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生猪养殖粪污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其农业面源污染环境问题和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本文以种养结合模式为基础,研究了种养生态循环工艺,分析了生猪粪污(干清粪)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推算出规模养猪场产生的粪肥养分量与种植作物养分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总结了种养规模量二元匹配规律及变化特征,探讨出平衡中小规模猪场粪污与环境共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旨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及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提供有效对策。笔者从种养一体化布局、减施化肥、控施化学农药等方面开展的区域性面源污染防治研究与示范技术、效果进行总结,提出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三大对策:一是实施绿色种养的生态农业模式,创建和完善了基于农牧、林牧、农(林)牧渔、以及"四水"(水稻、水产、水禽和水生蔬菜)绿色种养的4类18种生态农业模式,研究集成了配套技术体系,制定了16项地方标准,形成了里下河地区绿色种养技术标准体系并示范推广;二是构建了基于绿色种养的绿色施肥技术体系;三是构建了基于绿色种养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推动本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本防治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存量用地规划是我国目前规划编制和研究中的重点问题。既有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针对建设用地的减量,而针对农用地减量的规划研究相对较少。在大城市地区,大规模畜禽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对农业畜禽养殖用地进行减量和合理布局。以上海市养殖业布局规划为例,重点研究养殖业减量规划的4个方面,包括减量目标、减量布局、减量时序、以及减量政策的实施。最后,对完善减量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44-52
农业清洁生产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节能减排、增效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咸宁市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实践与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总结出了茶叶—桂花套作有机种植模式、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有机果园模式和葡萄生态种植模式等立体种养模式,为建立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4)
<正>重视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本文作者结合事件调查主要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产生原因,并着重介绍生态修复方法和新技术处理方法。1农业面源污染概述1.1农业面源污染定义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存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具体是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农田、村镇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灌溉、排污的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壤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菌根技术的“三段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分布广泛、难以有效治理的问题,在根据流域面源污染"产、流、汇"的扩散特征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三段式"流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法,即:以源头减量为目的的农业清洁生产,以过程削减为目的的缓冲带截留技术,以终端净化为目的的复合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从而形成全流域综合防治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菌根共生体在生态系统受损和污染环境生态修复领域的优势,对其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各个阶段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提出一种依托生态系统自净功能并辅助以生物强化手段的面源污染防治理念,是一种绿色、安全、有效、契合农业面源污染扩散特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方法,以期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乡村发展的一种新业态,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满足市民的闲暇游憩需求,同时对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上海市乡村旅游布局规划》为例,重点研究了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三方面问题。一是产业提升研究。通过分析人群需求,提出了特色旅游产品组成和产品提升策略;通过对旅游功能与空间距离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了不同旅游业态分布的引导建议。二是空间布局研究。通过对自然要素、产业要素、文化要素和规划要素的叠加分析,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同时提出了分区管控方案,针对不同分区的发展导向和发展规模进行了优化引导。三是用地管控研究。针对现状和拟新增的旅游景区,建立了多要素评估量化系统;对满足相应指标的景区,纳入到规划项目库中。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建设用地,本文研究了配套服务建设的用地比例和规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正>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事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地力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近年来,临沂市坚持畜牧产业振兴与环境保护并重,按照分区管理、分类施治的整体思路,强化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服务,积极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标准化生产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加快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临沂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影响曲阜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农用化肥的泾表流失,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山东省曲阜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农田化肥、农药、农作物秸秆、人粪尿、生活垃圾以及水产养殖业的污染排放。这些污染物以固体形式、污水形式、化学残留等形式污染水体、土壤及农村环境。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曲阜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调研和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学模型在城市规划学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进行存量地区规划时,规划者需宏观整合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属性,综合考虑现状要素,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辅助下的多因子叠加生成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作为城市存量地区开展城市设计和更新规划时进行用地条件筛选、优化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手段。本文尝试提出构建"特殊—普适"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结合"特殊性"与"普适性"评价因子,量度用地潜力,为存量规划决策提供支持。并以天府锦城项目为例,秉承"以保为基"的规划理念,重点阐述在"特殊—普适"方法下适应历史地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9)
<正>农业面源污染产生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它是指某些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农业种植区域土壤、水体、空气以及农产品造成各种污染,而且农业面源污染因素类型众多,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可能以任何途径发生于任何位置,发生范围及防治难度都相对较大。本文主要以云南省怒江州土壤肥料工作站为背景,分析了当地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因素类型,并探讨相应治理措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村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李王鸣  冯真  吴宁 《华中建筑》2015,(1):174-178
该文聚焦山区型乡村高碳源趋势,从人居环境视角对乡村外部需求和内部供给的背景分析,挖掘高碳源趋势所引发的乡村问题,重点分析山区型乡村高碳源趋势影响要素。该文结合浙江省安吉县景坞村,通过乡村碳源测算分析高碳源趋势影响要素在影响类型、表征要素、对应碳源的结构特征,并挖掘影响要素、根源诉求、行为主体间的影响作用机制。最终针对山区型乡村高碳源影响要素的综合特征,提出乡村低碳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舒蓓  赵宏波 《园林》2020,(3):76-81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是全国乡村建设的典范,其中乡村生产空间由于组成要素和生产形式的多样性而丰富多彩,又因与农业文化的结合更显特色。为探究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生产性景观现状和发展特点,本文将生产性景观分为种植、果林、牧业、渔业四个类型,通过对浙江省24个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性景观案例调查,分析其景观发展模式、景观形式以及空间布局特点,最后提出乡村生产性景观应以功能发展促进产业转型,以景观形式表达地域文化,科学发展乡村生产性景观空间布局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三大环境污染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几种不同地质类别区域的地下水农田灌溉水质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特征因子开展监测,对调查所得地下水及土壤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乡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实现乡村产业重构的有效抓手。在界定乡村产业重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互联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驱动效应,划分乡村产业重构的类型,揭示信息时代乡村产业重构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产业重构是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横向和纵向重构,可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及空间优化。②"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产业重构应遵循"支撑要素—行为主体—驱动机制—解构重组—综合效应"的系统逻辑,引导乡村原有的产业环境、整体结构、基本功能发生转变,进而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构架与组织。③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乡村产业重构路径具有差异性。以期丰富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重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24)
<正>发展生态农业,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促进农业增收、农业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以及污水灌溉造成的污染。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相似文献   

17.
兰茜  杨青娟  伍丽萍 《城市建筑》2021,(14):153-156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主要是乡村发展与水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既有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措施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三生理念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土空间,同样国土空间也是生态措施的物质载体,两者存在极大的关联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三生理念,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乡非建设用地是指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在规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及乡村建设的用地,可划分为"两级五类"。其规划主要考虑到城市生态系统开放性、非均衡性与动态性的特点,根据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相互关系,通过非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保证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基于非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理论,在城市生态限建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人口规模预测与城市增长特征,确定非建设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最后简要介绍了广州非建设用地规划实例。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2)
文章总结了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在加强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实行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防治土壤面源污染、实施风险管控与应急处置、推进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七个方面,以确保有效治理土壤污染,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5)
农用地开发应用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种养模式,应该积极探索创新其开发应用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充分利用农业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加长农业产业的链条,提高农业产业价值的同时提高农用地的开发效益。在贵州省农用地开发应用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从不断提高农用地多功能价值的角度出发,依托当地比较优势资源,选准主导产业,利用农业内部的关联性和多功能性作用,谋求农业内部之间、项目之间互动促进效果,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产业经济,加长产业链条,留住产业增值,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区土地破碎、地块小、差异大的特点,积极发展小规模、有特色、高质量、多种类的农产品生产,支撑旅游业发展,产生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互动发展效应,从而实现农用地高效益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