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基包滑坡属于三峡库区奉节县三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首先介绍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生基包滑坡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确立以四种监测手段为主,人工巡查为辅的监测方案;通过对大地变形-GPS、深部位移、滑坡推力等几种监测方法的运用及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实例说明其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再次,结合宏观人工巡查进行对照分析,以充分说明大地变形、深部位移和滑坡推力监测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监测结论提出对生基包滑坡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滑坡变形监测位移特征直接反映滑坡的变形性状及稳定性状。选择2004年—2009年石榴树包滑坡变形最明显阶段的监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滑坡稳定性系数与滑坡监测位移速率的关系,分析滑坡变形监测位移特征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石榴树包滑坡变形具典型的阶跃性特点,滑坡稳定性系数与位移速率呈负相关性。该结论可为滑坡监测预警与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钻孔倾斜仪进行深部位移监测能在早期的滑坡变形中发现滑动面的具体位置、滑动方向,起到预警的作用.文中主要采用滑体深部位移监测和地表位移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滑坡深部位移监测能早期发现滑体变形,而后地表全站仪监测滑坡出现变形,滑坡产生局部滑动现象.通过对滑坡深层位移实际监测数据的纵向分析,并与全站仪监测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印证了钻孔倾斜仪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先期观测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工程实例,在了解滑坡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远程无线监测预警系统,结合人工深部位移监测,形成了一种对滑体深部及地表综合监测的方法。通过分析其应用效果,此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监测全面、预警及时等优点,对协助滑坡的防治,预警灾害等有一定的工程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目前滑坡深部水平位移钻孔倾斜仪人工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钻孔深部位移自动化监测通信方法的选择。地质滑坡灾害监测中广泛使用钻孔倾斜仪,介绍了CZ-2型钻孔倾斜仪的构成及现场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慧慧  刘善军 《金属矿山》2017,46(5):165-170
针对现有的大型露天矿边坡大变形监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ASIFT图像特征匹配算法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法。首先基于露天矿滑坡真实地形空间分布形态,设计了滑坡物理模型,并利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获取模型滑动过程中的序列影像;然后利用ASIFT特征匹配算法对滑坡各阶段光学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与匹配,并利用RANSAC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剔除误匹配点;最后利用滑坡体运动特征矢量集模型计算出特征点空间矢量位移,从而实现了滑坡位移场标定与滑坡范围确定。研究表明:所提算法对于滑坡蠕变阶段的位移监测效果一般,但可有效监测滑坡中后期发生明显变形时的位移,该算法的特征点匹配数量及匹配正确率均明显优于SIFT算法,且位移矢量标定精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反映出该算法适合于大型滑坡后期发生大变形时的位移量监测。  相似文献   

7.
曾家棚滑坡属于三峡库区较少失稳的滑坡之一,有过9年的专业监测史,包括地表变形、深部位移等多种监测手段。通过多年的监测经验,结合滑坡的实际变形失稳过程,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同类型滑坡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使资源利用更加集中、合理,并对以后的监测方案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边坡岩体失稳破坏要经历开裂、贯通、解体、滑移全过程,捕捉每个环节表层变形和深部滑面力学变化规律及特征,是探索滑坡监测预警准则的关键.本文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NPR)深部滑动力自动监测系统和地表位移监测系统,在南芬露天铁矿采场下盘开展了人工开挖诱发滑坡的现场试验,目的是探索滑坡发生前后,边坡岩体开裂解体破坏和深部滑动力的变化规律和时间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在人工开挖扰动作用下,边坡岩体表层出现裂缝的时间要滞后于深部滑动力突变时间,即当滑动力突降4h后,边坡表层岩体初始开裂6mm(长200cm);当滑动力突降96h后,表层岩体裂缝宽度达到74mm(长1306cm);当滑动力突降168h后,边坡完全崩解滑移.证明该类型边坡从深部力学失衡到表层解体破坏,至少需要7d时间.这一成果为该地区滑动力监测预警准则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巷上方大型老滑坡复活机理与致灾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不少矿井直接坐落在高陡斜坡或老滑坡的坡脚,工程活动使边坡失稳或使老滑坡复活诱发地质灾害现象时有发生。对大型老滑坡而言,其复活变形持续时间长、滑移方向因应力场条件变化而改变、且具有多级非连续破坏等特征,给滑坡的稳定评价与科学防治带来难题。本文以朱家店煤矿滑坡为例,通过现场勘查和监测研究,详细查明了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复活的各种诱发因素、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工程活动与滑坡复活的时空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对滑坡在井洞修筑、坡体堆载前后及坡脚开挖不同应力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变形特征进行了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再现了滑坡质点位移、塑性状态和应变增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滑坡下部采煤巷道的受力和位移的变化特征,所得结论与现场监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和方法,并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监测项目为例,运用GNSS在线监测技术,综合分析边坡变形监测数据,对大孤山排土场边坡的安全状态及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①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各监测区域内沉降位移普遍要大于水平位移,且沉降位移的波动趋势显著高于水平位移,可知大孤山排土场边坡变形主要由沉降导致;②各监测区域的沉降位移曲线在2017年7~9月及2017年12月~2018年2月波动显著,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监测区域受夏季降雨影响处于活跃期以及冬季冰雪冻胀影响的情况相符,其中,降雨对监测区域变形的影响大于冰雪冻胀的影响;③球团厂、黄岭子村以及滑坡区监测区域的下部变形普遍大于上部变形,邻近滑坡区的尾矿库监测点水平位移及沉降位移要略高于尾矿库其他监测点,由于边坡底部紧邻厂区或居民生活区,应重点关注边坡底部变形,加强监测力度,确保该区域边坡稳定及安全;④综合分析可知,大孤山铁矿废弃排土场边坡划分的四个监测区域中,球团厂变形最大,黄岭子村及滑坡区次之,尾矿库稳定性良好。研究成果对同类矿山边坡工程的监测及预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319国道龙岩市新罗区龙门考塘滑坡监测的内容、仪器及方法,分析了长达一年的监测成果,阐明滑坡位移与降雨量、地下水水位变化与降雨量、水位与滑坡位移、水温变化与滑坡位移的关系,并可根据地下深部位移监测成果推断主滑面.  相似文献   

12.
滑坡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开展大量滑坡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监测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实时化的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及监测的可靠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王文鑫  姚璐  胥钧 《煤炭与化工》2021,44(2):156-160
针对目前边坡工程监测中存在的监测精度低、成本高以及野外布设困难等问题,以山体位移监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了以MEMS微机电监测技术为基础技术路线的监控系统,利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精度高、体积小等优势,采用以CC2530为核心的Zigbee建立无线网络传输,识别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根据滑坡变形过程设计了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MEMS传感器能够准确地采集数据,检测的相对误差<2%。整个系统功耗小、速度快,能够很好的完成对山体滑坡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TDR技术在雅安峡口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概述了TDR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描述了TDR技术用于监测滑坡的原理,给出了一个TDR技术在雅安峡口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讨论了TDR监测滑坡的实际应用效果,总结了TDR技术用于监测滑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地下采煤对巍山山体裂缝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开滦矿区赵各庄矿附近的巍山山体裂缝为研究对象,在归纳、分析以往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现场监测、数值模拟及综合因素耦合分析等方法,对巍山山体裂缝的成因、发展规律及其与地下采矿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赵各庄矿井下开采对巍山山体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巍山坡脚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巍山不会产生大规模的滑塌破坏;巍山山体的破坏主要是山体南侧的各煤层开采引起山体产生向南方向的水平位移,由于山体各部位的位移不协调,在山坡上产生拉应力,形成山坡上的陡坎.  相似文献   

16.
露天矿滑体的监控与治理是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难题,滑体演变信息的监测与处理是稳定性预测与治理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多传感器集中式信息融合技术处理滑体的预应力锚索锚固力与地表水平位移监测信息,可较真实地反映滑体的总体演化状况,多源监测信息融合成一个综合信息对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工程实例应用表明采用信息融合结果评价滑体的整体稳定状态比较客观实际,在露天矿滑体智能化监控和信息化治理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滑坡地表位移可视化监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研究一种非接触式、可视化监测滑坡方法,利用近景摄像仪在固定测点对滑坡体表面及安装的靶标进行实时监测;将得到的数字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处理,计算出地表的变形量;然后把数据无线传输到室内监测中心,结合实时滑坡外貌图像及其它监测参数进行对比印证,探索实现滑坡全过程监测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国道213线K193+060~190滑坡系由公路路堑开挖引起的牵引式滑坡。由于滑坡已经滑动,用勘探提供的滑动面力学参数计算的滑坡推力与实际滑坡状态不符。为此,设计滑动面力学参数时应由滑动后清方减载前的坡体极限平衡法确定,即反算法。同时介绍了主要工程治理措施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