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静压预制桩的沉桩机理,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压桩力与桩入土深度、桩入土后滞留时间及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调施工时的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力之间的区别,并提出场地静压预制桩的终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静压管桩施工终压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指导辽沈地区静压管桩工程实践.方法通过对辽沈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大量静压管桩的载荷试验研究,依据Q~S曲线等试验成果给出单桩极限承载力,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终压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桩长的静压管桩终压力与单桩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依据实验结果及辽沈地区两者关系的效应系数,提出在静压管桩的施工中应采用设计标高和终压力双重控制.结论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静压管桩的承载特性明显不同,辽沈地区静压管桩的终压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与南方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工程实践表明:在辽沈地区静压管桩的施工中.施行设计标高与终压力双重控制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静力压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沈阳市典型地区的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沈阳地区桩长在7~14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中粗砂和圆砾情况的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终压力的关系,并给出了典型试桩的Q-s曲线、s-logQ曲线和压桩力随入土深度变化的曲线.给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静压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而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促进辽沈地区静压管桩技术的推广应用.方法通过对静压管桩的载荷试验研究,依据Q~S曲线等试验成果给出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根据上部结构及地层情况结合终压力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试验结果,经分析确定了静压管桩的桩长,实现优化设计,既保证了工程安全又产生了明显的效益.结论为指导工程实践、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在施工前进行试桩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实践表明:试桩既可保证工程安全、又可优化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还可为施工中的双重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适合松花江漫滩地区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给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方法 对松花江漫滩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静压PHC管桩的静载试验数据、地质勘察报告以及施工压桩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得到静压PHC管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提高系数,进而建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运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拟合数据,提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终压力的区域经验公式.结果 桩端持力层为中密中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1.8~2.4;桩端持力层为中密粗砂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提高系数在2.4~3.0;对于桩长在9~24 m之间,长径比在24~50的静压管桩,在中粗砂持力层的情况下,综合系数K在0.8~O.9.结论 松花江漫滩地区的静压PHC管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较现行规范有较大提高,研究成果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该区域静压PHC管桩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浅圆仓中静压桩沉桩及承载力特性,采用大型模型试验方法,还原了单桩沉桩和静载荷试验过程,分析了桩长、桩尖角对沉桩及承载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静压单桩沉桩力学机制与桩尖角和桩长有关,且桩长对其影响较大;沉桩端阻力占终压桩力的比例高达80%,且存在沉桩极值深度为25D(D为模型桩的直径);沉桩挤密作用导致桩周侧压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趋近于被动土压力,但随着桩长增加相同埋深位置的桩周侧压力存在“退化”现象;单桩极限承载力随着桩尖角和桩长增加而增大,且为沉桩终压桩力1.04倍。研究结果对浅圆仓砂土地基中静压单桩设计和沉桩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静压桩对青岛地区不同土层的适用性,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静压桩的配筋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降低。静压桩给桩基础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给出松花江漫滩地区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所需要的综合修正系数;找出数值分析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估算的沉桩阻力及实测压桩力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松花江漫滩地区具有代表性工程的静力触探数据和实测压桩力,对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实测压桩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代表性工程的静压PHC管桩的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松花江漫滩地区采用综合调节系数法估算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所需要的综合修正系数为α为0.5—1.0、β为0.6~1.0;数值分析的静压PHC管桩沉桩阻力与估算的沉桩阻力及实测压桩力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结论静压PHC管桩沉桩过程与静力触探过程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采用静力触探数据估算静压管桩的沉桩阻力是可行的;针对松花江漫滩地区相似性质的土层,采用给出的综合修正系数,得到静压管桩的沉桩阻力,从而合理地选择施工设备,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单桩水平承载力试验成果判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组4根边长250mm静压预制方桩的水平承载力试验成果,确定压入于福建沿海典型软土地层中该类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值Rh,并对Rh的确定标准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静压桩沉桩结束后,其承载力随时间而变化,对桩承载力的时效性研究可为静压桩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文章以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滨湖苑小区工程现场为试验场地,通过两根静压桩进行的隔时复压试验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广义极限承载力与最终压桩力的关系、桩端阻力和侧摩阻力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了静压桩承载力三阶段增长模型。结果表明:广义极限承载力不同于最终压桩力,其提高主要是在沉桩结束的9 d内;在沉桩结束后20 h时,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对桩承载力的贡献各为50%,出现"贡献平衡点",压桩结束13 d后变为侧摩阻力主要起承载作用,出现"侧阻绝对硬化"和"端阻相对软化"现象;不同的土层提供不同的桩侧摩阻力,粉质粘土最大,砂质粉土和粉土次之,淤泥质土最小;静压桩承载力增长模型由三阶段组成,桩端阻力的增长仅发生在第一阶段,桩侧摩阻力的大幅度增长集中在第一、二阶段,在第三阶段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高层桩基采用静力压桩法,依据地质状况、场地条件、最大压桩力、单桩极限承载力、入土深度、桩身强度、打桩顺序、用电量平衡、引孔压桩法等,并结合当地经验综合施工。静载效果分析极限承载力比最终压桩力提高了44%~79%。与钻孔灌注桩经济对比,大吨位管桩节省造价14%。  相似文献   

12.
对于缺陷出现在较深部位或底部严重病害的高层建筑工程桩,多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加固托换,但往往其施工工期长,操作不便,受施工场地限制.而锚杆静压桩技术不仅仅只是被用在一般多层建筑物、中小型构筑物、厂房的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工程,也可以用在高层建筑桩基础加固、托换、纠偏工程中,且能克服钻孔灌注桩的缺点.分析、介绍了锚杆静压桩的桩型选择、桩基设计、桩基承台设计及底板成孔设计、锚杆设计,所推出的施工工艺对处理高层建筑病害工程桩具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法是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将浆料通过导管和设备压入桩底的方法.为改善或根除成孔时形成的泥皮和孔底沉渣引起的桩底承载力不良现象,恢复并提高被扰动和软化的土体强度,尝试采用掺加矿粉的水泥浆,并对掺合后的压浆方法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该浆液各项性能均满足需要,且注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以隔膜压榨的方法对精煤管式压滤的强化脱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单一流体静压力和隔膜压榨后的滤饼的电镜扫描图进行了分析,得出隔膜压榨能强化精煤脱水的结果;最后对一维与二维的压榨效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二维压榨优于一维压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木梭密度尺寸要求比较严格的市场需求,对热压木梭坯压力箱进行了改进.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克服了压力箱自重引起的不均匀性,并对加热箱工艺焊缝设计作了改进,减少了焊缝受力.改进后,克服了过去蒸汽泄漏的毛病,并且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空间.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东东莞莞惠城际交通GHZ-2标段新城中央地下站施工现场钻孔灌注桩桩底压力灌浆现场试验和桩的静载试验,介绍桩底压力灌浆的工艺及压力灌浆的效果,主要研究钻孔灌注桩成孔及成桩施工工艺,包括搭建钻孔平台、护筒、钻孔、安放钢筋笼和浇灌混凝土等工序;并针对钻孔灌注桩桩端沉渣的问题进行桩底注浆新工艺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某住宅楼的不均匀沉降事故为实例,分析了引起沉降的原因,论述了静压桩托承结构的托承原理、施工方法以及用于不均匀沉降房屋加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双排桩支护结构变形特点与土压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双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的基奉理论、简化模型及内力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分析双排桩支护结构,对双排桩支护结构所受土压力取值进行了分析与修正。研究表明,双排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可有效限制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应将桩顶与连梁做成刚性连接,以保证有效发挥双排桩的支护效果。基坑开挖面以上桩身所受主动土压力与理论主动土压力值相近,开挖面以下桩身所受土压力介于理论主动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之间,并随着深度的增加,愈来愈接近静止土压力值。前、后排桩所受的被动土压力与理论被动土压力值相差较大,后排桩被动土压力值接近静止土压力。  相似文献   

19.
静压桩挤土效应及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压桩在沉桩过程中产生的挤土效应十分明显。沉桩时产生巨大的挤压作用使桩区及附近相当范围内的土体产生向上隆起和水平位移,桩体上抬、偏位、折断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静压桩的贯入机理以及沉桩挤土效应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了土体位移机理,并就挤土效应所涉及的几个力学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减少沉桩挤土效应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的工程措施。结合工程实例,说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用Mastercam软件可方便查出实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质量及质心的功能,通过建立一种立体模型,使其体积值(或质量值)代表冲裁力,质心代表压力中心,从而解决了求解多冲头复合模具的冲裁力度压力中心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