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旬阳城镇化面临的历史新机遇,认为城镇化推进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合理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的绊脚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剖析正视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新思路,因地制宜采取对策,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冯正汉 《广东建材》2012,28(7):62-64
城乡统筹作为国家战略,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城乡统筹,其路径就是以主体功能区划为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按照强化中心、集聚发展的空间模式,引导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和中心镇集聚,同时依托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突破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4.
一、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针对性地开展城镇集聚地区的规划编制,合理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的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抓好污水、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的编制。科学指导治污保洁等专项工程的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实施《广东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严格实施《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例》,不断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实施好《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配合省人大出台《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实施条例》,保障《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陈华平 《中州建设》2014,(19):46-48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质量研究始于关注城镇化内涵式发展即城镇现代化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多使用综合指标测度。随着研究深入,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在不断拓展,从关注城镇现代化和城乡差距扩展到涉及城镇化推进效率、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质量内涵不断丰富。回顾城镇化质量经验研究,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在不断完善,研究对象开始涉及到不同尺度区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城镇化质量提升对策涉及发展经济、创新制度、统筹城乡、改善城镇质量、社会和民生、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完善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城乡统筹发展的“2+8”研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卫 《规划师》2008,24(10):5-9
目前,我国对“三农”问题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出台的系列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规范都要求各城市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鉴于此,提出“两大途径、八项内容”(“2+8”)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模式,既包括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条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以及产业发展统筹、空间布局统筹、土地利用统筹、居民点体系统筹等八项规划内容,为新编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中国三农问题高峰论坛”上指出:“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既要扩大城市居民消费,也要积极启动农村潜在的市场需求。城镇化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9.
黄闯 《规划师》2011,27(7):93-97,103
城乡统筹是我国欠发达地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应在立足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作为安徽省统筹城乡全域规划试点县之一的宿松县,应坚持以"全面转型"为主线,以引导区域转型、产业转型、发展路径转型、城市形象转型和城乡空间转型为战略路径,促进宿松县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10.
实现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指出中国实现有序城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要"封闭式"推进城镇化.提出要有正确的村镇建设方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总结了要扩大推行"四线"调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循环用水,应对城镇水危机;通过"堵"、"疏"两手抓来破解耕地保护的难题;以优先发展公交和实施需求管理来应对交通堵塞,以及推行绿色建筑与创建生态城市等我国有序城镇化的难点与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居吉荣 《建筑》2006,(17):18-22
解析一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十一五”期间,要围绕建设事业发展总体目标,突出重点技术领域,进行科技攻关,促进建设事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1、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1)中国特色城镇化规律与模式研究,包括城镇化的途径和发展模式研究,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不同类型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空间组织模式研究,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规划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和技术支撑系统的研究,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及城镇化对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等。(2)城乡划分空间识别系统与城镇化预测监…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根本举措。近年来,新乡县古固寨镇先行先试、勇于探索,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利益,努力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显著改善了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走出了一条在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地区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何雄 《中州建设》2011,(23):26-28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把河南省确定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实验区。刚刚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指出,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济源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立足基础和实际,明确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和“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了“以规划为指导,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民生为根本,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22-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思想为指导,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朱建武 《城市建筑》2014,(11):13-14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做好镇级中心区规划,将会对城乡一体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洪权 《城乡建设》2010,(11):38-39
中央提出,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把连云港、盐城、南通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特大城市,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地位明显提高。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做好区域供水规划建设工作,解决好区域供水问题,保障广大市民的饮用水安全。近几年来,盐城市区域供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城镇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城镇建设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关键的一个链接点,事关农村发展大局.无锡市惠山区是城镇化发展较快较好的地方,就此,我们走访了无锡市惠山区建设局局长杜殷兴.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本主要探讨城乡统筹推进城镇化的重点.提出城镇化重点要解决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两大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前提.城镇化进程要合理开发建设用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陈兴和 《中州建设》2011,(23):94-95
在当前全省上下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热潮中,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  相似文献   

20.
实施城镇化战略,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江苏省江都市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将“城乡一体化”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前不久,江都市副市长苏文奇就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如何打造小城镇特色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