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5.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门框、窗框、流水檐、车身外饰条、行李架等则是一些零部件生产厂商的主导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由各种型材弯曲成形的,截面复杂,空间形状多为三维,见图1。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需求,型材拉弯工艺 相似文献
6.
金属曲面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船舶领域,多点成形是一种制造曲面件的有效工艺.由于多点成形中压头较多,其成形过程建模过程费时费力,影响工艺开发效率.文中以方形压头为例,通过基于Python语言的二次开发,建立多点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快速建模方法,提高建模和计算效率,并对帆形件和马鞍形件的成形过程进行示例分析,为多点成形工艺优化提供辅助参考.帆形件的成形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板厚和曲率半径的帆形件和马鞍形件在成形中的变形与回弹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弯曲半径相同时,帆形件的回弹量高于马鞍形件. 相似文献
7.
8.
连续多点成形中的成形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连续多点成形装置来完成三维曲面工件的高效、柔性加工,并对其成形载荷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成形载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连续多点成形原理;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建立了成形载荷的理论公式;以双曲率元件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y方向载荷、z方向载荷以及合成载荷的变化情况。接着,分析了上辊压下量、板材厚度以及柔性辊曲率半径对成形载荷的影响。最后,设计出成形装置并进行实验。结果表明,y方向载荷最大值为6.693kN,成形载荷的最大值为6.716kN,成形载荷主要由y方向载荷决定;z方向载荷最大值为1.412kN,为驱动工件运动的力;随上辊压下量的增加、板材厚度的增加以及柔性辊曲率半径的减小,y方向载荷均增加。成形载荷的变化情况与实际情况吻合,为成形装置的研制提供了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连续多点成形是一种连续、高效、柔性的三维曲面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平面拉弯基本假设下,构建矩形截面型材平面拉弯的力学模型。详细描述拉弯变形后型材横截面上应力应变分布的不同状态,基于双线性材料模型假设给出不同状态下应力应变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对截面应力的积分推导出应变中性层、截面弯矩与拉力和弯曲半径的关系,并给出不同应力应变分布状态的判定条件。确立矩形截面型材平面拉弯弹复问题的理论解析方法并给出拉弯弹复的规律,表述弹复后的残余半径与拉力和弯曲半径的关系。设计一种新型的拉弯试验模具并开展矩形截面型材拉弯弹复的试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开展基于物理试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物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所获得的拉弯弹复规律与理论解析结果一致,数据吻合。该研究方法为其他截面型材拉弯弹复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点成形件检测中三维数据配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多点成形件成形误差检测中的三维数据配准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两步法将CAD模型数据和三维测量数据点全局配准的方法。利用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特点,以四元数法中的3个参量作为优化解空间,采用自适应控制优化参数的方法,达到CAD模型数据和三维测量数据点的全局粗配准。以粗配准的结果作为初始值,用ICP算法修正误差以达到精确配准。采用两步法配准克服了标准ICP算法难以解决的局部最小问题,本算法也可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时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以马鞍形曲面制品为例,给出了配准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多点分段成形中的几种成形方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研究了柱面多点分段成形时板材易于产生的缺陷及产生原因,在分段成形后,试件能否与目标形状相吻合是衡量板成形效果的重要标准,基于板材的变形规律,通过成形实验探讨了有重叠区与无重叠区的成形方法,影响区形变协调成形方法和多道分段成形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金属板材数控单点渐进成形过程中的回弹问题 ,分析了影响板材渐进成形回弹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规律 ,提出了一种通过增大成形角度控制回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超薄镀锌板辊弯成形回弹工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2,(6):42-44,47
对于超薄镀锌板,厚度薄回弹量大难以控制是运用辊弯成形方法中的难点之一。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超薄板辊弯成形仿真模型,以单波模型为例,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压型板的回弹,详细分析了相对弯曲半径变化对回弹的影响。研究表明,材料厚度增加、弯角半径减小时,回弹角度会减小;在一定范围内较少道次数也能减小回弹角度;板材回弹角度与r/t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板料成形都存在回弹,因回弹使得板料零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论文围绕实际工件回弹的情况,通过有限元CAE方法,探讨了预成形压力、摩擦系数、间隙等主要因素对回弹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小回弹的几种方法,经实际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