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潜艇锥柱结合壳焊缝焊趾处初始裂纹尺寸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锥柱结合壳焊缝焊趾处是结构疲劳热点部位,该处焊接缺陷初始裂纹尺寸的评定对于结构疲劳寿命的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不同角度,分别采用检测仪器灵敏度的下限、工程上定义的萌生阶段、焊缝的评级标准以及探伤缺陷的统计分布等方法对焊接缺陷进行评定分析,最终得出初始裂纹尺寸为:c0=2.5 mm,a0=0.1 mm.结合断裂力学方法,对该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得知,该评定结果与实际符合,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焊接残余应力场中裂纹闭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艇结构内广泛存在复杂分布的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表面裂纹的扩展有很大的影响.利用权函数方法,结合Newman-Raju提出的表面裂纹在压弯组合应力下的经验公式,计算表面裂纹焊接残余应力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利用K相似原理,把表面裂纹问题转换为中心贯穿裂纹问题;利用Newman裂纹闭合模型模拟裂纹扩展,研究残余应力场内的裂纹闭合现象,并实现残余应力场内的裂纹扩展研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随机载荷下残余应力场内裂纹扩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能谱分析仪和金相检验,研究了全奥氏体焊缝金属底层焊道产生热裂纹的机理,以及焊接材料成分的变化和焊接工艺规范的变化对焊缝裂纹的影响规律,探索了显微裂纹的防止方法,得出了对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能谱分析仪和金相检验,研究了全奥氏体焊缝金属底层焊遗产生热裂纹的机理,以及焊接材料成分的变化和焊接工艺规范的变化对焊缝裂纹的影响规律,探索出了显微裂纹的防止方法,得出了对生产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焊冲击碾压控制平面封闭焊缝残余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焊冲击碾压是一种控制平面封闭焊缝残余应力变形及防止热裂纹的新方法,它通过2个冲击碾压轮迫使焊缝金属沿着一定的方向严生塑性变形流动,达到减小应力变形防止热裂纹的产生.试验结果证明随焊冲击碾压试件表面平整光滑,没有热裂纹.在一定的范围内,试件的最大残余变形量与气锤压力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合适的气锤压力下,随焊冲击碾压法可以将薄壁构件平面封闭焊缝引起的残余变形降低到常规焊接状态的1/12以下.由于随焊冲击碾压能够将焊缝外侧周向压应力降低到结构的临界失稳压应力以下,因而减小了薄壁构件失稳变形,同时还减小了由焊缝收缩引起的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16MnR材料及其与焊接热影响区和焊缝组合的非均质结构做了大量J积分计算,对各种不同组合结构裂纹的失效评定曲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焊接接头焊缝裂纹的工程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X80管线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埋藏裂纹缺陷,采用标准《焊接结构缺陷验收评定方法指南》(BS7910)中的一级评定方法,分别对存在于管道焊缝中的间距不同、位置不同、数量不同的埋藏裂纹缺陷进行安全评定,并给出了断裂比、载荷比、有效裂纹尺寸以及允许裂纹尺寸,为该类缺陷的返修、放行或报废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有极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水海洋立管的特点,采用弹塑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裂纹深度、长度、管道径厚比等因素对海洋立管断裂参量J积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焊接接头组配在加载过程中的断裂性能。结果表明,焊接接头J积分值与全母材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在海洋立管焊接结构安全评定中,除考虑不同裂纹深度、长度、管道径厚比对海洋立管的影响外,还必须考虑焊缝组配对焊接接头断裂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1号锅炉发生主蒸汽管道泄漏,管道泄漏部位为炉顶主蒸汽对空排气门法兰与主蒸汽联箱中间焊缝位置,经对管道焊缝及母材的无损检测、理化分析和管道系统的支吊架检查,确认本次泄漏主要原因为主蒸汽管道支吊架设置不合理造成应力集中且主蒸汽管道对空排气门使用频次过高,导致主蒸汽管道的焊接接头受循环应力作用,在长周期循环应力的作用下焊接接头在熔合区出现疲劳裂纹,裂纹又经过扩展导致此次管道泄漏.本文从主蒸汽管道支吊架设置不合理引起焊管道集中,分析焊接接头开裂原因,并针对此类管道焊缝无损检测工艺提供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某厂碱洗塔出口管线的法兰与管线焊缝热影响区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已经发生裂纹的碱洗塔出口管线的法兰与管线的材质作了一次全面的检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该材质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母材及焊缝的金相组织均正常,法兰与管线内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3O4,结合表面裂纹形貌判定该裂纹为应力腐蚀裂纹。对应力腐蚀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