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2017,(11)
<正>"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维护国际经贸持续健康发展贡献了大国智慧,也为中企对外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基建领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方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能源结构等刚性需求较大,建设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促进了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2.
王光雄 《华中建筑》2014,(1):129-132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西部大开发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是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是几十年经济发展的高点。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对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西部城市群的研究相对较少。成渝城市群作为现阶段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发展基础最好的城市群,既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群,又是未来十年甚至是几十年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该文拟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的不足和城市群潜力,并找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8)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中国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会加大,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如何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人才需具有复合的知识、应用的能力、学习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阔的市场为国际贸易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合作内容为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机遇。为了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需要加强国内和沿线国家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优化师资队伍,以及争取政策上的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的汉语国际教育带来了新发展与新挑战。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孔子学院建设以及当地学校中文课程的开设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与"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相脱节、孔子学院建设与战略布局未能有效对接、师资和教材建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汉语国际教育需求等发展瓶颈。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战略重点,分层规划建设孔子学院,并不断加强中外合作,推进教师和教材的本土化建设,从而让汉语国际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本文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兰西城市群"中处于劣势地位的钢铁产业的发展与未来抉择之路。通过概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兰西城市群"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兰西城市群"中钢铁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促进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兰西城市群"中钢铁企业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建议与管理措施,最后总结了"兰西城市群"中钢铁企业发展的未来之路。通过优化制度设计、实施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抓住战略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找比较优势缺失及偏远区域传统企业的跨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9)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制造业的海外投资以及产能合作提供了机遇。如何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制造业对沿线国家进行较好地对接,增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图表分析、RCA分析和TSC分析对中国制造业的投资现状以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与国外对接,竞争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借鉴美国和日本对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将制造业成功进行海外转移的经验,提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造业对接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际化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具有广阔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可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非盟《2063年议程》,对接非洲各国包括卢旺达"2020远景"等发展战略。中国与非洲各国领导人对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极为重视。"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以来,中企一直致力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蒙内铁路、亚吉铁路、蒙贝拉水电站、  相似文献   

8.
《建筑》2016,(14)
正中国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实际行动为亚太乃至全球提供公共产品。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进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经和3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与俄罗斯联邦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与欧洲决定对接"一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下的国土空间演变与规划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6,(2)
"一带一路"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合作的重要国家战略,该战略的提出势必对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空间格局与发展策略产生影响。文章在解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全球背景及其对国土空间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国土空间格局将要面临的转变,并以珠三角城市群和深圳为例,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城市群和城市两种尺度空间格局可能带来的转变,提出差异化的发展应对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丁睿  陈果 《四川建筑》2007,27(6):10-11,15
引入空间交互理论研究成渝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成渝地区已形成由成都都市圈、绵阳都市圈、乐山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南遂城市群,川南城市群6大城市体系构成的一环六片"O"字型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进一步外推至2020年这个空间结构将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与自由贸易片区战略,均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创新战略措施,"一带一路"倡议为自由贸易片区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导,促使其贸易、投资更为便捷,而自由贸易片区建设,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重点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倡议下,连云港市自由贸易片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有效发挥连云港市的地理优势与自身潜能,促进经济贸易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能盘活"一带一路"经贸网络。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18,(18)
正8月27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胜利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实施载体,建筑企业需紧跟国家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内"路、带、圈、群"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已成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从长三角地区建设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出发,梳理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指出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小镇定位不准、追风复制、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认为长三角特色小镇建设应主动做到创新观念,打破行政区划束缚,通过精准定位、"互联网+MAS"模式优化生产要素空间配置,以品牌建设提升本体发展质量,从而促进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4)
成为世界关注焦点的"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我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借助人类文明史前进路上的有力推动器——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和意义:联络各国人民的情感、促进不同国家优秀文化资源的互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中外文化交流的路径有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对接与发展,探索并培育供中外交流的共性文化,完善我国文化输出在文化产业的监督和引导机制、资金及文化人才的培养相关政策、建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舆论引导机制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8)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延长和优化,能够积极面对新常态与新挑战,是关键部署,同时还是强化区域和跨国区域合作的全新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的发展所生成与填注的动力已经生成了经济发展网络朝内陆的输送,同时推动了经济空间的紧密关联和通畅。经过"一带一路"的有效建设,加速了"三大支撑带"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新趋势的形成速度,给产业转移塑造了充分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1日,"一带一路与智能建筑行业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6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发表精彩演讲。该论坛由武汉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主办。"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空间,而智能建筑行业作为现代建筑业最具科技实力的一个分支,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沿线国家地区的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打造21世纪智能化"一带一路"呢?本次论坛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世纪国家的重大战略。在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中,广东省政府提出将广东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枢纽,在经贸往来、科技和文化交流层面突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文章分析了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的优势与不足,剖析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的内涵及任务,以交通协同作为互联互通的基础,提出了对接泛珠三角地区的"一带一路"区域大通道、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口航线与腹地、提升国际航空枢纽门户地位的交通协同应对策略,以促进区域功能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四年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2)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正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呈现崛起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是中国日益成为强盛国家历史背景下探索中外对接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是对传统地缘战略谋求国家地理空间利益扩张的霸权战略思维的超越。中国走超越地缘政治扩张的霸权国家崛起道路,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国家和平发展战略与当代国际政治格局互动的产物。"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基于中国对外包容发展、普惠合作与平等共建的和平发展新理念、新思维,统筹了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局,设想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依托亚洲造福世界的新蓝图,具有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经济政治效应。"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的中国理念和逻辑就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实践中,战争崛起、强国独尊、以实力和侵略谋求地缘扩张与控制的窠臼,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开创了中外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8)
"一带一路"倡议让沿线各地区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际合作中来并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全球包容性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推动全球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成果体现。本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贸易网络中来,贸易网络的紧密度有较高的提升,贸易网络发展趋于平衡。虽然中国、俄罗斯、土耳其、印度等国处于贸易网络较为核心的位置,但是整个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并不明显,包容性显著提升。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沿线国家融入全球发展并从中获益,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