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3-乙酰基)吡咯-[2,5-二(对丁氧基苯甲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推-拉电子基团的聚吡咯衍生物——聚{(3-乙酰基)吡咯-[2,5-二(对丁氧基苯甲烯)]}(PA-PDBOBE)。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紫外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和循环伏安(CV)测试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UV-Vis谱表明,PAPDBOBE的光学禁带宽度(Eg)为1.51 eV。该聚合物的TG谱显示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165℃。循环伏安特性曲线(CV)表明,该聚合物膜电极在LiClO4乙腈溶液中-1 V~1 V的电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位分别为0.52 V和-0.51 V。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推-拉电子基团、可溶性的聚吡咯衍生物-聚{(3-乙酰基)吡咯-[2,5-二(对辛氧基苯甲烯)]}(PAPDOOBE)。并通过FT-IR、1 H NMR、UV-Vis、TG和CV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UV-Vis谱表明PAPDOOBE的光学禁带宽度(Eg)为1.44eV。循环伏安特性曲线(C-V)表明,该聚合物膜电极在0.1mol/L LiClO4的乙腈溶液中、-1~1V的电压间存在氧化还原反应;在100mV/s的扫描速率下,其氧化还原反应的峰电位分别为-0.21和-0.53V。该聚合物的TG谱显示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168℃。  相似文献   

3.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含茂类金属的共轭高分子-聚[吡咯-2,5-二(二茂铁甲烯)](PPDFcE)及其前聚物聚[吡咯-2,5-二(二茂铁甲烷)](PPDFcA).通过红外、核磁、紫外,元素分析鉴定了产物及其前聚物的结构。利用DSC、TGA及TGA-IR测试分析了所合成聚合物的热学性质,紫外光谱表明PPDFcE的能隙为1.13eV,属窄能隙共轭聚合物,经碘掺杂后产物的电导率在10^-7S/cm,而掺杂TCNQ的产物的导电率达到了10^-2S/cm。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酰基取代的聚吡咯衍生物—聚(3-戊酰基)吡咯(PVPy)。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PVPy的TGA谱显示,该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为222℃;通过碘掺杂和浓硫酸(98%)掺杂处理后,PVPy的电导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分别为0.52 S/cm和0.28 S/cm;UV-Vis谱表明;PVPy的光学禁带宽度(Eg)为2.16 eV;PL研究表明,在346 nm的紫外光的激发下,PVPy能够发出很强的波长为423 nm的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5.
通过3-丁酰基吡咯单体分别与对硝基苯甲醛和香草醛的缩聚反应,成功合成了两种新型可溶性聚吡咯甲烯衍生物——聚[(3-丁酰基吡咯-2,5-二)对硝基苯甲烯](PBPNBE)和聚[(3-丁酰基吡咯-2,5-二)(3-羟基-4-甲氧基)苯甲烯](PBPHM BE)。采用1H-NM R、FT-IR和UV-V is-N IR光谱对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通过测试计算得到聚合物PBPNBE和PBPHM BE的光学禁带宽度分别为1.84 eV和1.48 eV。采用后向简并四波混频技术研究了聚合物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聚合物PBPNBE和PBPHM BE具有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其值分别为2.10×1-0 8esu和8.65×10-8esu。  相似文献   

6.
聚吡咯-2,5-二(对二甲胺基苯甲烯)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FT-IR,UV,Vis-INR,in-situUV-Vis-NIR,Raman Spectra等光谱分析手段对一种新型水溶性大n共轭高分子-聚吡咯-2,5-二(对二甲胺基苯甲烯)(PPDMAB)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表征,FT-IR光谱和Raman光谱证实经过质子化处理后,PPDMAB分子链上芳香吡咯环明显减少,而氧化结构吡咯环明显增加,In-struUV-vis-NIR光谱表明,PPDMAB质了化后,紫外区的吸收峰消失,在可见光区出现宽阔吸收峰。  相似文献   

7.
采用逐步分子设计思想,制备了一种溶解性、成膜性优良的聚{(3-丙酰基)吡咯-[2,5-二(对十四烷氧基苯甲烯)]}(PPPDTBE),并对PPPDTBE的分子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热失重曲线显示,PPPDTBE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丙酰基和对十四烷氧基苯基的分解。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PPPDTBE氯...  相似文献   

8.
低能离子注入对聚吡咯甲烯的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能氮离子对聚[(3乙酰基吡咯-2,5-二)对二甲氨基苯甲烯](Papdmabeq)薄膜进行了离子注入改性(注入能量为10~35 keV、剂量为1.2×1016~2.2×1017ions/cm2),研究了与材料三阶非线性极化率相关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使Papdmabeq薄膜的光电特性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适当能量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Papdmabeq薄膜后,薄膜中导电岛的数量增加,在聚合物分子链间形成了大的导电区域,导致其电导率显著提高.当注入离子的能量为25 keV、剂量为2.2×1017ionS/cm2时,Papdmabeq薄膜的电导率为9.2×10-4S/cm,比本征态Papdmabeq的电导率提高了5个数量级,且离子注入后薄膜电导率的环境稳定性优于经碘掺杂的Papdmabeq.氮离子注入可以使这种聚合物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吸收大幅度提高,使共轭程度得到显著增强.当注入离子的能量为35 keV、剂量为2.2×1017ions/cm2时,Papdmabeq的光学禁带宽度(Eg)由1.626 eV降低到1.340 eV.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能氮正离子(N )对π共轭高分子聚[2-甲氧基-5-(3'-甲基)丁氧基]对苯乙炔(MMB-PPV)薄膜进行离子注入改性,注入剂量为9.6×1016 ions/cm2,能量为30 keV.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热失重等手段对离子注入改性MMB-PPV薄膜的微观结构及热学性能进行研究.红外光谱显示,注入后分子侧链烷氧取代基的C-H振动峰强度减弱,同时在3442、1622 cm-1等处出现了N-H键的振动峰;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在可见光区范围内的吸收强度增加;离子注入使聚合物分子链排列更加规整,取向度明显增大,结晶性能大大改善;经过离子注入后,聚合物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由未注入时的245.64 ℃提高至280.52 ℃,分子的热稳定性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对甲氧基苯酚和溴代异辛烷为原料,经醚化、溴甲基化、脱溴化氢反应,成功合成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炔](MEH-PPV),其数均分子量为5.7×104。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NM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对中间产物及MEH-PPV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中间产物和MEH-PPV分子结构与文献报道的一致。  相似文献   

11.
聚苯硫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4-氯苯甲酰4′-氯苯胺和硫化钠为原料在常压下合成了聚苯硫醚酰胺,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为结晶性聚合物,并且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将少量的 4-乙烯基吡啶引入聚丙烯酸钠主链 ,制备了丙烯酸钠 - 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研究了控制共聚物分子量和组成的方法及其规律。通过添加不同量的引发剂和链转移剂 ,改变反应体系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温度 ,可以有效地控制共聚物的分子量和组成。得到了收率大于 98% ,粘均分子量 1.0× 10 4~ 7.0× 10 5和羧钠基含量 90 %的易溶于水的共聚物。通过 FT- IR和 1 3C- NMR测定 ,证明该共聚物具有两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硫脲法合成聚苯硫醚酰胺及其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硫脲为硫源,与4-氟-N-(4′-氯亚苯基)苯甲酰胺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常压缩聚,成功了合成了聚苯硫醚酰胺,用元素分析,红外线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及X衍射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硫脲代替硫代钠或硫磺硫源作为聚苯硫脲醚酰胺与后者有几乎相同的结构,还用TGA,DSC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的热性能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1,4-二(4’-氟代苯甲酰基)苯和硫化钠为原料,在极性有机溶剂中常压下合成了聚苯硫醚酮酮。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以及热分析等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聚合物的溶液粘度。结果表明,聚苯硫醚酮酮是一种高熔点、高热稳定性的结晶性聚合物。  相似文献   

15.
脂肪族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ε—己内酯和11—氨基十一酸的本体熔融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脂肪族聚酯—酰胺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热性能,并考察了聚合物的水解降解性。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的新型氯代双酮单体,与新型联苯型二氮杂萘酮类双酚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芳醚酮酮聚合物,对其聚合条件作了初步探讨,并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双酮单体及聚合物的结构,利用DSC对聚合物的耐热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双酮单体具有足够的活性与类双酚进行聚合反应,并且所得聚合物综合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