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梅青 《安徽建筑》2012,19(1):169-171
无背索斜拉桥塔梁固结区域的应力状态复杂,文章通过空间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铜陵路无背索斜拉桥塔梁固结区域进行了应力状态分析,根据其受力状态在该处采取了一定的结构措施,对防止混凝土开裂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结合部是结合梁斜拉桥结构及材料的突变部位,构造及受力状态复杂,是桥梁设计的关键。该文结合武汉二七路三塔结合梁斜拉桥,建立结合部ANSYS有限元模型,针对运营过程中六种不利工况,分析结合部主应力分布状态及传递规律。结果表明,结合部整体呈受压及低应力状态,结合部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嘉绍大桥为6塔分幅式钢箱梁斜拉桥,结合该桥,在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以无应力状态法对多塔斜拉桥的合龙顺序和合龙工艺进行分析和比选,确定了合龙顺序和顶推合龙工艺,并介绍了实施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嘉绍大桥合龙后主梁线形平顺,最大标高误差远小于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4.
李鹏飞 《山西建筑》2006,32(16):263-26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斜拉大桥塔梁混凝土应力监测与控制的过程.保证了斜拉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状态始终处于设计所要求的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应力状态法在桥梁换索中的优势,并以无应力状态控制法作为指导思想,对斜拉桥换索施工进行了分析,指出将无应力状态量作为控制量进行换索施工,达到了方便施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多塔密索斜拉桥成桥后达到合理的内力和线形状态,以菏泽长城路斜拉桥为对象,基于无应力状态法,以成桥线形为目标,采取有限元模型计算、现场实测监控,施工精确控制等手段,确保成桥后索力、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状态良好,实践证明了该类桥梁施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无背索斜拉桥是高次超静定自平衡体系,塔、梁内力与线形相互耦合,斜拉索拉力之间存在相干性.施工方案中途改变后,监控方案调整分析繁琐且计算量大,很难再满足目标成桥状态.引入无应力状态量,指出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在施工方案改变时的自适应性,采用弹性悬链线法计算无应力索长,解决了上述难题.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状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混合梁斜拉桥的混凝土主梁受力和截面应力控制的简化分析, 说明了混凝土梁段的受力特点,并对苏通大桥混合梁斜拉桥方案的混凝土梁段应力作了概念分析,给出了混凝土梁的应力计算结果,有助于对混合梁斜拉桥边跨合理跨径布置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以某矮塔斜拉桥为背景,在斜拉桥施工阶段优化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得到矮塔斜拉桥目标成桥状态,提出了一种比较适合于矮塔斜拉桥的优化方法,采用无应力状态法进行施工阶段的索力优化,从而得到受力合理的施工状态。正装迭代法和倒拆迭代法在计算矮塔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存在缺陷,无应力状态控制法可用于计算矮塔斜拉桥且计算方法简单,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正林 《山西建筑》2014,(10):171-173
针对千米级斜拉桥结构及受力的复杂性给施工带来的挑战,基于几何控制理论,以主跨926 m混合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对斜拉索制造及张拉施工期无应力长度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同类大桥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谢支钢  赵拥军 《中国市政工程》2012,(2):36-37,41,99,100
叠合梁斜拉桥的主梁为钢结构,桥面系为混凝土结构。针对叠合梁斜拉桥的特点,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平面双层框架模型模拟主梁。首先根据零位移法初定一个成桥索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考虑恒载和活载的共同作用,根据应力平衡法确定主梁弯矩的合理恒载可行域;最后根据索力对主梁弯矩的影响矩阵进行调整。这样所得到的索力更加符合斜拉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效应对三塔结合梁斜拉桥的影响,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桥梁专业软件MIDAS/CIVIL,考虑不同龄期的混凝土板,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三塔结合梁斜拉桥在收缩徐变影响下挠度及应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二七长江大桥主跨挠度增加7.6 cm,塔顶水平位移增大5.6 cm,同时也使钢主梁拉应力增加10.9 MPa,混凝土板压应力减小0.6 MPa。混凝土加载龄期越长,对三塔结合梁斜拉桥挠度和应力的影响越小,并在混凝土龄期达到180 d后对斜拉桥的影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现浇梁与模板支架耦合产生的摩阻效应对现浇梁的应力影响,文中依托某跨铁路转体斜拉桥,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长节段现浇梁与模板支架接触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摩阻系数下现浇梁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摩阻系数的增大会导致现浇梁底板中心压应力减小,导致有效预应力施加不足,对现浇梁应力状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相关工程研究提...  相似文献   

14.
李谷 《中外建筑》2014,(4):124-127
本文以某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单索面独塔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特点,建立了钢混结合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结合段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下的应力分布,同时对结合段的剪扭受力状态做了单独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结论:钢混结合段具有良好的抗弯、剪、扭的性能,在扭矩参与的复合受力状态下应力依然满足规范要求:扭矩会使结合段内部应力分布更加复杂,并且会在顶板和底板内产生横向拉应力;结合段因受恒载提供的水平轴力和预应力作用从而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应力均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预制桥面板加载龄期对采用结合梁和混合梁体系的大跨度斜拉桥主梁线形和应力的影响,结合南溪长江公路大桥(结合梁+混合梁体系斜拉桥),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LBAS和对比分析法,对该桥进行了施工全过程分析,并对混凝土桥面板不同加载龄期对主梁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做了研究,表明结合梁的桥面板放置时间为180 d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混凝土斜拉桥π形梁应力分布不均匀效应,对辰塔公路跨黄浦江大桥进行空间实体有限元模拟。首先分析恒载和索力等关键荷载工况下,斜拉桥分别处于施工阶段最大悬臂状态和运营阶段成桥合龙状态下,π形梁截面的应力不均匀效应,得出上、下缘相应的应力不均匀系数;然后,针对斜拉桥π形梁密横梁布置的特点,分析横梁的3种布置方式对π形梁应力不均匀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梁应力不均匀系数沿桥纵向分布有变化,基本呈现不均匀性从支点到跨中逐渐减小的趋势;上缘不均匀效应比下缘效应严重,下缘不均匀效应在塔附近,其余位置基本可忽略;成桥状态不均匀效应比悬臂状态更严重;索力作用下,2种受力状态下不均匀效应基本一致;横梁间距越小,不均匀效应相应减小,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因其内力状态与线形随施工过程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施工过程必须进行监控。三维的空间模型能较精确地模拟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而二维的平面模型将斜拉桥横桥向进行简化,仅考虑纵桥向结构的受力状况。文章结合某一采用结合梁和混合梁双重体系的大跨度斜拉桥为例,分别建立空间、平面分析模型,探讨两者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得出平面模型在结合/混合梁斜拉桥施工监控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徐州市跨铁路站场斜拉桥塔梁固结区段的三维应力状态,建立了塔梁固结区段结构分析的空间有限元模型.选择三种工况分别进行了空间有限元计算.得到了塔梁固结区段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提出了改善塔梁固结区段应力分布的措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平面梁单元无应力状态量与单元预制构形的关系,通过分析平面梁单元在节点位移下的几何构形变化,建立了平面梁单元预制构形参数与单元无应力状态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以悬臂梁为例,以两种线形为输入,对关系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单元无应力构形与单元无应力状态量之间相互对应,不同的单元无应力状态量对应不同的单元预制构形;两种线形对应的单元预制构形不相同,但二者对主梁节段拼装时节点标高控制无本质影响。对实际工程而言,只要确保节点标高满足目标线形标高控制要求,梁段的预制构形可不同。  相似文献   

20.
混合梁斜拉桥比普通斜拉桥更具备独特的优势,普遍应用在斜拉桥工程建设领域。本文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主梁施工为例,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维度分析了边跨混凝土箱梁、主跨钢箱梁与主梁钢混结合段的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桥梁工程建设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