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研磨法合成了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证明二苯甲酮-β-环糊精确实形成了一种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β-环糊精化学修饰壳聚糖及其对水中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喻红竹  曹佐英  陈晓青 《净水技术》2006,25(4):54-57,74
首先对β-环糊精进行羧甲基化,然后酰氯化,最后通过酰胺化反应使之接枝到壳聚糖分子结构上,得到了一种新型的β-环糊精化学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分别用静态法、动态法研究了这种新型的β-环糊精化学修饰的壳聚糖衍生物对水中苯酚的吸附性能.用静态吸附法,主要考察了温度、pH、吸附时间的影响,并将其吸附性能与未改性壳聚糖进行了比较;用动态吸附法,初步考察了料液的流出速度、初始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罗丹明B及番红花红T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罗丹明B及番红花红T为客体的包合物.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谱研究了β-环糊精与染料的包合机理.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客体分子分别形成了1:1的包合物,客体分子进入β-环糊精分子的疏水性空腔内,当β-环糊精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客体溶液中时,罗丹明B体系的荧光强度和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减弱,而番红花红T体系的荧光强度和共振瑞利散射强度增强.还通过荧光光谱法及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分别测定了15、25和35 ℃ 3个不同温度时染料与β-环糊精包合体系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包合物的形成主要取决于β-环糊精与客体分子的分子结构及两者作用力的大小,β-环糊精空腔大小与客体分子或其某些基团的大小越接近,越容易包合,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就越大.包合物的表观热力学常数显示,在上述包合体系反应的推动力是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4.
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和应用研究日益广泛.本文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新型壳聚糖固载β-环糊精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英  汪玉庭  彭祺  马淑兰 《化学试剂》2005,27(6):321-322
以壳聚糖为原料,利用烯丙基取代β-环糊精(ASC)中的双键与壳聚糖的氨基反应,制备了新型壳聚糖固载β-环糊精产物(CTC)。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得到了确证。该产物中β-环糊精(β-CD)的表观固载量为26.4μmol/g。  相似文献   

6.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表征了包合物的形成,并用循环伏安法进一步证实β-环糊精和硫酸亚铁的主客体包合作用。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了硫酸亚铁-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比,并测定了包合物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硫酸亚铁可形成包合物,包合比为1:1,包合常数为57.74L/mol。  相似文献   

7.
β-环糊精(β-CD)是一类环状低聚糖,价格低廉且易得,因有独特的空腔结构而常被当作宿主分子,与其他物质形成包合物。β-环糊精包合物常被作为一种药物制剂的中间体,可大量用于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稳定性、液体药物固体化、降低刺激性等。β-环糊精包合物也在食品和化妆品领域应用广泛。综述了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条件、影响因数及应用,并在β-环糊精包合物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李琛 《杭州化工》2013,43(1):21-24
通过酰胺化反应将羧甲基化和酰氯化的β-环糊精接枝到壳聚糖制得接枝改性壳聚糖,对比研究了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对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温度、溶液pH值、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接枝改性后的壳聚糖对苯酚的处理效果优于未改性的壳聚糖,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范围是:pH≤7,震荡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30℃,羧甲基-β-环糊精-壳聚糖投加量为3g/L,此时对苯酚的去除率均在92%以上,吸附饱和的羧甲基-β-环糊精-壳聚糖可使用去离子水再生,5次再生率依然在98%左右。所制备的接枝改性壳聚糖处理苯酚废水,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再生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对壳聚糖进行改性,探索分光光度法对聚乙二醇-壳聚糖聚合物中聚乙二醇接枝率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亲水性mPEGCOONSu活化物,将其连接壳聚糖的氨基侧链上,得到改性了的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产物;用直接和间接两种分光光度法检测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产物的接枝率,并用核磁共振方法辅助证明。结果 ~1H-NMR确认了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的合成,测得接枝率为15.69±2.38%,直接间接两种方法测定接枝率分别为17.25±2.56%和16.34±1.98%。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二醇-壳聚糖的接枝率是一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1-对-(艹孟)烯-8-硫醇的包合作用.筛选出1-对-(艹孟)烯-8-硫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35℃下搅拌3.5 h,1-(艹孟)烯-8-硫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时,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和包合率较好,分别为91.35%和61.22%.  相似文献   

11.
符鑫淼  廖正福  张健 《广东化工》2013,(8):27-29,58
文章利用荧光光谱的方法分析了β-环糊精在不同环境的水溶液中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β-环糊精荧光主要是β-环糊精分子六元环结构中醚键(C-O-C)的氧未共享电子发生n→σ*跃迁后所发射的荧光;β-环糊精包合不同金属离子后,其疏水内腔得到不同程度地扩张;OH-与环糊精分子外部的羟基反应,破坏β-环糊精的环共轭结构。研究结果可为β-环糊精-水分子包合物的微观结构和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并为β-环糊精接枝共聚反应的特点及机理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青藤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纯化后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包合物的结晶形态,通过差热示重扫描、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及核磁共振等方式对包合物进行性质分析,并通过相溶解度法计算包合物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青藤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羟丙基-β-环糊精能显著增加青藤碱的溶解度,青藤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是一种稳定的新物质,青藤碱与HP-β-CD形成的包合物的包合分子比为1∶1,其包合常数为150.0。  相似文献   

13.
以β-环糊精(β-CD)、氯乙酸等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羧甲基-β-环糊精,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合成工艺条件。该合成工艺条件对相应的环糊精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宫红  罗维巍  姜恒 《涂料工业》2006,36(7):8-10
采用研磨法合成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β-环糊精包合物,经差示量热扫描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包合物没有改变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性质,包合物仍然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了头孢拉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头孢拉定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包合物主、客体分子之比为1:1。高效液相色谱实验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使头孢拉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为原来的5.3倍。  相似文献   

16.
环糊精接枝壳聚糖(CS-CD)分子中含有-OH及大量游离-NH2,导致其可借离子键,也可借氢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从而对二价铅离子发挥稳定的配位作用。通过实验,研究了pH、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投加量、Pb2+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吸附去除水中Pb2+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在pH=6时对Pb2+的吸附效果最好;增大反应物接触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吸附;初始浓度的增加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的量,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温有利于吸附。实验还表明,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反应自由能变<0kJ/mol,说明反应是自发进行的;XPS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反应属于化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β-环糊精对叶酸的包合作用,提高叶酸的热稳定性及水溶性。采用MOPAC分子模拟和紫外光谱法探讨在水相中β-环糊精对叶酸包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用共沉淀法制备包合物,并采用TG-DTA、FT-IR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和确认。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β-环糊精与叶酸的包合比和包合物稳定常数,利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测定游离叶酸、包合物中叶酸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水相中,叶酸可进入β-环糊精空腔自发形成摩尔比为1:2(叶酸:β-环糊精)的包合物,与MOPAC分子模拟结果叶酸分子两端的喋啶和谷氨酸基团可分别进入β-环糊精空腔一致,333 K时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为4.615×105。在室温下,包合物中叶酸有效期是游离叶酸有效期的3.6倍。叶酸形成包合物后,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β-环糊精为原料,通过传统的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β-环糊精微球,选择壳聚糖和四甲基氢氧化铵分别对其进行修饰,考察溶液的搅拌时间、吸附体系的温度、pH等条件对β-环糊精微球及其衍生物吸附甲基橙的影响。结果显示,β-环糊精微球对甲基橙吸附效果较好,修饰改性后,吸附效果增强,四甲基氢氧化铵修饰的β-环糊精微球吸附效果优于壳聚糖修饰后β-环糊精微球。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1-对-烯-8-硫醇的包合作用。筛选出1-对-烯-8-硫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即35℃下搅拌3.5 h,1-烯-8-硫醇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11时,所得包合物的产率和包合率较好,分别为91.35%和61.22%。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得到了β-环糊精(β-CD)与RDX,HMX的最佳包合比为1∶1;采用饱和溶液法对β-环糊精与含能材料RDX,HMX进行包合,得到了β-环糊精与RDX、HMX的固体包合产物;通过测定固体产品的X-射线衍射,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