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上弦单吊点小车变幅式塔机在其臂架跨度内的非线性变形特点,用微分方程导出臂架头部和跨度中点的相对垂度理论计算公式,可供应用参考。本文是文献[1]的续篇。  相似文献   

2.
在小车变幅塔机中,其水平臂架的吊点形式,究竟是采用上吊点为好,还是采用下吊点为好,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臂架内力、臂架头部垂度以及制造安装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从提高臂架的起重能力来说,臂架宜采用下吊点;从控制臂架头部的垂度来说,则是采用上吊点较好。  相似文献   

3.
杨颖 《建筑机械化》2000,21(2):20-22
从压弯构件的稳定承载能力入手,讨论了QT60/80塔机的臂架由俯仰臂改造为水平臂后臂架吊点位置的确定问题,给出臂架在强度稳定相等条件下求解吊点位置的方程,并将该方程在等强度条件下求解吊点位置的方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稳定承载能力对吊点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双吊点位置的变动对臂架的弯矩分布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均匀臂架受力的观点来选择双吊点的位置是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基本要求。一、双吊点臂架在力学性能方面的优点双吊点臂架由于增加了一个支承吊点,与单吊点臂架相比在内力和变形方面带来了三个主要的变化。一是臂架吊点截面的弯矩和二跨的跨中弯矩都较单吊点时小得多,并且各截面间的弯矩差值也较单吊点时小得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吊点均匀了臂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迄今所用等弯矩法确定水平臂架下弦单吊点位置时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指出确定水平臂架下弦单吊点的位置,必须考虑臂架在头部起吊载荷时,拉臂绳轴力的水平分力产生的偏心力矩H_B.e对吊点位置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在考虑偏心矩H_B.e的基础上,用来确定水平臂架下弦单吊点位置的新方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对比,证实了新方程所确定的水平臂架下弦单吊点位置能使臂架受力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臂架最佳吊点选择问题,在有关资料中已讨论过多次。看过之后,很有启发。同时觉得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原因有二: 一、所见资料中探讨的均为下弦吊点臂架(臂架铰点A和吊点B位于下弦杆的同一水平面内),而广泛应用的上弦吊点式臂架与下弦吊点式臂架的受力状态及跨中危险截面的位置都大不相同。二、所见资料中没有考虑跨中受压杆件的单肢稳定问题。实际上,在跨中最大载荷作用下,跨中危险截面处的上弦杆为受压杆件,存在稳定性问题,而在外伸端最大载荷作用下B′点的上弦杆受拉,仅是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在塔式起重机设计过程中,其水平臂架的吊点位置之确定,是直接影响臂架整体设计参数的关键问题。本文拟就水平臂架吊点位置的确定做一些探讨(包括上弦吊点和下弦吊点),并试图给出一般解析计算公式。同其它一些力学问题一样,用解析法解决吊点位置的选择也要对问题做必要的简化。首先,将臂架结构的实际离散型式简化为一实体的梁柱体,用三根主弦杆来表示此梁柱体的截面特性。吊点位置的确定就是在此梁柱体吊点内的稳定性与吊点外的强度“相等”的原则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塔机双吊点水平起重臂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阳  秦大同  杨涛 《工程机械》2003,34(6):16-19
以塔机双吊点水平起重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臂架的工作特点和性能要求,提出了吊点位置优化和型钢规格优化的两级结构优化设计策略,建立了臂架控制截面应力分布最均衡和臂架最轻的结构优化数学模型,编制了臂架结构应力计算程序和优化程序,计算表明优化后典型工况下臂架各危险截面的应力分布和臂架重量较优化前有较大的改善和减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变形迭加法分析塔机臂架自然弯曲变形的性质和挠曲线模式,从变形出发考察下吊点臂架吊点位置与垂度的关系,为这一领域的探讨展开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用等弯矩法来确定塔吊水平臂单吊点位置的方法,已有不少文章作了介绍,读后很有启发,但觉得还存在两个问题: 1.在所见文章中,都认为臂架根部的铰点与吊点是位于臂架形心线上的,这样,在导出的确定吊点位置的计算方法中,不能反映出臂架根部铰点水平反力(臂架内部轴力)产生的端弯矩对吊点位置的影响。此外,小车牵引机构的自重对吊点位置的影响也没有考虑。故不符合臂架的实际受力状况(除去作用在臂架上的风力、惯性力和钢丝绳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塔式起重机双吊点水平臂整体稳定分析的重要前提是超静定拉杆力的确定。塔机臂架结构的几何尺寸与载荷形式的多变性,造成拉杆力变化组合的多样性,这对臂架结构计算分析带来更为复杂的要求。针对一般双吊点水平臂架的结构特点和载荷形式,分析推导了涉及变截面、变载荷、变吊点位置的臂架拉杆力计算的通用表达式,便于臂架结构的高效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塔式起重机双吊点起重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臂架静力学计算模型,编制了结构内力和应力计算程序,并对QTZ100型塔机臂架进行了全幅度工况下的静力学仿真,提出了改善臂架受力的结构最轻量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塔机臂架铰点安装型式为例,介绍了塔机在工作状态下吊重突然脱落引起的冲击载荷对塔机结构破坏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车变幅塔机双吊点臂架常因两条吊索的制造误差和变形长度不同而产生附加应力,甚至需在吊索选择时适当提高安全系数。1986年5月我公司从西班牙卡西姆公司引进的SH-4518型塔机,其臂架两吊索之间的臂架节采用了椭圆孔的活动铰连接方式,不仅防止了附加应力的产生,还可简化臂架及吊索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用解析法解决小车变幅式塔机臂架吊点位置的问题,在一些资料中已有过论述。但得到的方程其阶次一般高达4次,应用不便,因此对于双吊点来说,用解析法所得到的方程将会更加复杂。本文给出了用数值法确定吊点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双吊点),它可根据条件上机电算或手算。一、用数值法解决吊点位置的基本思想双吊点位置的确定是以两吊点内两最大稳定性计算应力σ_(AB)、σ_(BO)与吊点外最大计  相似文献   

16.
杨颖 《建筑机械化》1999,20(3):22-24
如果将QT60/80塔机的变幅方式由动臂变幅改为水平臂架牵引小车式变幅,而经费又要少投入,最佳的办法是对原臂架进行改造,以满足水平臂架小车变幅的需要。改造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改造后臂架的支承形式及吊点位置的确定。臂架的支承有两种形式,如图1所示。图1...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塔机双吊点水平臂架进行内力计算的基础上分析参数变化对内力的影响,提出了参数选择和结构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某建筑公司使用的一台下回转、小车变幅、塔身伸缩、臂架折叠、整体拖运、快速安装型行走式QTK25塔机(图1),在工作幅度10m处(此时变幅小车处在臂架的后臂段)吊着3000kg预制构件,大车行走时突然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塔机脱轨、吊重坠落、臂架前臂折回。图1QTK25搭机示意图从事故现场观察分析,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原因有三种可能:一是起升机构系统突然失灵便吊重溜钩坠落,由此产生的冲击力使塔机脱轨,臂架前臂折回;二是臂架前臂受某种外力突然折回引起吊重坠落,由此产生的冲击力使塔机脱轨;三是塔机脱轨后产生的冲击力使臂架前臂…  相似文献   

19.
我们曾对正置三角形小车变幅臂的支撑形式和吊点位置变化对臂架内力及起重性能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过讨论,曾指出:(1)改变吊点在臂纵轴上的位置,可获得不同的起重特性曲线,以保证在不同的使用要求下扩大塔机的使用范围。同时,给出了获得最小应力值的吊点位置的方法。(2)上支撑式的受力状况较为合理,可以比下支撑时的应力减小。我们在设计25吨米、40吨米及60吨米级的塔机时运用了以上结论,其结果是比较满意的。对4吨米塔机进行电测,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以双吊点水平式吊臂结构为例,用多跨连续外伸梁和组合结构两种建模方式,分析了其在自重荷载作用下起升平面内受力计算的方法.经分析对比,对文献[1]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将整个吊臂(包括所有吊臂拉杆)简化为一组合结构,并对臂架使用的刚性拉杆或柔性拉索进行了分析处理,阐述了在力法方程中使用叠加原理对吊臂刚性拉杆或柔性拉索的最终内力计算结果的影响.构造了更适合多吊点水平式臂架结构的基本体系,列出了力法典型方程,推导出适合于该结构内力计算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建立的吊臂力学模型更符合实际.推导出多吊点吊臂内力计算的一般公式,为多吊点吊臂结构在起升平面内的内力计算提供了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方法.对提高塔式起重机力学分析计算精度,建立更准确的模型,改善设计制造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