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研究目的为丰富手机包装的应用,扩展使用功能,优化传统手机包装设计,满足当今用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用户需求,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用户需求综合权重,通过QFD质量功能展开构建用户需求与质量特性的质量屋模型,利用TRIZ创新理论提出创新方案解决矛盾。基于AHP/QFD/TRIZ集成理论提出了手机包装创新设计方法,得到了手机包装创新方案,为相关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家庭用户使用现有景区共享代步车出现的乘坐拥挤、缺少安全防护、运营成本高、续航不足等问题,构建集成AHP/QFD/TRIZ方法的创新流程进行设计研究以获得解决方案。方法 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拆解并量化景区代步车用户需求;其次,导入质量屋模型建立相关关系矩阵,完成从用户需求到产品设计特性的转化;最后,根据该模型识别的产品特性冲突,利用TRIZ理论进行化解。结果以创新流程结果和发明原理为依据,对代步车驾驶舱、座椅、续航、导览等方面的需求提出解决措施,并对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客观合理性和主观满意度的验证评价。结论 构建了集成AHP层次分析法、QFD质量功能展开和TRIZ创新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流程,以此完成景区共享代步车设计研究,方案评价结果表明该流程导出的设计方案更符合用户需求,具备功能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波  吕中意  武秋雨  李柏春 《包装工程》2023,44(24):101-111
目的 基于品牌意象与多维KE模型完成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研究。方法 以KANO分析明晰品牌意象,建立外观设计目标;以多维KE模型解构外观特征,运用层次分析确立主特征及其权重,建立关键特征框架;基于目标、主特征与工程技术要素相关分析,建立外观设计质量功能配置屋;以发散性创新与收敛性优化递进思路完成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结果 建立了KANO分析、多维KE模型、层次分析、质量功能配置理论融合应用的农机装备外观设计策略。结论 基于品牌意象与多维KE模型的农机装备外观设计有助于建立该类产品统一鲜明的族群形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机装备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玉萍  杨甜甜  杨一  罗晓庆 《包装工程》2024,45(2):88-98, 117
目的 为提高施工升降机驾驶员工作效率,改善其工作体验,设计出满足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方法 以SAPAD理论和QFD理论为理论框架,梳理出用户需求及与其对应的设计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实践。首先,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来获取驾驶员日常行为信息,根据SAPAD理论完成“行为-产品-意义”的映射分析,并借助聚类分析法获取用户需求;其次,利用AHP法对用户需求进行权重分析并计算权重值;最后,根据QFD理论构建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的质量屋,将各项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特征,指导设计实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符合驾驶员实际需求的施工升降机驾驶室设计方案。结论 SAPAD理论与QFD理论的综合应用,一方面可以挖掘出用户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在优化施工升降机驾驶室用户体验的同时,也为其他工业产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解决产品开发中用户需求目标不清、产品价值属性模糊等问题。方法 将KANO模型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融入iNPD(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产品开发程序,对智能音箱产品创新设计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SET因素分析发现产品机会,引出基础故事情节;其次,基于KANO模型进行智能音箱需求属性划分,以及应用AHP法通过层次模型构建、权重计算等步骤,求解各属性下子需求的重要度;最后,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对智能音箱进行构思并提出方案设计。结论 基于KANO模型及AHP法融入iNPD的创新设计方法,实现了智能音箱产品开发中用户全程参与设计与决策,提升了智能音箱创新产品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强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同类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唐琳  常瑜  王子瑞 《包装工程》2019,40(24):199-204
目的为积极推进老龄化研究,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完善老年人健身器械的设计方法。方法运用功能质量展开法(QFD)进行用户调研分析,完成老年人健身器械造型设计需求质量特性展开并形成多层次结构的设计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得出各设计指标的权重值,以此完成设计决策,形成老年人健身器械造型设计创新方案,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法进行设计评价;以老年人健腹器造型创新设计作为实例,验证设计过程的科学性。结论作为针对老年人健身需求的产品造型设计,综合运用QFD与AHP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进行设计指标决策,将有助于提高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形成符合老年人用户需求的产品造型意象,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客观准确地将目标用户认知需求转化为产品技术特性的设计要求,提升可移动电力检测设备目标用户认知需求满意度及明确产品创新方向,提出QFD和FBS集成的创新设计模式。方法首先,通过访谈和问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借助AHP法求解用户认知需求权重;其次,运用QFD法构建质量屋,明确可移动电力检测设备待改进的关键技术特性指标;最后,将用户旅程图引入FBS的功能—行为—结构展开模型中,以解决可移动电力检测设备的关键技术特性问题,指导产品创新设计。结论QFD与FBS理论的融合应用能够将用户认知需求精准转化为技术特性层面的设计要求,对可移动电力检测设备的人机、造型、功能、收纳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认知需求与产品技术特性之间的映射转换,证明了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帅  范蒙 《包装工程》2024,(10):42-51
目的 对老年用户换鞋行为进行分析,设计满足半自理能力老年用户需求的适老化换鞋座椅产品,提高老年人群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行为观察、入户观察和访谈的方式获取初步需求;利用Kano模型确定用户需求属性;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获取用户需求权重排序;基于QFD质量功能配置理论建立(HOQ)质量屋模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质量特性并计算相对重要度;采用参与式设计完成适老化换鞋座椅设计实践。结果 依据设计要素得到满足半自理能力老年人换鞋行为需求的座椅设计方案。结论 将Kano-AHP-QFD模型进行集成应用,可获取准确的用户需求,并转化为质量特征及重要度排序,以此指导适老化家具产品设计;从老年用户行为意图角度出发,细分家具应用场景,为未来适老化家具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符合用户需求且具有创新性的现状,基于对用户需求和创新策略的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QFD和SIT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挖掘目标产品的顾客需求,借助QFD质量屋分析顾客需求并获得技术特征间的关系,针对负相关应用SIT理论进行创造性求解,从而快速地获得相应的技术解决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解决二孩家庭在使用童车过程中的痛点(如出行费时费力,无法兼顾两名儿童等)问题,梳理用户需求,提出了集成多模态平衡(VACP)/层次分析法(AHP)/质量功能配置(QFD)的二孩童车设计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提取二孩出行用户旅程图,基于VACP理论进行童车设计需求的量化与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应用AHP分析需求权重,确定用户需求重要度;其次,运用QFD确立用户需求与质量特性关系,将设计要素进行聚合性优化,明确设计要求并得到优化方案;最后,利用JACK建立童车虚拟环境以验证方案合理性。结果 针对二孩家庭特殊出行场景,设计座椅结构可调整以增强童车安全性、便捷性;设计智能监测交互功能增强童车互动性。结论 通过JACK仿真验证了创新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从侧面印证多方法集成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构建童车产品提供依据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文俊中  石元伍  朱玮辰 《包装工程》2024,45(2):99-109, 124
目的 改善本土农机装备现行设计流程在方案创新中的不足,实现果园管理机要素的优化和设计的创新。方法 面向农业4.0场景应用,引入工业设计创新思维到农机装备设计,构建层次分析法(AHP)、质量功能展开(QFD)和FBS(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模型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流程。首先,通过AHP和QFD的分析过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关键产品特性。然后,结合相关特性指标,优化、更新、重组产品功能的内在属性,逐步建立概念性功能系统。最后,通过FBS模型的“功能-行为-结构”映射,求解功能实现的结构载体,以满足产品功能创新和结构要素为设计条件。最终完成果园管理机创新设计。结果 集成AHP/QFD/FBS的创新设计流程包含完整的需求分析、特性发掘、功能创新和结构求解过程。通过设计实践,果园管理机在用户体验、功能配置、适应性和智能化方面得到了提升。结论 该流程在农机装备方案创新中呈现出的有效性,能够为农业4.0中相关产品设计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年文  王剑 《包装工程》2018,39(22):218-224
目的 为提升热透灸理疗仪设计过程中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和用户需求的满意度,提出一种基于QFD和TRIZ集成的热透灸理疗仪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分析QFD在产品设计中的不足,将TRIZ与QFD进行结合,构建两种理论的集成设计模型;通过对热透灸理疗仪设计特征分析,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获取用户需求,得出质量要求与质量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运用QFD法构建质量屋(HOQ),明确设计前期产品改进的重点方向,得出热透灸理疗仪设计的约束条件和工程因素矛盾;结合TRIZ理论描述其矛盾,并分析矛盾属性,利用相应的发明原理解决其创新设计时存在的矛盾冲突;最后基于矛盾的解决对热透灸理疗仪进行再设计。结论 结果表明,以QFD为基础、TRIZ为解决手段的设计方法提高了热透灸理疗仪设计的工程效率,可有效指导其创新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坐具的需求,利用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模型对可成长性儿童坐具进行设计研究,为儿童家具设计创新研究带来积极作用。方法 首先,运用KANO模型对产品的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归纳不同满意度的需求指标,从而明确产品需求。其次,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多级递阶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及排序。针对需求提出多个解决方案,邀请专家对解决方案展开调研评分。在对评分进行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工作后,对各方案要素的权重进行整合排序。最后,根据权重排序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主要导向要素,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开发。结果 根据KANO模型中得出的3个需求项,通过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优先项。得出计算结果分别为造型圆润及倒圆角、产品主体材质柔软、可进行拆分调节3个需求项。结论 通过将KANO模型与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模型,创造性地应用于可成长性儿童坐具产品的设计研究中,使可成长性儿童坐具产品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更高,为相关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AHP和FAST两种方法在产品概念设计阶段存在的单一理论缺陷,有效融合二者各自的优势,研究基于AHP与FAST理论集成的产品创新设计模式。方法从用户提出的离散需求信息中总结需求,并使用AHP确定各需求指标重要度,发掘用户的核心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FAST理论的嵌入集成,采用符合逻辑的方式将用户需求合理地融入产品功能设计,经过功能定义、分解、转换、整理,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关键设计区域的准确识别定位与过渡,并以老年人智能盥洗设施设计为例详解整个集成创新设计模式的总体框架及流程。结论基于AHP和FAST理论的集成创新设计模式能够量化用户需求,强化用户需求与产品功能的联系,为产品创新提供内在驱动力,也能够为其他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提升医生和患者在使用诊疗床过程中的满意度,提高诊疗床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探索诊疗床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构建QFD和AHP的应用模型,通过用户访谈得出核心用户需求,并利用QFD将核心用户需求转化为设计特性。根据QFD得出的结论结合AHP建立诊疗床设计特性的层次结构模型,针对每个层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权重计算得出需优先考虑的设计特性。结果 经计算得出需优先考虑的设计特性,分别是垫布替换结构、废物收纳结构、整体结构、材料与工艺,以此4项为切入点进行诊疗床的创新设计。结论 集成QFD和AHP的应用模型,既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还能够系统准确地判断设计指标,完成方案决策,有效开发产品,提高设计效率。该应用模型可以为诊疗床的创新设计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参考,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