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在日本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已经不需要贴着日本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当下、顺应社会动向、设计出好的作品才是重要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在解决建筑与城市问题时提出了建筑"原始的未来",城市建筑与森林树木产生了一定的类似性,在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这与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类似性城市"具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语境催生了建筑师不同的内在建筑思想,国内正面临经济转型,城市与建筑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建筑设计师解决.文章将从类型学的角度着重讨论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实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及所营造的空间意境,试图为国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马里奥·博塔作为瑞士提契诺的代表建筑师,受教于卡洛斯·斯卡帕,且深受勒·柯布西耶和路易斯·康的影响。其将几何形态与场地、环境、空间、光影等设计因素相结合,作品带有强烈个人风格。对于建筑细节的追求,受意大利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将地域主义建筑推向国际化,是对地域建筑的一种新的诠释。他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对于当下的建筑师,尤其是从事"乡建"设计的青年建筑师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完整实现,是每一个建筑师关心的不变的话题。在建筑呈现出空间、细节、材质与色彩的同时,也表达了建筑师对于建筑及其设计本身的思想与态度。在"建筑师负责制"被热烈讨论的当下,面对亟待提高的建筑完成度,建筑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与策略,怎样整合建筑、室内、灯光、景观、幕墙等多专业,怎样应对不同地域、不同施工状况下的差异,怎样最大程度发挥建筑设计的价值,成为每个建筑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此专题作为2016年《跨越"边界":建筑师之于建筑表与里的策略》专题的延续,关注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漫长"过程,期间可能充满着场所、环境、造价、施工等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也有业主不同意愿、决策的主观影响。建筑师应当从更广义的维度挖掘和发现项目的本质,或聚焦于"朴素"的设计手法,或着眼于建筑、地景的营造与生态环境的恢复,或专  相似文献   

4.
正我所倡导的"本原设计"不是以狭义的技术层面来界定建筑师的思想空间,而是以开放的态度,在各个层面与领域探求"建筑服务于人"及追求建筑"全方位人文关怀"的本原问题。医疗改革是一个有机的体系改革,不应只是单纯的医院自身变革,从医院空间设计的角度考虑,建筑师也应该参与其中。建筑师如何反思医院设计中惯常的设计内容、方式与流程,建筑设计如何更  相似文献   

5.
正5月27日下午,"古城当代建筑论坛"在西安市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层报告大厅举办。论坛分为"新时期红色纪念建筑设计思想"和"文化自信与技艺创新"两部分论坛演讲。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胡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赵元超,陕西省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屈培青以及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总建筑师王暐,分别以《方法的回归》《新旧相生》《大地书写》《本土地域文化建筑研究》《工匠筑国器-基于文化自信的建筑创作》为题,为现场500多位建筑师作了精彩分享。  相似文献   

6.
从具体建筑作品入手,对建筑师的"自宅"建筑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自宅"的设计思想、手法及表现技巧,指出"自宅"是建筑师的"体验性建筑",是自由的创作,对改善当今建筑创作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日出东方凯宾斯基酒店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设计理念,创造出与山水共生的独特建筑形态.在当下众多标志性建筑为国外建筑师设计的风潮下,该项目作为北京新地标完全由本土建筑师设计显得尤为珍贵.同时,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与技术工艺环节,进行了多种生态化建筑设计的尝试和实践,力求从场地设计、建筑布局、建筑形态、建筑细节、建造工艺、环境营造、能源利用等全方位多角度,创造一个可呼吸的绿色生态建筑,体现最初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1 建筑师的意志 优秀的建筑作品一定蕴含着某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而建筑的气质来自何处?来自于建筑师的意志对物质的控制力!建筑师的意志有可能让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的体块成为"具有思想的建筑",而建筑师的设计手法只能使之成为"具有表情的盒子".  相似文献   

9.
古时建筑师和结构师统称为"工匠",他们不仅要呈现建筑物美观的效果,而且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在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BIM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结构师需与建筑师密切配合,使"骨骼"和"皮囊"完美的结合,力求形成建筑造型与结构受力体系的和谐统一。该文通过对张之洞博物馆项目从方案到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介绍,描述了结构如何体现建筑师的设计概念、成就建筑之美,也希望能为建筑师、结构师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永和与王澍作为当代中国建筑界举足轻重的两位建筑师,各具鲜明的创作风格及建筑思想。本文试以两位建筑师的二分宅和三合宅两个住宅建筑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并研究其创作中的异同之处。从思辨、归元、介入三个方面辨析张永和与王澍两位建筑师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正跨越"边界",并非意在跟风于当下时髦的"跨界",而意在表达建筑设计中本应涵盖的建筑、环境、室内、机电、结构等全过程,在建筑师设计工作中逐步缺失且界线分明;而建筑师应当有意识地跨越界线,重新关注于建筑表与里的不同层面,实现设计意图在建筑内外的完整表达。建筑之表,即场所、环境、建筑本体:建筑之里,一即内在的精神、内部空间、细节、,材质与色彩。建筑的外与内、表与里是否完整表达了设计思想,是建筑师一直探讨与关注的话题。无论从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到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还是从杰弗里·巴瓦的Kandalama酒店到路易斯·巴拉甘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     
学会动态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设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8年3月25日,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报》编辑部承办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设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马国馨、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院长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邵韦平、上海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徐维平、广东省院副总建筑师陈雄、中国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李兴刚、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王晓群等。在参观T3航站楼之后,与会者从T3的设计特色、航站楼功能设计,合作设计与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卢永毅  陈艳 《建筑师》2017,(5):49-58
1934年,由建筑师奚福泉设计的上海虹桥疗养院落成。该建筑充分考虑功能需要,外观呈现"国际式"特征,被建筑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本文回溯虹桥疗养院建设的历史背景、业主身份和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对建筑作品的空间和形式展开阅读,通过案例探讨深入认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特征的研究方法。同时,本文以追溯西方现代运动的思想渊源和实践的多样性,从比较分析中对现代建筑的核心理论——功能主义在观念构成与形式探索间的复杂关系展开一次批判性讨论。  相似文献   

14.
鲁安东  路培 《世界建筑》2015,(4):40+136
<正>我们对于建筑师工作室的兴趣是复杂的:我们怀疑它是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具现,通过审视这个"理想世界"来窥视建筑师的理念、美学乃至心理的神秘领域。或者,我们将它视作建筑师用来"生产空间"的空间,它与建筑表现一样构成了建筑生产方式的一环。又或者,我们感兴趣于它自己构成的一种建筑类型,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的日常空间,它是一种工作-生活方式的物质外延。然而只有这些吗?下面3篇简短的访谈给我们展现了3个迥然不同又密切相关的工作室。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工作室反映了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师面对自己使用和内心需求时创造的真实的建筑。斯里兰卡建筑师杰弗里·巴瓦的工作室则与常规的住宅难以区分,但正如庄慎指出的,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建筑"实验室",建筑师  相似文献   

15.
出生于改革年代的80后建筑师有着很多共同点.但叉极具个性。从《新建筑》杂志"80后新建筑师"专题发起的缘由开始谈起,对其中访谈过的16组(20位)80后建筑师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记忆、环境、激情、适应力、责任感、小建筑、大设计等方面的相似点,以及性格、信念、标杆、视点、创新等不同点。最后对80后建筑师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所谓"小建筑"的实践中,谋划空间的"大思想",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  相似文献   

16.
张姗姗  齐奕 《城市建筑》2015,(1):117-119
轻型建筑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建筑界的广泛讨论,一批建筑师正在努力推动其成为一种新的建筑选择。作为运用大量轻型建筑材料进行设计并建造的设计大师,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的建构哲学、设计策略及建造方法都将轻型建筑引入另一个高度—可持续建筑。本文通过对马库特设计思想的解读,指出"设计结合自然"于建筑师本人来讲绝非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归纳了其轻型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三个层面创作思想演进过程,强调建筑绝非局限于功能与形式,对材料与技术的重视于可持续建筑来讲同样重要,最后总结出轻型建筑不仅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也能够成为可持续建筑设计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0月,"非建筑——同行的设计"展览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开幕了,这是我和16位建筑师的"特殊"设计作品群展。这是建筑师脱去了建筑和艺术的双重外衣,以群体的方式呈现生活中的器物设计。不仅展示了桌椅、CD灯具、皮包、瓷器、首饰,甚至还有专供建筑师自娱自乐的棋牌。众多社会媒体试图通过解读展览告诉整个社会,建筑师跨越"建筑"和"非建筑"的全设计时代来临了。其实建筑师从事"非建筑"设计早有历史可寻。2011年意大利著名设计品牌"Alessi"曾组织张永和、  相似文献   

18.
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提出"有机建筑"思想的是美国景观建筑师赖特,随后这种思想被逐渐借鉴到德国、法国乃至东方的日本,并最终形成一种理论体系.赖特作为"有机建筑"理论学派的领军人物,对于现代建筑学领域以及20世纪在美国大行其道的景观设计学领域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赞扬,诸如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海姆美术馆等经典名作,是现代建筑中弥存的瑰宝.因此,美国建筑大百科全书称他是那个时代或许也是任何时代最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史巍  莫天伟 《建筑学报》2002,(12):36-38
问题源自一次文化中心的方案探索.尽管设计思想不断丰富变化,"方盒子"仍一直有着不息的生命力.因为"方盒子"是建筑师用以表演、尝试各种观念与时尚的道具.操作"方盒子"形态,营造建筑,强化建筑的表现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专栏/动态     
正"跟大师学设计"新闻发布会暨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项目品评会在京成功举办2017.09.15北京2017年9月15日,由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主办,CBC建筑中心协办,《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作为协办媒体的"‘跟大师学设计’新闻发布会"、"承孝相楼纳接待中心建筑品评会"、"刘珩楼纳建筑师婚礼堂建筑品评会"在UED Gallery(北京中间建筑艺术家工坊)成功举办。"跟大师学设计"由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发起,邀请众多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作为设计导师,发扬"师徒传承"的理念,令建筑师精湛的技艺薪火相传。根据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开展的实践项目,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