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贵州历史村镇中三个具体建筑的保护性修复和两个创新性传习案例的论述,试图对修复中"修旧如故"如何运用、如何进行历史建筑的适应性传习,如何建立匠师的传承体系,修复传统与传习创新如何结合、如何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等5个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本土建筑师同国际志愿者、当地匠人一起,对古民居进行修复,使当地人更加关注自己的家乡并提高对古民居的保护意识。对村寨民族信仰和所关联文化的尊重是修复工作的出发点,民居在不同地域都有其不同的建筑规则和文化符号,在当代,需要以"修旧如故"与"传习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去保护老房子和发展新乡土建筑。  相似文献   

2.
建筑的内部空间作为人类行为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建筑中占据着主导作用,对空间的改造将会激发既有建筑的潜在"生命力"。文章首先通过对既有建筑的历史功能、结构与场所的前期研究,提出既有建筑改造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此特征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建筑空间。归纳概括既有建筑改造的一般性策略并加以阐述,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不同改建策略在空间改造中的特征与关系,提出不同改建策略的组合方式以应对既有建筑改造的复杂性,并将策略组合的方式运用于既有办公建筑的空间改造中。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北京香山地区历史建筑的资料分析与现状调查,深入了解以慈幼院建筑为代表的北京香山地区近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类型、分布特征、使用及保护现状等情况。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阐述香山近代建筑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建筑类型,所具有的重要学术价值与保护意义。进而结合GIS地理信息分析,针对各类建筑的历史信息、风格特征、保护等级、环境条件等因素,提出以"点"成"线",延伸至"面"的香山近代建筑群保护规划构想与空间架构,为此项目的进一步保护修复与适应性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潜力评价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其后从历史文化、功能空间、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旧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潜力展开分析与评价研究;最后将潜力评价与改造建议相对接,并为改造实施方案的形成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建筑都市主义"的概念,旨在描述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内部出现的持续功能演变和社会活动加剧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因着城市与建筑边界的模糊,建筑空间直接参与都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并自发形成一个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都市发展模式。为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动力、方式及适应性空间逻辑,本文以香港重庆大厦为案例,借助空间句法的凸空间与VGA分析工具,分别对其1961年与2016年的空间结构展开对比分析,以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并获得另类城市空间发展及综合体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历史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其适应性再利用被建筑学术界普遍关注并实践。论文分析与总结当下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原则,并以湖南省武冈市历史街区中项家院子适应性再利用为民宿的项目为例,从历史文化调研方法、功能布局优化、空间形态复原、分级技术措施和环境有机更新5个方面剖析其系统性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居住类历史建筑适应性再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袁榕蔚 《华中建筑》2020,38(7):117-122
该文通过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历史空间与行为特征研究,将历史与未来、现实与虚拟、物理骨架与空间事件在历史建筑更新改造设计中寻求碰撞与结合的可能;借由第五维度空间——网络电磁空间中萌生的虚拟信息媒介,构建在四维时间基础上的数字型历史叙事共享空间模式。其中以建筑实体为基础"在现场"空间感知与以数媒发展为基础的"在线上"索引反馈系统相互依托,从而实现在共享体验层面上历史街区及建筑更新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荷兰本土城市更新加速发展的语境下,建筑改造、增建扩建、历史建筑修复以及"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增幅明显。该文旨在探讨荷兰适应性再利用的背景、发展趋势、经验方法,从类型与策略两个维度深入阐析存量建筑再利用的具体"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梳理从类型差异的多样案例到设计主体视角的适应性再利用实践,拟勾画出荷兰建筑师和事务所介入各类适应性改造中的空间策略、材料策略和技术方法,以期为更多高密度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更新及存量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适应性揭示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干扰、协同、演化的机制。建筑适应性,包含简单关联适应机制、动态适应机制、长时段复杂适应机制三个不同的层次。当人的主观性纳入建筑的研究范畴,建筑将不再是一个静止的孤立系统,而是一个可以随着环境要素变化的可变体系。本文基于建筑的可变性,对建筑物的短程可变(构件可变、空间可变)、长程可变(新陈代谢、非正规营造)现象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了"短程可变"中的两方面内容:构件即时可变(响应式建筑、可扩张结构、可变适应性建筑);空间可变建筑的适应性,指出不同周期建筑可变性在适应能力、方式、范畴上的差异,并将其归纳为不同时空尺度上相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2)
<正>城市由建筑组成,建筑则是由不同空间及材料的建筑块构成的。因此,城市建设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防御工程史。由DC国际进行设计的宁波城市发展档案馆是这一段历史的珍藏者。基于对城市和建筑的理解,结合"空间"和"材料"这两种属性,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诠释"砌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将空间作为砌块,把档案馆建筑的功能空间进行解构、分类与重组,并进一步将其或公共、或私密、或开放、或封闭的属性外化,  相似文献   

11.
围绕"适应性"与"适应性再生",分析建筑"适应性"的来源,探讨历史建筑"适应性再生"所具备的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适应性,同时指出对新旧建筑间相容性的创造性发现和对历史建筑文化特性的延续是历史建筑适应性再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名城指那些没有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历史文化城市,这类城市面广量大,历史文化脉络源远流长,但往往在研究中被忽视。由于缺少体系化的保护,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非典型名城中的历史建筑不断被挤压、侵占、吞噬。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在开展中心城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构建合肥市历史建筑价值综合评价体系,提出合肥"非典型名城"特征下历史建筑适应性保护的模式,并从顶层政策、城市环境、文化轴线、历史空间、建筑单体五个方面提出适应性保护的路径与策略,以期为其他非典型名城的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空间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没有人会否认克米亚斯神学院在当今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因此,该项目首要任务就是修复其中最重要的建筑空间(大厅,主教堂,礼堂,小教堂和修道院回廊),并恢复学院建筑的外部配置以及精美独特的立面。对于神学院充满敬意的修复将重现这座历史遗产的昔日辉煌。建筑的整体恢复工作包含在某些区域更深入的修复工作。尤其是在面对功能缺失,结构损坏,以及缺少必要设备的情况下,建筑师必须采取更复杂和系统的介入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齐齐哈尔市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工程为例,探讨我国20世纪遗产与晚近建筑保护与适应性改造策略。强调历史信息的真实性,突出独一无二的血缘身份;在保留原有空间格局的同时,巧妙植入当代需求,活化遗产的社会功能,重新激发历史建筑的城市活力。通过改造项目守护城市记忆,并在"历史性"和"当代性"中找到精确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韩逸冰  赵吉夫 《华中建筑》2020,38(3):113-117
为了研究意大利古旧建筑博物馆保护、修复及更新改造手段,选择都灵历史中心区的瓦伦蒂诺城堡、安托内利尖塔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修建都灵理工大学建筑校区、国家电影博物馆所使用的方式、方法及设计思想,解析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历史阶段的古旧建筑在其传承、修复以及现代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的修缮手段,包括外立面到内部结构的修复手法、传统与现代的衔接方式、空间调整的规划处理等。研究表明:传统是建筑升华的基础,延续并发展是建筑升华的方向;意大利古旧历史建筑修复及更新的实质并不在于立面上风格与符号语言的单纯相似,而在于其内部与时俱进的现代性以及对原有建筑品性的尊重性。  相似文献   

16.
陈蕾  肖哲  刘凌云 《华中建筑》2020,38(8):122-127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落空间的保护与修复成为当代乡村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山涧型历史村落作为我国分布较广并具有典型空间特征的村落,在历史村落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结合田野调查和卫星遥感等方法,从古村落格局、街巷院落、单体建筑三个尺度,对甬南山涧型村落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类历史村落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最后,以宁波上周村空间修复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给出了空间修复相对应的方法手段,为甬南山涧型历史村落空间修复工作提供一条可持续探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围绕慕尼黑伊萨河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梳理伊萨河的历史变迁与动态河流空间发展策略,着重探索绿色开放空间理念下的近自然化生态工程技术手段与景观手段。通过深入研究,阐释风景园林视角下,理性、渐进的河流发展模式对中国河流生态修复、景观改造所带来的启发性,并概括"伊萨河计划"在适应性、开放性和过程性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城市历史街区为对象,在武汉市原英租界历史街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类型学的原理,探究历史建筑肌理识别与保护的方法。首先,建立建筑肌理的原型概念,探究蕴含在其中的历史意义;其次,归纳出原型、类型、异型三种不同的肌理组织,并提出其识别与保护的方法。本文的研究针对我国历史街区的现实状况,试图通过"建筑肌理类型"的概念,来认识那些非文保单位的历史建筑的价值和意义,以最小的干预方式,将整治措施控制在地块地界内部。研究结果将进一步转化为一种"微创型"的修复术,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性修复,把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理念落实到实施层面。  相似文献   

19.
在柯布西耶"旧建筑消解"理念的倡导下,城市功能化发展趋势已经让历史街区破壁残垣,直到1999年《北京宪章》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于历史文化保护态度的转变。文章旨在对户部山历史街区进行文化性地修复,以徐州户部山文化城为例,通过对其的文化适应性改造赋予它建筑历史地域特色和实现街区文化重生的特征。建筑的文化适应性改造设计需要尊重文化精神和建筑风格的传承,文章总结如下认识,并阐述对于建筑历史文化特征改造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从工业建筑遗产内部空间功能的转换形式和内部空间调整的不同模式来研究其内部空间的适应性更新策略,提出了通过新、旧功能的转换,空间的重新整合以及空间的扩建等方式来达到旧建筑适应性更新的目的。详细阐述了低能耗改造在工业建筑遗产适应性更新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