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特定污泥挂膜的自制厌氧生物滤床系统具有良好的去铬(VI)能力。恒流泵最佳流量为47mL/min,外加碳源使废水COD约140mg/L,铬(VI)的浓度由60mg/L左右降到0.5mg/L以下(一级排放标准),需要4h,而对照组(未加碳源)需要14h。铬(VI)浓度由64.66mg/L提高到75.53mg/L时,对系统负面影响甚微,提高到95.47mg/L时,系统出水达标所需时间延长到7.5h。添加微量金属离子与未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情况相比,处理效率提高21.26%。分析试验表明:铬(VI)的去除途径可能是由生物还原作用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积于微生物表面。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出污泥基生物炭,并通过硝酸改性得到硝酸改性污泥基生物炭(SSB-AO),探究了SSB-AO投加量、溶液初始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U(Ⅵ)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温度等对SSB-AO去除U(Ⅵ)的影响,通过SEM-EDS、FTIR及XPS分析SSB-AO对U(Ⅵ)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SB-AO对U(Ⅵ)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在30 ℃、NaNO3浓度为0.01 mol/L、吸附时间300 min、初始pH=6、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100 mg/L及SSB-AO投加量为0.6 g/L的条件下,SSB-AO去除U(Ⅵ)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80.34 mg/g;通过5次吸附-解吸实验,其吸附率保持在88%以上,说明SSB-AO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SSB-AO去除U(Ⅵ)的机理为内表面络合作用、静电作用以及离子交换。研究显示硝酸处理污泥基生物炭能有效地提高其对U(Ⅵ)的吸附能力,为含U(Ⅵ)废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许燕滨  李珣 《电镀与涂饰》2005,24(8):39-41,51
研究了磁粉加入与否对ASBR系统除铬(Ⅵ)效率的影响,探讨了磁场对合成含铬(Ⅵ)废水与实际含铬(Ⅵ)废水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添加磁场,实际废水的处理均比合成废水的处理效果差,各指标达标时间延长3~5h;对于ρ(Cr^6+)为60~70mg/L的合成废水而言,加入磁场的系统比未加磁场的系统的除铬效率高8%,CODcr的去除能力提高15%,废水达标排放时间提前1h;对于实际含铬废水,加入磁场后,Cr^6+、总铬和CODcr的去除均比未加磁场时提前2~3h达标,而且,磁场还能有效地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使SV30值从未加磁场时的12%降到8.2%,实现了Cr^6向Cr^3+的无毒或低毒价态的转变,同时实现总铬达标。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出污泥基生物炭(SSB),并通过硝酸酸化处理得到硝酸改性污泥基生物炭(SSB-AO),探究了SSB-AO投加量、溶液初始pH、离子强度、吸附时间、U(Ⅵ)初始质量浓度以及吸附温度对SSB-AO去除U(Ⅵ)的影响,通过SEM-EDS、FTIR及XPS分析SSB-AO对U(Ⅵ)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S...  相似文献   

5.
《山东化工》2021,50(9)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铬(Ⅵ)的分析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荧光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离子光谱法、化学发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并对铬(Ⅵ)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0.1mol/L的氨水缓冲溶液(pH=10.0)中,铬(VI)离子于-1.45V(vsS.C.E)出现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峰电流Ip与Cr(Ⅵ)的质量浓度在0.1~2.0×103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886,检出限为0.05mg/LCr(Ⅵ),方法的标准偏差为2.8%。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电镀铬液及其废液中铬(Ⅵ)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标准方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比较,本法不需要加入特定的试剂而直接水样测定,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7.
黄麻对溶液中Cr(Ⅵ)的生物吸附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麻粉末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考察了黄麻不同部位、粒径、p H、初始Cr(Ⅵ)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吸附剂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对于粒径为0.18 mm的黄麻叶,当p H为1,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线方程,饱和吸附量为185.09 mg/g。以黄麻叶处理含Cr(Ⅵ)废水价格低廉、高效、快速,其可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  相似文献   

8.
磁场对两株厌氧除铬(Ⅵ)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磁感应强度(0mT,2.4mT,6mT,10mT,17.4mT)下,A、B两株厌氧除铬(Ⅵ)菌的菌落大小、菌密度变化、混合菌数目以及除铬(Ⅵ)效果。结果表明:磁场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累积效应,且磁生物效应存在滞后性;在10mT的磁感应强度下,两株厌氧除铬(Ⅵ)菌均表现出生长受到抑制现象;在6mT的磁感应强度下,B菌的菌落达到最大,A菌则表现出最强的适应性,A、B混合菌(数目比为1:1)的繁殖速度最快,菌密度增加了65%,其除铬(Ⅵ)效果达到最佳值,铬(Ⅵ)的去除率为36.17%,比未加磁场的高出8.84%。  相似文献   

9.
催化光度法测定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英  张莉 《工业水处理》2011,31(6):78-80
在pH=5.0的NaAc-HAc缓冲介质中,铬(Ⅵ)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的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环境中痕量铬(Ⅵ)的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于最大吸收波长422 nm处进行测定,铬(Ⅵ)浓度在3.0×10-7~ 1.0× 10-5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 10-7mol/L...  相似文献   

10.
催化退色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铬(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3的H2SO4介质中,痕量铬(Ⅵ)对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乙基紫(EV)的退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铬(Ⅵ)的催化光度法的新方法.结果表明,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0 nm,铬(Ⅵ)含量在0.05~0.60m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1.01×10-4mg/L.在氟化钠和硫脲存在下,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可直接用于废水中铬(Ⅵ)的测定,结果与滴定法相符,12次测定值RSD<4.5%.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冶金厂排放的黄绿色含铬废水和以硫酸亚铁和改性膨润土处理 ,找出其最佳的还原吸附条件并对吸附机理作了探讨。试验结果 :铬和色度去除近 10 0 % ,废水治理后可考虑作为工业用水  相似文献   

12.
含氰废水危害大,其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采用Fenton法处理低浓度含氰电镀废水,探讨了初始pH、n(H2O2):n(FeSO4)、H2O2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废水中总氰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3.5、n(H2O2):n(FeSO4)为3.5:1、H2O2投加量为5.0 g.L-1时,反应60 min后去除率可达到93%。反应过程中氧化与絮凝作用均影响了总氰去除率。该法成功应用于某电镀厂低浓度含氰废水的处理,去除率达到98%,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3.
硼泥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吴敦虎  许涛 《水处理技术》1996,22(2):113-118
加热后的硼泥处理含油废水,投加量为4‰时,除油最佳PH范围为5-12,除油率达92%以上。油在硼泥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0.0℃、25.0℃、30℃的饱和吸附量 58.6、65.5、71.5mg/g。吸附速度符合Langmuir吸附动力学方程。硼泥与混凝剂组合使用,可加快沉降速度,提高除油率。除油后的硼泥沉渣经灼烧得到的再生硼泥,除油率仍达98%以上。通过硼泥的红外光谱和X-射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氧化铝为吸附剂,测定了NaF溶液的平衡吸附量和透过曲线。考察了停留时间、吸附质浓度对透过曲线的影响,获得了较佳的吸附过程操作条件,为工业设计放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胶乳汽提脱除单体的机理及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丁苯吡胶乳的脱气机理,实验证明了这个包括有多个传质阶段的复杂传质过程是由单体从胶粒内扩散到表面并穿过界面进入液相的传质阶段所控制。从这一机理出发,选择了脱气过程的工艺条件。通过简化脱气过程的物理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脱气过程的数学模型,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模型。通过对多种胶乳及各种脱气设备的应用,证明该模型具有普遍性。本文提出用定义的脱气速度常数来研究和设计脱气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污水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镁及碳酸氢铵为沉淀剂,研究了模拟及城市生活废水除磷的影响因素.试验发现,介质的pH、沉淀剂用量、搅拌时间等都会影响除磷的效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的正交试验发现,最佳的除磷条件为:pH为9.0~10.0、搅拌时间为5 min和氯化镁的投入量为[Mg2 ]/[P]=9.对于磷浓度为6.6 mg·L-1与3.2 mg·L-1的城市生活废水,经化学沉淀除磷处理后,废水中的磷浓度可以降低至1 m2·L-1以下.  相似文献   

17.
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技术中,电化学技术由于具有高效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电化学氧化去除氨氮、电化学还原去除硝态氮和电絮凝除磷在污水处理中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废弃茶叶渣净化水体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茶叶的结构和基本性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茶叶渣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包括吸附性能的研究和吸附机理的研究。并进一步介绍了茶叶渣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溶液pH、固液接触时间、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吸附体系的温度等影响因素。最后对茶叶渣净化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实际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废水除磷及磷回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化学凝聚沉淀除磷和生物除磷的工艺机理,分析了当前废水除磷及磷回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论述了结晶除磷的工艺机理、特点及研究进展.进一步研究结晶法除磷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结晶法的广泛应用,并利用生物除磷优化结晶条件来实现生物-结晶协同除磷是今后废水除磷及磷回收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