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共生"作为展览主题,南沙原创主持建筑师刘珩作为盐田分展场的建筑师和建筑策展人,选择以大梅沙村为样本,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实践介入和跨界合策等一脉相承的方法论,给盐田区的社区改造和城村共生探出一条新的思路或可能性。作为策展人,她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的多家建筑事务所,以半命题作文的方式参与建筑的微改造。建筑师根据现状建筑的空间形式因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共生"作为展览主题,南沙原创主持建筑师刘珩受到盐田区政府的邀请,作为盐田分展场的建筑师和建筑策展人,她的出发点是希望延续在2015年深港双年展的策展中关于城市改造更新的实践方式:以大梅沙村为样本,用文献研究、田野观察、实践介入和跨界合策的一脉相承的方法论,给盐田区的社区改造和城村共生探出一条新的思路或可能性。数次场地踏勘和与当地村民沟通后,我们逐步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空间再生产叙事策略:遴选出10栋点状分布的民宅进行建筑改造,村里现有500米长的街道串联起这  相似文献   

3.
深圳盐田大梅沙村,是一个被各类度假酒店和现代建筑包围起来的海边村落。以2017深港双年展为契机,策展人通过建筑改造和艺术创作双重介入的方式,渐进式提升了大梅沙村的公共空间品质和社区归属感。该次策展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建筑师与艺术家为城与村的共荣共生共享提供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全球目前唯一关于城市固定主题的双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于2017年12月15日在主展场深圳南头古城盛大开幕,展览时间从2017年12月15日持续至2018年3月17日。本次展览以"城市共生"为主题,将城中村作为展览的主要展场和对城市未来思考的出发点,寻求全新理论、试验及实践模式,以艺术激发  相似文献   

5.
<正>团队在选点上开始就锁定"山、海、城"中"城"的部分,落脚于周边环境条件优越,充满了强烈对比的大梅沙村,将此作为改造的一个载体,展开我们的趣味探索之旅。大梅沙村周边基础设施完善,但是村内设施简陋,毫无新意。主要集中性的场地空间没有停留、观赏、互动参与性设施。因此,我们想到在主入口处以及村内中心区域设置A、B两处设施作为整体前后呼应。改造的装置名叫"大鱼",此装置分为A、B两个部分,以海洋为主题,四条鲸鱼(一大三小,三前一后)。总  相似文献   

6.
反思我国现阶段城中村改造产生利益问题的规划原因,提出"社区发展"是规划转型方向的理论观点,即城中村改造规划应从规划内容、过程和保障等三个方面融入"社区发展"。在此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提出构建基于社区发展的城中村改造规划策略。以钦州市上沙村改造规划为例,探索一种从单纯物质更新转向社区发展的改造模式,以期实现城中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顾名思义,即城市中的村落,它是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何更新改造城中村,已经是近些年来各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与复苏,使得城中村的更新改造也被推上了新的层面。城中村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记忆,但它又是制约城市发展的"肿瘤"。因此,城中村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文章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从蒙太奇手法和有机更新理论出发,探究城中村更新改造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深圳南头城作为历史古城与当代城中村的共生体,背负着两个相互掣肘的命题,发展受困。文章从反思其发展定位入手,强调尊重历史的原真性和空间文化层积,提出由点及面的渐进式激活、以城市文化事件驱动古城复兴的发展战略,并为古城量身定制了六项城市再生计划。2017年借助"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场选址于南头古城,以"城市策展"的方式介入古城更新。通过重塑古城文化和空间脉络唤起当地居民的归属感和环境自觉,以期最终为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和样本。  相似文献   

9.
通过城市服务边界和案例分析,提出基于城市服务边界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系统地总结了城中村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各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典型模式,认为现行城中村的问题本质上是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和城市服务边界USB不重合。在系统分析城市服务边界的基础上,提出以城中村是否在城市服务边界范围内,采取不同的城中村改造模式。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案例研究法。并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在城市服务边界范围内的城中村,可以采用综合整治的改造方式,如杭州市白沙泉社区;对于未在城市服务边界范围内的城中村,可以采用拆除重建的改造方式,如杭州市长木、草庵、沈家三村。  相似文献   

10.
正1双城双年展与共生实验室(CGD Lab)2017年,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中村作为展览的主要展场和对城市未来思考的出发点,在"城市共生"的主题之下,是寻找新的理论、新的实验和新的实践模式的平台,是注重"发现"而非预先设定的交流空间,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双年展。总策展人刘晓都、孟岩特发起召集2017 UABB"城市共生"策展系列活动,通过开放式的调研、讨论和交流,将策展行为本身与城中村改造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纳入到整个双年展的过程之中,并将该活动命名为"共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运用制度经济学政府理论,解析中西方城市经营模式不同,从城市经营角度分析城中村的形成原因;从宅基地产权残缺性分析城中村村民租房行为;从城中村公共资源配置角度分析违章住房建设行为;对比中国与美国的住房管理机制、城中村与城市居住区的管理机制,借鉴城市居住区的管理机制,构建城中村住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都市实践对城中村的敏感在于我们意识到城中村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城市所必然包含的内容,是当代都市的一种基本"户型"。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平衡需要城中村。虽然有各种社会福利,如通过补偿性拆迁的方式来尽量推掉不美观的城中村,但这至多只能照顾城中村的地主,而不能最终惠及到它的广大租户。而更多的情形是,拆迁剥夺了地主和租户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建设快速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是我国特殊城乡二元体制下所产生的城市形态。它的形成受到了经济发展、地理区位环境、政策规划引导、交通建设以及人口迁徙等各因素的共同影响。[1]其中由于流动人口集聚而成的产业型城中村,它反映出的二元城市景观和空间结构,都是城市进程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景德镇市樊家井村为案例对象,试从内外空间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方面,分析瓷业主导城市这一独特环境下所形成的城中村其存在的特殊价值,为类似地区更新改造提供案例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它位于城市与乡村的相交部分,缺少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管理,其环境脏乱差,居住人员混杂,因此研究城中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城中村不单是城市规划的问题,更是社会学的问题,今通过对城中村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的探析,可以深度了解城中村存在的意义;并且借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探究城中村问题,设想城中村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正>Studio 10创始人周实的“城市的时间维度:城中村的马赛克”,尝试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大量收集城中村建筑立面脱落的马赛克,并将其斑驳外观背后承载的四维信息转化为三维柱状图,进而转译为模型,最后将马赛克的脱落图像、三维柱状图以及打印的实体模型整合在一起形成系列装置,使其背后的时间维度得以再次显现。在2017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上,上围村展场设计借鉴文物修复中“金缮”的技术手段,以腻子代替贵金属对原建筑的马赛克立面进行精修填充,形成“时间马赛克壁画”,而脱落的马赛克也被收集并重新利用做成水磨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的扩张,城中村不知不觉地被卷入这场城市化运动中.文章以广州城中村为例,寻找城中村与城市存在罅隙的原因,进一步具体阐释了其在物质形态、文化意识形态、经济社会结构方面与城市存在的罅隙,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成城中村与城市融合共生的目的,不赞成以"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大拆大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8):138-139
城中村作为我国二元经济体接结构下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与旧式农村的一种结合体。它是我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地域现象。它的存在,在城市内部形成独特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在经济、社会、环境、景观、文化等方面导致一系列问题,给城市面貌、建设管理、土地的集约利用、城市的精神文明等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各地政府纷纷开展城中村改造工程。但是,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学界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本文将从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以武汉市"江堤模式"为例,探讨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改造途径的思考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李钊 《安徽建筑》2001,8(3):8-9
1.“城中村”的概念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包入城市建设用地内。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本文将它称为“城中村”。如汕头市金园区的金砂村、广厦村,龙湖区的龙湖村等。这些村庄现在从村民的生活到村内的建筑基本上已经完全表现出城市的特征,但是由于历史及管理体制上的因素,“城中村”又非常明显地呈现出建设布局混乱,建筑密度过大,巷道狭窄拥挤,采光通风条件、卫生条件恶劣等问题,尤其是片区内事故隐患多,一旦发生地震、火灾和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另外“城中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研究城中村的存续机制,指出城中村改造的核心在于人口的城市化。分析了当前城中村的改造模式,阐释了城中村改造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保证农民的利益,不能急功近利;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某种现象,它的最终融入城市是历史的规律。最后提出“文化融合”模式,让城中村村民充分接受高等教育,改变其文化属性,并结合近期“自我原位塑造”的改造模式实现城中村的自然改造。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是我国特有的城市形态,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同时也埋藏着城市特殊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城中村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也常常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直被视为城市"疤痕",成为推土机下的冤魂.城中村中具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常常遭到破坏.在新时代新要求下需要重新审视和思考改造模式,城中村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构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部分,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首先对"文化传承"的提出及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包含保护、传承和发展三方面的内涵,是保护遗产、继承文脉和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将"文化传承"相关理念运用到城中村改造当中,提出了从保护、传承、发展三个层面的"3+3+6"内容体系;最后以西安保留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城中村为研究对象,以建构文化传承体系为手段初步探索城中村的改造方向,在保证城市发展、解决城中村问题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实现文脉的传承,留住乡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