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先进  龚春英 《电气自动化》2008,30(3):21-22,54
为了提高级联型逆变器在单元故障时的容错能力,在详细分析了功率器件各种故障对电路运行状态的影响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差补技术的冗余控制方法。该方法能保证级联型逆变器在某一单元故障后仍能输出相同的输出电压和较低的谐波,以三台逆变单元构成的级联型逆变器为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故障前后,每台单元功率管的开关状态的转换,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当级联型逆变器采用差补PWM技术时 ,开关器件的开路故障可观测性大大增加。本文通过对两重级联型差补逆变器的分析 ,建立了故障与输出波形之间的因果模型 ,并且证明这一模型是一一对应的。介绍了采用BP神经网络对输出波形进行故障识别的方法 ,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PWM逆变器输出电压中含有较多的高频分量,所以逆变器输出端必须加入低通滤波器来减小谐波含量.借鉴在PWM逆变器与电机之间插入共模变压器来消除逆变器输出端共模电压的方法,通过分析共模变压器带有漏感时的等效电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CLC型逆变器端无源滤波器.利用共模变压器产生的漏感代替差模电感来抑制差模电压dv/dt,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单相三电平逆变器为例,分析了差模传导干扰等效电路,使用双重傅里叶分析方法,分析了单相三电平逆变器直流网测差模谐波电流频谱。最后,建立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对上述分析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加级联H桥型逆变器单元故障后的输出能力,采用逆变器中性点偏移的工作方式,使逆变器非故障部分继续工作,输出最大幅值的对称线电压,但同时中性点的偏移也造成了电压谐波的增加。该文以6单元串联H桥系统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中性点偏移前后采用差补调制方式来控制逆变器,可以减少电压的谐波含量,且参数易于调整。与目前所采用的其它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升输出合成电压的幅值,而且有效控制了电压的谐波含量,从而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级联H桥逆变器系统的可靠性。系统故障前后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用集成共模电抗器抑制逆变器产生的共模电压的方法,介绍了电路的拓扑、NPC逆变器和共模电抗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电路抑制共模电压的效果好,可以消除95%以上的共模电压,同时差模电压的变化率dv/dt也变得很小.  相似文献   

7.
三相光伏逆变器需要满足电磁兼容(EMC)涵盖的各项指标要求,传导为其中一项。通过参数提取手段,建立了三相光伏逆变器的差模(DM)模型,基于模型的分析,给出了DM滤波器的设计要点。最后通过优化传导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PWM逆变器直接驱动电机时会产生较高dv/dt的共模电压,并由此产生轴承电流和共模漏电流以及严重的电磁干扰(EMI).特别是当逆变器通过长线电缆与电机连接时,由于电缆中分布参数的影响,会在电机端产生电压反射现象,从而在电机端会产生2倍以上的过电压,导致线圈绝缘失败.本文通过对PWM逆变器驱动电机系统产生的共模以及差模电压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逆变器端无源滤波器,并给出了参数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滤波器相比,该滤波器可对共模及差模电压dv/dt同时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小了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滤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PWM逆变器输出有源滤波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三相PWM逆变器产生的共模和差模电压可以在电机驱动中产生足够大的共模和差模电流,文章首先指出系统在高频工作时逆变器输出的电压中的共模和差模谐波分对电机产生的危害,然后分析了PWM逆变器输出有源滤波器原理;对减小或消除这些危害所采取的不同方案进行了评估,从而得出减小或消除这些危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改进的中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变器并联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提高电源系统的容量、可靠性等性能.针对中频逆变器并联系统对相位要求比工频系统严格得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下垂法的改进型并联控制策略.系统中应用了相位同步线来提高相位的同步性能,并采用相位容差控制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臧义  王旭  林家泉  徐彬 《电气传动》2006,36(6):40-43
详细介绍了单个H桥及级联型逆变器的结构,并对正弦差补调制方式控制下H桥的输出电压进行了详细的谐波分析。差补调制方式控制的H桥能够输出3种电平,能够消除大部分低次谐波及所有的偶次谐波,主要谐波频带远离基波,且范围是两电平的2倍。多个H桥级联后的系统输出具有良好的谐波特性,无需滤波即可直接作用于电机。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2.
FPGA控制的不对称多电平逆变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多电平技术在大容量场合的应用,不同结构的多电平拓扑结构不断被提出。论文研究一种混合级联式不对称多电平逆变器,该结构逆变器将传统H桥逆变器进行改进,与H桥相比使用相同器件时,该结构能够输出更多的电平数,或者在输出相同电平数的情况下比传统H桥级联结构使用更少的器件。该多电平逆变器由两个不对称四电平逆变器级联而成,输出电...  相似文献   

13.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在多电平逆变器领域应用已经较为成熟,而载波移相PWM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级联逆变器的输出性能。不同移相控制策略而导致移相角度的不同,也对逆变器的输出产生影响。针对级联多电平逆变器中的载波移相PWM技术提出一项移相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研究,并与360°/N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证实所建立的移相方法能够使级联逆变器的输出性能得到一定提升。同时指出,该移相方式THD较高,但其谐波分布主要在高频区域,在某些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大功率级联变频器中多路SPWM发生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载波相移SPWM技术原理,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多路PWM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应用于一个电压级联型变频器,可提供96路PWM脉冲输出,解决了级联变频器多路脉冲同步触发的问题.通过实验证明,FPGA输出的PWM脉冲送入级联变频器模块,输出的电压波形正弦度好,电平阶数符合设计,且修改参数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每相两功率单元串联为例,介绍了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和相位移载波SPWM调制策略,阐述了该多单元级联逆变器在SPWM调制方法下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逆变器开关切换、输出电压、电流流向以及共模电压的情况,说明了相位移载波SPWM调制方法应用在级联多电平逆变器上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控制的简易性,为实现调制方法的优化和拓扑结构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选取级联型多电平拓扑作为中高压变流器的拓扑结构,对多电平逆变电路及其PWM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级联型9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采用新型CO-SFO-PWM技术进行级联型9电平逆变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PWM技术不仅在低调制度下可明显改善输出波形,而且在高调制度下同样可获得较低的THD的输出波形,并且提高了直...  相似文献   

17.
单相五电平逆变器的多载波PWM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相五电平级联逆变器,对不同的多载波PWM方法进行分析。采用载波移相(PS)PWM方式时,其输出波形中含有幅值较大的高次谐波,而载波垂直分布(CD)PWM方式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CDPWM调制方式的低次谐波比较大。与CDPWM调制方式相比,采用PSPWM调制方式所产生的低次谐波分量非常小。结合2种PWM调制方式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混合多载波PWM方法。通过对典型的五电平PWM单相逆变电路的Matlab仿真计算,证明了混合多载波PWM法输出波形中的高次谐波含量小,低次谐波分量介于PSPWM调制方式和CDPWM调制方式之间,总的谐波畸变率最小。因此,对于单相的五电平逆变器而言,混合调制方式为最优。  相似文献   

18.
幅值调制比是PWM调制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基于此,分析了级联型多电平变频器调制度与输出性能的关系:它不仅与输出电压的高低密切相关,而且还与输出电平数、输出谐波等有关,调制度区域越小,输出电平数越少,谐波含量也越高,因此其输出性能也越差.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H桥级联型逆变器空间矢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方法与传统的移相式SPWM方法相结合并应用于级联型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电平移相型空间矢量控制方法.提出的空间矢量控制方法在软件和硬件实现上大大简化,很容易扩展到任意电平数,可以与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相结合应用于电机调速系统.并在3单元级联型逆变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都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