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某学校工程为例,比较了普通钢梁屋面和钢网架屋面对下部结构的影响,论述了钢网架的结构优势,并采用应变能法,计算分析了钢网架对主体结构阻尼比的影响,介绍了钢网架的模拟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高烈度区200米以下的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方面的方案论证和优化分析,分别对结构选型、结构概念设计、结构控制性指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框架一核心简常采用的两种方案,即混凝土方案和混合结构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既能满足侧向刚度的要求,又避免了增设加强层引起刚度突变的问题,经济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蒙元文化博览园二期项目——草原民族艺术塔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设计分析,验证了该结构体系的安全性。利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软件PKPM-SAUSAGE对该结构进行弹塑性以及耗能分析,研究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为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提出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的一种基于连续化方法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这种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受力和变形特点,即节点柔性连接(或称半刚性连接),在本方法中同时也可考虑梁柱二阶效应的影响。明确了在进行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推导了考虑节点柔性连接和梁柱效应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间抗侧刚度。该方法物理概念清楚,计算简便,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侯湘东 《山西建筑》2013,(35):109-110
以某钢结构工程为例,阐述了钢与混凝土结构的优点以及在具体工程实例的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钢结构预埋螺栓的定位固定的问题、钢结构与混凝土基座的紧密连接问题、钢柱、钢梁外包混凝土截面较小导致浇筑困难等一些问题,探讨并实施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新型组合构件、新型混合结构体系、新型关键节点的创新设计与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列举了一些工程应用实例,同时介绍了首次提出的偏钢结构属性混合结构设计新理念在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128—2017)中的各项设计指标规定;针对现阶段对混合结构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今后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发展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太原博物馆倒锥体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施工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混凝土核心筒与钢结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分析了倒锥体斜向钢结构的施工特点和难点,并详细介绍了测量放线的方法,以保证建筑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8.
宋一帆 《建筑知识》2014,(1):72-72,81
本文笔者结合工程案例,针对屋盖为网架体系,下部支承结构为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的结构模式,分析了二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探讨了二种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希望给相关类似工程项目提供点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优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构成、特征及技术经济评价,并介绍了国内外该结构的研究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大学城中医药大学体育馆是大跨度空间钢网架结构。工程设计中应用STAAD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钢网架和下部支承框架整体结构进行了反应谱、动力时程以及温度作用效应分析,真实地模拟这种混合结构的工作状态,完整地分析了在地震等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网架和支承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结构的工作性能进行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考虑钢梁与钢柱半刚性连接时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并与不考虑半刚性的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体系做比较.分析考虑了钢框架部分节点的半刚性连接,推导了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中钢框架部分的层抗侧移刚度,从而得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半刚性连接对结构的抗震有利.  相似文献   

12.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滞回耗能在总输入能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滞回耗能比,它体现了结构耗散地震动输入能量的能力,是衡量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指标.文中针对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滞回耗能比展开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地震动,对9个具有不同结构特性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了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与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刚度特征值以及高宽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地震动三要素对滞回耗能比的影响,并归纳了高层混合结构滞回耗能比的变化规律.分析所得结果可以为基于能量的损伤指标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以进一步为高层混合结构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程中采用的钢梁SRC柱框架-型钢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并完成了一幢17层的1∶10模型结构,并对其进行了不同地震工况下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该结构体系固有动力特性以及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水准的地震动输入下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及破坏机理;研究了布置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内的型钢框架对结构整体抗侧能力及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作用下,该结构体系的破坏始于型钢混凝土核心筒与外部钢梁SRC柱框架连接节点处,而后向核心筒体内部连梁发展,最终扩展到核心筒体。在核心筒体混凝土局部出现严重开裂破坏后,内置的型钢框架及外部的SRC钢梁框架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表明该结构体系可实现多道防线的抗震设计目的且传力途径明确,抗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特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应用情况等,阐明了该结构体系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在建研院结构所进行的一个二十三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的试验结果。该模型由一个钢筋混凝土芯筒与外钢框架组成,模型缩比为1:20。进行了六点单调加载弹性阶段试验及二点、一点反复加载弹塑性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结构形式是一种良好的抗震结构形式,可应用于8度地震区。同时,试验还表明,良好的钢-混凝土构件连接是保证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混合结构体系的发展史,介绍了这种结构体系的力学分析方法和设计要点,同时指出了混合结构的优缺点和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以使其更广泛地应用到各类建筑中。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特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工程应用情况等,阐明了该结构体系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笔者将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要探讨混合结构的结构布置、结构分析以及计算,并阐述典型的节点构造,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钢框架-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钢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在高烈度区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剪力在钢框架和混凝土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是这种体系抗震性能研究的重点。模型的振动台试验表明,该结构体系的破坏集中于混凝土筒体,钢框架没有出现明显的破坏现象,结构整体的延性较好;而混凝土筒体结构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地震剪力。建议在混凝土筒体内预埋尺寸较小的构造用钢柱、钢梁,以改善筒体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