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电子产品印刷电路板表面贴片安装生产中,传统的激光三角法进行焊青印刷质量三维缺陷检测存在速度慢和精度低的不足,基于光栅投影相位测量轮廓术的机器视觉三维测量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和精度,结合数字光处理投影仪产生正弦投影光橱,并通过机器视觉采集的二维图像改进性能、提高速度,较好解决了相位展开、阴影区域测量等难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速度快、精度高且具有很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反向P-M扩散的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基于反向P-M(Perona-Malik)扩散的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装置,该装置可 自动获取钢轨表面图像,并实现实时检测与定位钢轨表面缺陷. 钢轨图像具有光 照变化、反射不均、特征少等特点,为了在运动过程中 从复杂的钢轨表面图像提取缺陷,首先将图像进行反向P-M扩散,然后将扩散后的图像与原图像进 行差分,从而减小了上述因素的影响,最后将差分图像进行二值化操作,根据 缺陷边缘特性和面积进行滤波,分割出缺陷图像. 实验仿真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识别块状缺陷和线状缺陷,并且检测速度、精度、识别 率和误检率都能很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针对三维立体屏幕的定位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目视觉与目标识别、拟合的屏幕定位算法。首先利用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屏幕轮廓,获取屏幕在二维图像中的位置;其次利用双目视觉算法对识别出的屏幕进行深度数据采集,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采集的屏幕空间数据进行空间拟合得到屏幕的空间方程;最后计算屏幕顶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屏幕范围,至此完成在三维空间中对屏幕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屏幕位置具有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是铁路日常检测的重要部分,根据现代铁路自动化检测技术对实时检测和适应性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和分析系统.根据机器视觉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带有LED辅助光源和遮光箱的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工标注,建立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具有语义分割标注的钢轨表面缺陷数据集;将高级语义分割技术应用于钢轨图像分析,利用一种级联自编码结构(CASAE)的语义分割网络,将缺陷图像转化为基于语义分割的像素级预测掩码,并通过紧凑型卷积神经网络(CNN)将分割结果进行分类,从而实现钢轨表面缺陷的识别与分类;构建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并将系统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每幅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245.61 m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检测,实现对钢轨缺陷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是铁路日常检测的重要部分,根据现代铁路自动化检测技术对实时检测和适应性的要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和分析系统.根据机器视觉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带有LED辅助光源和遮光箱的图像采集装置,并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工标注,建立了一个较为庞大的具有语义分割标注的钢轨表面缺陷数据集;将高级语义分割技术应用于钢轨图像分析,利用一种级联自编码结构(CASAE)的语义分割网络,将缺陷图像转化为基于语义分割的像素级预测掩码,并通过紧凑型卷积神经网络(CNN)将分割结果进行分类,从而实现钢轨表面缺陷的识别与分类;构建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系统,并将系统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每幅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245.61 m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检测,实现对钢轨缺陷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双目视觉系统和三维创建越来越重视。这些研究和应用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好的结果。我们研究和设计一套双目视觉系统目的是获得生动的立体图像。而深度图像又是从二维图像恢复到三维图像的关键,因此深度图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三维创建的效果。深度图像的生成与分析越来越受到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及运输负载的增加,国家对铁路基础设施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实现钢轨表面缺陷的实时、多角度探测,设计了基于双目结构光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涉及三维数据采集设备的搭建及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的实现。在搭建数据采集设备的过程中,由相邻的2台摄像机组成双目系统,利用激光发射器向钢轨表面投射线激光,并由相机采集钢轨表面线激光的形状变化图像。在重建过程中,标定并获得相邻的内外参数,采用高斯拟合和极线约束等方法,实现了完整钢轨表面的三维重建。通过设计模拟钢轨运动,完成了钢轨样品的重建。对比重建数据及效果可知,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取钢轨表面缺陷的深度及轮廓信息,且测量误差为4%,符合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钢轨顶面擦伤检测系统缺少第三维关键深度信息,检测结果易受干扰误报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态结构光传感器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通过构建轨道表面缺陷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检测网络,可以检测双模态钢轨图像中的擦伤缺陷。提出的深度网络分别融合了双模态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并进行多尺度钢轨顶面擦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显著降低检测误报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检出率。与当前缺陷检测中常见的深度学习检测模型对比,平均精度均值(mAP)有大幅提升,性能优于以往的检测算法,在钢轨顶面擦伤检测任务中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基于激光传感器的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方法相比,基于图像视觉传感器SLAM方法能廉价的获得更多环境信息,帮助移动机器人提高智能性。不同于用带深度信息的3D传感器研究SLAM问题,单目视觉SLAM算法用二维图像序列在线构建三维环境地图并实现实时定位。针对多种单目视觉SLAM算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近10年来流行的单目视觉定位算法的主要思路及其分类,指出基于优化方法正取代滤波器方法成为主流方法。从初始化、位姿估计、地图创建、闭环检测等功能组件的角度分别总结了当下流行的各种单目视觉 SLAM 或Odometry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阐述它们的工作过程和性能特点。总结了近年最新单目视觉定位算法的设计思路,最后概括指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工业图像处理作为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业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传统的二维图像处理已经在视觉检测系统中广泛应用.目前利用光学方法的三维数字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工业生产中,多种获取三维数据的途径得到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有立体视觉,条形光相位平移法和条形光格雷编码法.本文重点介绍这三种方法在视觉检测系统中的运用.所开发的系统实现了被测工件可视化,而且更容易地将三维图像集成到生产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