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产品造型情感类型与情感价值的研究框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16,37(20):1-8
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有效处理情感设计与用户认知的关系。方法项目研究以情感要素为情感类型的分析基础,以情感基准为情感价值的判定依据,提出满足用户情感期望的产品设计方法。情感模糊性和典型性是研究的难点。结论首先,以"特征-角色-语义"三要素为基础,研究造型特征、情感角色和情感语义,抽取产品造型情感的特征信息,获得产品情感要素集;研究情感类别与情感情境,确定产品造型情感类型;最后,研究情感评价基准、情感价值判定和设计迭代求解,提出满足用户情感期望的设计方法,帮助设计师有效处理情感设计与用户认知的关系。在情感要素完备性、情感价值判定与情感价值权衡方面取得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市场上产品外观设计缺少考虑用户感性需求的问题,采用在线评论与感性工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产品外观进行情感设计研究,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方法 以鼠标为例,基于在线评论数据提取鼠标的感性意象和设计特征,结合产品解构的方法确定鼠标外观的设计要素,建立鼠标感性意象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传统器物认知重构的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楠  苏建宁  张书涛 《包装工程》2016,37(14):90-94
目的通过对传统器物现代化设计中因忽略用户情感需求形成的认知惯性的分析,提出基于传统器物认知重构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模式。方法从现代认知环境展开,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为原则,利用感性工学方法,对马家窑等彩陶展开认知重构研究。结果提取了与现代小型家电产品代表性目标意象相匹配的彩陶设计元素,并在设计元素的多样化整合中实现了以空气净化器为例的多方案设计的目的。结论为传统器物的现代化设计拓展了一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郑昕怡 《包装工程》2020,41(18):132-138
目的 从421家庭的情感需求出发,归纳三代同堂家庭的情感特征,通过设计营造具有温情科技感的外观使用体验,以及具有差异化的智能音箱造型。方法 基于语义差分的分析方法,建立针对421家庭的语义词汇测试体系,通过审美偏好问卷调查,提取421用户认同的情感语义词汇,以现有市场音箱产品为样本,经由用户评估情感语义分值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符合421家庭情感需求的情感因子主成分,明确外观设计方向。结论 从量化思维角度,将所得数据转换为产品造型语言,指导智能音箱的外观设计,使产品更符合421家庭的情感需求及审美喜好,并通过设计反馈为造型方案评分,使整个外观设计研究形成闭环,为产品语义设计方法与智能家居产品外观设计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产品情感设计水平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产品外观特征是产品情感表达的主要形式。针对目前产品外观特征情感设计研究中存在的忽视产品的整体性、设计特征的多维性对用户情感体验的影响,以SUV汽车为例,综合考虑产品外观造型、色彩、材质等多维设计特征,运用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代表性研究对象;采用项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获取产品外观情感意象词对;从用户感知产品外观整体性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以产品外观特征取代产品构件的产品外观解构方法。最后,基于眼动追踪技术,分析得出了不同性别用户在产品外观特征认知时,眼动行为数据存在着显著差异性,分别得到了影响不同性别用户情感显著的关键人机界面元件,为不同性别用户的情感设计变量识别与个性化产品设计等情感设计提供了支持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产品造型意象设计与产品造型量化间的预测模型,将产品的设计元素与消费者的需求和感知相关联。方法 分析小轿车造型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关系,基于用户对产品外观形态感受进行打分,采用感性工学方法进行量化;用双BP神经网络训练的思路,建立外观设计元素与感性意象间的对应关系,得到小轿车外观方案的感性意象预测模型。结论 获得产品造型设计方案的感性意象预测模型,能高效解决设计师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案与消费者的目标达成趋同,通过高效的产品外观设计,为未来轿车及机电类产品的造型设计转向以消费者精神需求为导向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户对仿生产品的感性认知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利芳  车建明  周志勇 《包装工程》2015,36(24):96-99,114
目的 以医用护栏的仿生设计为例, 进行用户对仿生产品的感性认知尺度的研究。方法 建立了用户对仿生产品感性认知的约束模型, 使用语义差分法量化用户对仿生原型和不同程度仿生方案的感性意象认知, 得到意象形容词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了用余弦相似度作为衡量意象距离的尺度。结论 测量了用户对仿生原型和不同程度仿生方案的认知差异, 还得到了用户对仿生程度不同的产品的喜爱度, 从而得出最适度的仿生方案, 最后设计出与用户感性认知最匹配的仿生产品, 帮助设计师以适度的仿生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8.
杨思凝  沈自瑶  李志春 《包装工程》2023,44(12):223-234
目的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民族旅游文化APP中,以满足用户在旅行体验中日益增长的情感需求。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正交试验对民族旅游文化APP内容及界面进行设计研究。首先,根据景区特色确定民族旅游文化APP设计的内容导向及预选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选和筛检;其次,在优选内容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文化APP界面进行设计,依据景区特色和界面设计标准建立正交表,同时对潜在用户的情感需求量化评价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优化的设计方案。结果 通过结合景区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与用户情感需求,对民族旅游文化APP的内容及界面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分析与设计,以赛汗塔拉城中草原景区APP设计为例,为民族旅游文化APP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结论 将民族旅游文化和用户情感体验相结合,以用户的视角判定设计元素,使APP的设计更加人性化,也为以后的民族旅游文化类APP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感性工学与AHP的老年人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针对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的审美缺失及对使用人群的感性需求考虑,提出基于感性工学及层次分析法结合的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方法通过资料收集法确定电动自行车的感性词汇及造型特征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感性词汇与造型特征的关联性。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符合用户喜好的造型特征要素,验证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调研结果是否具有相合性。结果数据分析与用户调研结果具有相合性,以此为指导,以老年人群的需求为基础,实现电动自行车造型设计。结论感性工学能够捕捉用户的主观需求,层次分析法将主观性量化表达。两者的结合使用使电动自行车造型在科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10.
钱皓  高洋  马东明  智伟 《包装工程》2019,40(14):144-149
目的 基于用户需求,结合意象仿生方法和模糊评价法,指导儿童遥控车的造型设计,实现造型创新。方法 以儿童遥控车为研究对象,从细化设计流程入手,合理选择被仿生物,建立被仿生物特征与产品造型元素的映射关系,以指导设计方案。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儿童遥控车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构建评价模型,搜集感性意象词对,建立并计算评价矩阵,得出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方案进行改良和优化。结论 运用意象仿生对儿童遥控车的造型设计进行创新,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实例进行验证和修改,从而可以设计出符合用户感性需求的产品,提升产品造型形象,为儿童同类产品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彭洁  王峰 《包装工程》2019,40(24):158-163
目的结合时间心理学理论,将"时间知觉"运用于产品的交互等待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并留下愉悦的回忆。方法通过概述时间知觉和用户体验等理论,对用户等待体验的运行逻辑和影响因素进行说明,展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受情绪、记忆和注意力等因素影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系统服务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导致出现交互等待状态,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交互等待设计具有必要性。结论理论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从技术和产品功能系统等方面减少用户实际等待时间,从用户心理和情感状态上缩短用户感受等待时间的设计模式,给设计者提供一个较新的思维概念,提升用户等待体验,增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2.
汽车造型要素与用户情感意象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峭 《包装工程》2016,37(20):14-19
目的基于汽车造型要素,探讨用户的情感意象,并对两者的关联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用户情感意象特点,为造型要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汽车造型要素中的整车体量、车身形面、前脸图形为对象,通过认知实验获取用户情感意象,采取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获取汽车造型要素与用户情感意象的关联关系,以及探讨这种关系在设计中的意义。结论一方面,汽车造型要素与用户情感意象的紧密关联毋庸置疑,但是形面和图形相比体量有更突出的语义认知优势;另一方面,相比普通用户,专家用户由于专家知识的存在,对各造型要素的意象认知更丰富,但同时统一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柳杨  唐智川 《包装工程》2017,38(22):20-24
目的研究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运动健康管理APP设计流程。方法基于互联网+运动健康管理,在情感化设计和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基于心智模型的"三维度、六步曲"设计策略。结论通过对用户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心智模型的研究,从情感化设计的三维度(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和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的六步曲(用户研究、需求分析、系统模型、产品设计、评估测试、反馈优化)来进行运动健康管理APP设计,在引导用户进行合理规范的健身训练、进行健康档案的管理和健康知识的咨询外,还能够带给用户内心愉悦的心理体验,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王新燕 《包装工程》2022,43(24):153-158
目的 以具身认知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人使用便携移动设备的操作习惯,探讨触屏环境下操作手、图片价态、滑动方向三者对用户情感认知造成的影响差异,为便携式移动设备的界面设计及手势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实验采用手(左/右)×滑动方向(由左向右/由右向左)×图片价态(积极/消极)的混合设计,刺激图片均选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将60名右利手大学生随机分为四组,两组受测者使用右手,另外两组则使用左手,分别在触屏设备上完成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滑动情感图片的操作。受测者根据自己的实时感受对图片进行1-5的评分。结论 滑动方向对于用户的情感认知具有显著影响,由左向右的滑动方式能为用户带来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加用户对于图像的喜好程度;当用户使用惯用手操作时,该影响会更加显著。同时,研究发现当操作手与空间位置的极性保持一致时,用户对图片的情感认知会更加积极,然而该结论在消极图片上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普适计算的穿戴产品交互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严  郑杨硕 《包装工程》2018,39(2):102-106
目的针对信息时代穿戴产品具有的数字化功能特征,基于物联网普适计算的控制原理,在穿戴产品设计中植入具备普适计算能力的先进制造,弥补传统穿戴产品在实现用户体验模式上的功能性和交互方式创新性的不足。方法对基于普适计算穿戴产品设计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从交互设计的角度,分别对增强现实交互、情感交互和叙事交互3个层面进行分析,详细论述普适计算在实现信息时代用户体验中的差异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穿戴产品设计的交互应用。结论面向未来的穿戴产品设计融合普适计算的交互模式创新,在视觉层面满足用户对于物理现实空间的虚拟增强体验;在情感层面根据青少年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全天候值守并与家长进行及时反馈和联系;在叙事层面能够帮助用户分析膳食搭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有助于用户对于自我保健的认知与学习,提升良好的用户体验感。  相似文献   

16.
毕强  赵锋  陈金亮 《包装工程》2018,39(8):80-83
目的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一般流程,并探究情绪调节理论与用户场景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探索新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方法。方法详细阐述交互设计场景理论中客观场景、设计场景和测试场景的概念和使用方法,通过构建各阶段用户场景获取用户的真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入情绪这一重要元素,洞悉用户的情感需求,并以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为设计准则,在产品中为用户设计不同的情绪调节触发条件,使用户的情绪处于中等唤醒水平,以保证用户与产品交互的流畅性。结论以Carroll的场景理论为基础,丰富了基于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流程,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情绪调节理论的用户场景理论的交互设计框架,为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数据线收纳产品为研究对象,从用户感性需求角度出发,探索感性工学在数据线收纳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理论知识,从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收集用户对数据线收纳产品的感性词汇,分别筛选并确定各层面的感性词汇,随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样本,运用语义差异(SD法)量表问卷建立感性意象空间,量化用户对产品的感性需求,收集问卷数据,并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用户感性意象偏好。结论 通过收集用户感性需求,并通过因子分析法的定量分析,得出用户关注度较高的3个感性词汇,即分别代表了用户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上的感性偏好,再结合样本解析用户感性意象与产品要素的关联,归纳总结出数据线收纳产品在感知、认知、情感3个层面的设计要点,最后基于设计要点进行产品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余继宏  傅彤  吴翔 《包装工程》2019,40(12):49-53
目的 促进人与家具的交互,满足功能实用和情感需求,让用户在家居环境中拥有更加便捷、愉悦的幸福感体验。方法 分析以造作家具为代表的市场现有家具产品的设计元素,归纳情感化交互性家具设计的特点,并总结相应的家具设计中提高情感交互设计的方法,一是审美情趣,主要体现在材料、造型和色彩;二是交互方式,分为物理操作交互和人机智能交互。结论 通过运用情感交互的设计方法,家具设计能够提高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需求,实现真正的使用者、家具、家居空间之间的的有机融合,进而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高崇  裘欣 《包装工程》2024,(8):356-366
目的 基于接受心理对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影响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将图书馆文创产品用户体验过程划分为感官认知、行为交互、价值理解、情感表达四个阶段,通过研究各阶段中用户接受心理的主体性、主观性、主动性以及期待视野对其体验过程满意度的影响,提出各阶段符合用户接受心理的设计策略,进而形成了基于接受心理的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结论 通过辽宁省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接受心理进行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方案输出,提高用户对文创产品体验的满意度,助力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