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再现极乐净土——西方净土信仰寺院形制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思奇 《华中建筑》2015,(1):164-167
净土宗根源于大乘佛教西方净土信仰,是汉地佛教十宗唯一汉人开创的宗派,立宗及流行于隋唐时期,至今兴盛不衰。净土宗有《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经》及《佛说阿弥陀经》三部经典,分别对应敦煌壁画中无量寿经变、观无量寿经变以及阿弥陀经变,三种经变画又统称为西方净土变。通过对隋至盛唐时期(589AD~767AD)敦煌壁画中西方净土变的研读,分析总结早期西方净土信仰寺院形制的特点,解当代佛寺建筑设计创新之惑,还世人西方极乐净土庄严之精神,浪漫之意境。  相似文献   

2.
敦煌石窟保存下几方古代工匠施工场面的壁画。客观上再现了一千多年或几百年以前工匠操作的场景。北周第296窟窟顶上画有两处表现建筑施工的壁画,一者建塔,一者建屋。隋代第302窟有一伐木建塔图。初唐第321窟有两个施工场面,一建屋,一建塔。五代第72窟有一个修塑佛像的画面。北周和隋代两幅画里有工人手持矩尺的形象。这些壁画为研究建筑史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中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处较大规模的北宋寺观壁画,其中北壁东次间中部的“弥勒上生经变”,以“界画”的形式,表现了宏大的兜率天宫建筑场景。本文从建筑学视角出发,基于壁画中建筑图像和色彩的复原制图,分析这幅经变画的建筑形制特点,解读其构图规律,并探讨开化寺大殿壁画的观看方式和叙事意图。  相似文献   

4.
克孜尔石窟作为龟兹佛教建筑中极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群,多样化的石窟内容反映了龟兹佛教发展的不同时期特点。龟兹地区佛教信奉说一切有部1,以涅槃解脱为最终理想归宿,克孜尔中心柱窟群中就有各式表现涅槃题材的洞窟。本文选取克孜尔中心柱窟的第8窟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首先解读了第8窟本体及其蕴含的涅槃思想,其次围绕涅槃思想下的禅观秩序的视觉巡礼与礼拜仪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求石窟的物理空间和佛教精神意识空间的关联性,并由此关联性进一步阐述了人神共存和超越性的涅槃解脱的空间精神。  相似文献   

5.
经变画是我国宗教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依据佛经绘制的,表现的是经文中的故事。历史上的经变画种类很多,其中西方净土变是较为特殊的一类,不仅因为其创作数量和传世数量最多,其艺术价值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多铺西方净土变保存下来,而其画面中对水面空间的处理丰富多变,本文试图以唐代莫高窟中的西方净土变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中体现的环境设计理念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莫高窟第196窟是敦煌石窟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窟檐建筑,综合利用多种历史图像材料和空间信息采集手段,对其窟檐建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基本厘清第196窟窟檐百年来历史风貌变迁以及80年来的科学调查历程,校核了第196窟窟檐历次测绘数据,明确了窟檐建筑形制与结构特征,标识出主要构件与改易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璠  冯棣 《新建筑》2023,(4):19-25
目前我国唐代木构实例遗存不多,且只有单体而无群体,因而对有唐一代整体建筑史或地方史的研究需要借助同时期的石构建筑信息进行佐证。西南地区石窟寺经变龛中保留的建筑及组群信息成为佐证研究的关键史料。但关于其建筑元素来源、构图规律演变、艺术加工成分尚未得到系统、充分地阐释。文章以佛教净土经变题材为对象,梳理石窟中的木构建筑形象与组群关系在表达净土意境中的适应性发展过程,辨析其中真实且有效的建筑信息,为“以图证史”建立新的视角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0)
通过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学习,以及出于自身对敦煌壁画的热爱和对敦煌神秘色彩的向往,笔者对敦煌壁画的经变故事绘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笔者了解和学习了敦煌壁画"未生怨"故事所包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并且根据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哲理确定了这次创作的主题思想,以自己较擅长的油画装饰方式重新解构,表达敦煌壁画中的经变故事。  相似文献   

9.
陶瓷与壁画     
壁画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记载,宫室壁画始于商代。唐代敦煌莫高窟和元代山西永乐宫的壁画,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杰作。壁画大多数依附在建筑上,能增强建筑空间的艺术效果和文化气氛,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0)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这一文明辉煌发达的时代留给了世界无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坐落在陕西关中的唐十八陵便是其中一部分。这些陵寝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文明。文章以唐昭陵墓室壁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壁画的题材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泥质壁画和塑像,被称为"东方雕塑馆"。目前麦积山石窟的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式,泥塑和壁画产生了多种病害。文章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研究窟内热湿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127号窟为例,对其进行夏季窟内热湿环境的观测与分析,寻找石窟窟内温、湿度的变化规律,为麦积山石窟的保护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4)
敦煌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唐代是敦煌壁画的鼎盛时期,唐代大量优秀的壁画作品代表着我国石窟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内容充分表现了唐代西域的独特风情以及修道者的朴实思想。唐代敦煌壁画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与艺术表现力为现代的平面设计与构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笔者根据对唐代敦煌壁画的实际考察与采风,在分析敦煌壁画的创作思想、绘画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究敦煌画像与现代平面构图之关联,为现代平面构图提供灵感与可供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开凿于第四纪砂砾岩组成的崖壁上,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洞窟内壁画产生起甲、空鼓和酥碱等多种病害,尤其以底层洞窟最为严重。以病害最具代表性的底层洞窟之一莫高窟第98窟为例,通过在98窟西壁下部无壁画部位钻孔取样测定可溶盐,并在钻孔内布设高精度温湿度监测探头,西壁下部由南向北电阻率测定等研究,得出如下结论:98窟西壁表面到岩体内的可溶性盐主要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主要富集在表面至35 cm深的岩体内;岩体内的温湿度和盐分有很好的关联性,盐分随着岩体内水汽含量的上升而下降;在岩体深125 cm有凝结水产生;在高湿度和崖体源源不断的盐分来源的作用下,导致背靠崖体的西壁壁画内的含盐量要高于其他各壁,对洞窟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病害也要远远严重于其他各壁等,这些结论可为壁画病害产生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2017,(1)
唐东都洛阳上阳宫园林遗址位于今洛阳市支建街,20世纪90年代发现。遗址总面积为1648.6m~2,是上阳宫皇家宫苑中一处园林的局部。发掘内容丰富,有池、卵石园路、6座假山和3段廊址。根据考古信息,结合历史文献与唐代绘画、敦煌壁画、出土明器等相关图像信息以及其他唐代苑囿遗址的考古资料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复原探讨,明确了这处园林的景观主体是由石景与水景构成,主要建筑为组合变化的廊,这些都体现出了唐代的造园风格。  相似文献   

15.
石窟作为古印度佛教建筑的三大形式之一,是集建筑、雕塑与壁画为一体的佛教艺术的综合体。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整理,以支提窟为主体,从内在发展与外在影响两个方面对佛教石窟的起源及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石窟的出现和形制的最终确定是自身的客观发展以及外在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起敦煌石窟,现在是早已遐迩闻名了,那里保存有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延续千年的大量壁画、彩塑和窟檐建筑等艺术精品,还有大量的古代遗书,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文化艺术宝库。凡是研究中国古代所有的重要学科,几乎都可以从这座宝库中取得丰硕的收获。对于中国建筑史来说,在那几万平方米壁画中画出的数达万座以上的建筑,数以百计的建筑群体组合以及几座宝贵的宋初建筑实物,更是难得的资料。尤其是当我们想到公元八、九世纪以前的建筑实例十分欠缺的情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2)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骆驼很少被列入作品主题。而在与西域、丝绸之路相关的作品中,载货的骆驼、牵驼人、驼队的形象被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该文将以骆驼为主题的绘画作品统称为"《驼运图》",以敦煌莫高窟第302窟、第296窟、第420窟等的壁画作品为例,对比河北宣化县下八里M4前室西壁辽代壁画、山西平定西关村M1东南壁金代壁画、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的类似作品,试得出敦煌壁画中《驼运图》的三点艺术特色:以线造型的手法具有意笔、抽象的特点;色彩不仅是对线描的补充,而且是直接造型的语言,色块对比生动有趣;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更强烈。  相似文献   

18.
阙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盛行于汉代,象征着汉代的神仙思想和道教思想。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经历代重建与修复,有着大量的壁画与雕塑,也因此,其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窟内的壁画和雕塑上,反而忽略了壁画和雕塑所依附的基础,那就是石窟的建筑。其中的阙形龛明显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对于此,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本文将以中国传统阙形建筑对于莫高窟阙形龛的影响为主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佛教石窟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窟龛形制、题材内容、造像样式、彩绘壁画、装饰艺术及雕刻手法等诸多内容,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展、演化的过程。由于佛教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佛教石窟艺术的创作汇聚了当时的文化精英和杰出的能工巧匠,他们在创作佛教石窟艺术作品中所融入的思想智慧、审美情趣和艺术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代的文化特征。天龙山的唐代石窟以其娴熟的雕刻技法、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深的佛教内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它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品,代表着唐代石窟造像艺术的最高境界,折射出唐代最优秀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和红星 《华中建筑》1994,12(4):63-69
敦煌壁壁画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艺术遗迹,有众多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形象资料,特别是莫高窟壁画中的建筑内容丰富,作用通过对其考察研究,分析了寺,殿堂,塔等类型建筑以及建体布局和空间处理手法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