳豆枯草菌菌株,与国内公开报道的不同菌株相比,有更好的产酶能力。菌株经过液体发酵后获得含酶发酵液,采用硫酸铵盐析及Sephadex G-75凝胶层析、Sepharose CM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对纳豆激酶进行了分离纯化,两步层析的纯化倍数和酶活回收率分别达到4.75、743%和1.32、77%,获得了纯度很高的纳豆激酶。  相似文献   

6.
对谷氨酰胺转肽酶基因工程菌进行活化发酵,探究建立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最大限度的提高该菌的产量从而提高谷氨酰胺转肽酶的产量。利用光密度大小与液体浑浊度有关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优组分组成是:培养基含0.5%(w/v)的酵母浸粉和1%(w/v)的鱼粉蛋白胨作为氮源,0.5%(w/v)的乳糖作为碳源,0.5%(w/v)的氯化钠作为无机盐,优化后的培养基菌体光密度值大于优化前的发酵培养基菌体光密度值。  相似文献   

7.
以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为试验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基础上,对种子培养基及发酵产酸培养基的碳源、氮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种子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FM902;菌体产酸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蔗糖(w)2%、葡萄糖(w)0.5%,比仅有2%蔗糖的培养基产酸量提高14.5%;最适氮源为0.08%(w)酵母浸粉FM902,比只含酵母浸膏LM902的培养基产酸量提高35.3%。  相似文献   

8.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发酵优化与中试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细菌S-12-86为试验菌株,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研究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碳源与氮源的比例、金属离子)与发酵条件(培养温度、接种体积分数、装液体积分数、起始pH值、产酶周期)对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产酶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MgSO45 g/L,CaCl22 g/L;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0℃,接种体积分数为4.0%,装液体积分数为10.0%,起始pH值为8.0,发酵周期24 h。海洋细菌S-12-86发酵优化后的产酶量(25636.8 U/mL)较优化前的产酶量(14454.4 U/mL)提高了75.4%。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发酵的产酶量达26697.87 U/mL。说明摇瓶发酵优化条件可以应用于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生产上。  相似文献   

9.
张云峰  李军  胡伶俐  杨文治 《广东化工》2011,38(1):10+44-10,44
通过液体发酵、分离纯化生产高纯度纳豆激酶,制备和鉴定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并考察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与表征等。采用水溶液搅拌法辅助微波制备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采用差热分析、酶活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得到纳豆激酶-HP-β-CD的合格产品。纳豆激酶HP-β-CD包合物制各工艺筒单,包合物水溶性强,稳定性高,适合制成注射制剂。  相似文献   

10.
以灵芝提取液为原料,在纳豆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和开菲尔菌这3种菌株中筛选出适宜的发酵菌株,结果发现选择纳豆芽孢杆菌作为菌种较为合适。以保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灵芝提取液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碳源果糖6%、氮源氯化铵8.5%、接种量12%、发酵温度31℃、发酵周期32 h为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灵芝提取发酵液8 h保湿率为11.51%,保湿能力强于阳性对照组SK-Ⅱ和10%甘油,且优于灵芝提取液和空白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毕赤酵母工程菌培养基的主要组分,优化工程菌培养条件。方法采用毕赤酵母工程菌CC31发酵培养抗菌肽CC31,选取基础盐培养基(basic salt medium,BSM)为初始培养基,利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的碳源、氮源、酵母营养物进行筛选;选取最适培养基对菌种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结果经鉴定,抗菌肽CC31相对分子质量为13 620;初始BSM培养基添加组分中碳源为3%甘油和3%葡萄糖,酵母营养物为1%酵母浸出物,氮源为1. 5%硫酸铵;在10%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为6,培养温度为30℃的培养条件下,获得的抗菌肽CC31蛋白浓度可达82 mg/L。结论优化了毕赤酵母工程菌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获得高表达量的重组蛋白,为工业化高密度发酵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辅酶Q10高产菌Rhizobium radiobacter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WSH260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获得遗传稳定性好的抗放线菌素D突变株WSH-F06. 在摇瓶中考察了碳、氮源等营养条件以及接种量、装液量和初始pH等环境条件对突变株WSH-F06细胞生长和积累辅酶Q10的影响. 通过诱变和优化发酵条件,突变株WSH-F06的辅酶Q10产量和胞内含量分别达到34 mg/L和2.4 mg/g,比出发菌株在同样条件下提高了16%.  相似文献   

13.
刘立凡  郭晶  阮彩群 《精细化工》2007,24(11):1115-1118
HHE-P7为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的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实验确定了HHE-P7最优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作氮源,培养基初始pH=5.0,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140mL,种子接入量为培养液容积的2%,摇床温度30℃、转速150r/min。在此操作条件下培养2d后,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液的凝絮率为97%,絮凝剂粗品产量达4.0g/L。  相似文献   

14.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I)-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及酵母粉作为碳、氮源,并补充添加适量的无机氮。培养基各组分如下(g·L^-1):葡萄糖15,酵母粉15,KH2P041.5,K2HP04·3H2O2.0,MgSO4·7H2O1.0,FeSO4·7H2O0.03,MnSO4·H2O0.005,以此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D-乳酸产量由(13.5±1.29)g·L^-1提高至(29.0±1.42)g·L^-1,提高一倍以上,光学纯度大于97%。  相似文献   

15.
以木糖为唯一碳源筛选了10株乙偶姻生产菌株,对乙偶姻产量最高茵株进行16SrDNA鉴定,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命名为LY107。经单因素实验优化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pH值7.0、装液量15mL/250mL、接种量5%(体积比)。采用葡萄糖一木糖(2:1,质量比,下同)为碳源模拟木质纤维素水解液发酵生产乙偶姻,经Plackett-Burman(PB)实验和RSM优化培养基组分(g·L^-1)为:葡萄糖一木糖(211)60、蛋白胨5、酵母粉16.5、硫酸锰0.05、硫酸亚铁0.005、磷酸二氢钾0.1、乙酸钠2.47。在优化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组分下,乙偶姻最高产量达23.9g·L^-1,葡萄糖一木糖转化率为79.9%。  相似文献   

16.
陆旋  陈宁宁 《浙江化工》2013,(11):25-28
采用单因素法,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浓度、氮源浓度、培养时间以及培养基初始pH等因素对多粘芽孢杆菌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糯米粉浓度为14%,酵母膏浓度为5%,培养时间为72 h,培养基初始pH为7.20时,多粘芽孢杆菌发酵效果最佳,其最终效价可高达1200μg/mL以上。  相似文献   

17.
包水明  李荣同  徐琼 《广东化工》2012,39(11):34-35,40
实验以硫磺菌为材料,在适宜的外部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5℃、装液量75 mL/250 mL、摇瓶转速为150 r/min培养120 h)下,通过选取不同氮源(包括黄豆浆、尿素、牛肉膏、蛋白胨、(NH4)2SO4)、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淀粉、乳糖)、酸碱度几个单因素的控制以及正交实验,采用液体发酵技术培养菌丝体,以菌丝体湿重为指标,确定了硫磺菌的液体培养的适宜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17.5 g/L的黄豆浆为氮源,20 g/L的葡萄糖为碳源,初始pH为5.5的配方既能获得高产又较为方便经济。  相似文献   

18.
培养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谷胱甘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察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对产朊假丝酵母生长和谷胱甘肽合成的影响,包括不同碳源,氮源及其浓度,pH,装液量,接种量等。确定以葡萄糖、磷酸氢二铵作为碳源和氮源,较佳浓度分别为20g/L和3g/L,接种量为10%,在20 g/L 的糖 浓度时获得的谷胱甘肽总量可达74mg/L,胞内含量为1.4%左右。此外还研究了三种前体氨基酸和ATP的加入量,加入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絮凝菌MBF03为材料,探讨了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和金属离子对絮凝剂的产生及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其絮凝活性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絮凝菌MBF03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最适初始pH值为6、最适接种量为4%;培养24 h时MBF03菌达生长平台期,培养48 h时絮凝活性达到最大值,二者存在时间延迟;Ca2+的助凝效果明显优于Mg2+;絮凝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发酵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