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固化土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逐步深入、研究层次不断丰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层面都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国内有多项应用固化土取代传统材料和工艺的成功案例。沈阳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采用固化土技术修建了千余公里的村镇道路,效果良好。由于固化土技术直接利用当地的原土做为建筑材料,适用范围广,固化效果好,可大量减少砂石的开采,大量减少工程废弃物的排放和运输能源的消耗,不仅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
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我公司二工区参加了津塘高速公路0+500至1+600段的道路施工,共25000m~2其基层材料设计为20cm的水泥稳定砂砾。在交通部《公路路面基层材料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水泥稳定砂砾属水泥土的范畴,由于被稳定的材料为砂砾(属粗粒土,用人工级配砂石),所以又称  相似文献   

3.
天然级配砂砾在农村储量丰富,广泛应用于农村公路的路面基层。它不但原料充分,还能就地取材,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天然级配砂砾级配因为其自身质量不均匀和材料性能的复杂多变,应用到路基中的情况并不一定良好,同时,施工质量的控制也是影响农村公路路面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天然级配砂砾材料性能及基层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对天然级配砂砾作为农村公路路面基层材料的适用性进行了探究。如果天然级配砂砾适用良好,将给农村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工程情况中日友好医院内部道路,绝大部分在当年回填的建筑物基坑和管线废槽上修筑。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施工场地狭窄而且管线回填土大部分在冬季完成,道路完成后须立即通车放行。为加强道路底层的整体性,原想采用厂拌石灰、粉煤灰、砂砾混合料代替天然级配砂砾。由于拌合料场供应量有限,而现场拌合又受场地和机械条件限制,为此参照厂拌料的配比,在中日医院道路工程中试用了“生石灰粉与粉煤灰稳定天然级配砂砾”代替天然级配砂砾底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天然级配砂砾的材料性能及北京市怀柔区小泉河分洪渠工程深基坑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对天然级配砂砾在高填方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方江弟 《广东建材》2009,32(9):41-41
1级配砂砾路面的基本特性 用粒径大小不同的粗细砾(碎)石集料和砂(或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实级配要求时,称级配砂砾。这二者用作面层时,称级配砂砾路面,其中都应包括一部分塑性指数较高的土。  相似文献   

7.
朱晟  沈凤生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9):1738-1744
依据料场勘探砂砾料粒径–质量百分数的级配曲线图,采用粒径外包法确定设计包线的方法,由于样本数量的限制,难以合理反映砂砾料的实际级配范围,导致部分满足工程要求的填筑级配被判定为不合格,影响大坝的填筑质量评定。为此,结合阿尔塔什等3座高坝工程的筑坝料,论证了Weibull模型反映砂砾料上凸型、S型或反S型以及分形模型级配特性的适应性,得到阿尔塔什、大石峡和大石门的料场砂砾料级配分别为S型和上凸型两种不同分布类型;首次提出采用粒径规一外包法,即利用最大粒径对级配规一化技术,确定砂砾料级配包线的方法,可以弥补由于现场勘探资料样本不足,导致设计包线不能客观反映料场级配分布规律的缺点。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砂砾料的级配设计,也可用于确定不同类型土体级配的包络线,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析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Y-2000固化土以其高强度、水稳性、造价低等独特优势,在大庆城区道路和油田道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仅从固化剂的性能,固化土路面的施工、固化土路面的经济效益简析土壤固化剂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受到了重视,由于海绵城市具备抵御和消除自然灾害作用,为城市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一种名为透水性道路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透水性道路材料的应用和结构分析,以实际案例分析透水性道路材料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优势以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土石混合体材料及相应地层中地下结构的力学行为及变形规律受到颗粒粒度组成与分布规律的影响。采用分形几何学对土石混合体的粒度分布进行描述,进一步明确了质量–粒径级配曲线与粒度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系 下对34组砂砾石土进行粒度分形,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砂砾石土粒度分布满足分形结构,其粒度分维区间值为2.4~2.6。根据统计的粒度分维区间,分析了颗粒级配随分形维数及最大粒径的变化规律,对土石混合体的力学性质及稳定性给出了新的认识。并将分形理论与室内试验颗粒级配分布结合,反演出土石混合体完整的颗粒级配分布。基于Monte-Carlo原理,结合分形理论,采用圆形或球体表征块石的形状,编写砂砾石地层模型生成程序,建立砂砾石地层模型,并针对隧道的开挖问题展开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4)
由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和管理水平不足而造成交通供需矛盾的尖锐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目前城市社会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内容。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级配是道路交通畅通运行的前提,对城市道路网的级配值方面提出了改造需求程度评价,用于指导城市区域道路网改造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汶川映秀镇灾后重建工程中,如何保证道路工程按工期按质量完成至关重要。本文从砂砾石作为基层的材料特性和施工环境出发,通过对砂砾石路基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就砂砾石材料的级配要求、颗粒压碎值要求、摊铺及压实工艺、检测指标等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砂砾石路基施工技术体系,节约成本并保证工期及质量,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张云龙  李昂 《市政技术》2013,31(1):19-21
合理的城市道路等级级配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和支持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道路功能和居民出行特征对道路等级级配的影响,运用供需平衡原理,建立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初值计算模型。结合城市理论道路总长度和道路面积密度、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对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初值进行修正,得到了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值。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实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现状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尽合理,主干路过于富余,次干路和支路所占比例太小,建议调整主干路的比例使道路网达到供需平衡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4.
张世钰  赵鹏 《山西建筑》2008,34(7):300-301
分析了天然砂砾石在路基处理中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天然砂砾石垫层的材料规格,详细地介绍了天然级配砂砾石垫层的工艺流程,探讨了天然级配砂砾石垫层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得出了利用天然砂砾石处理路基,经济上适用、技术上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固化土及预拌固化土的概念、岩土固化剂的开发与配制原则,指出了预拌固化土是一种质量可控、低强度、绿色环保的新型岩土工程材料,总结了预拌流态固化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收缩等基本性能,论述了预拌固化土可以显著节省人工成本,能够协同处置工程泥浆在内的渣土类建筑垃圾、低品质工业固废等大宗固废,可用于管廊等市政工程的填筑、临时地坪硬化、道路工程和地基工程等。可以预见,预拌固化土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绿色环保的新型工程材料,因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成为"无废城市"的一个配套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自1982年北京引进了粉煤灰石灰砂砾混合料作为修筑道路材料后,已经代替了级配砂石,使松散材料变为半刚性板体材料,提高了道路质量,延长了使用年限。但是当时低温施工问题还未能解决,粉煤灰石灰砂砾混合料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在85年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准备了相应的器具,制定了实验条件,计划于86年三月正式开始做粉煤灰石灰砂砾混合料的冰结试验。  相似文献   

17.
泰然酶土壤固化筑路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然(TerraZyme)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道路建材的革命性新型系列筑路材料,具有无污染、施工简便、固化强度高、水稳性好、投资成本低等优点。通过对泰然土壤固化酶的特点、固化机理以及泰然酶的工程应用情况的研究,了解了泰然酶加固土的路用性能,验证了泰然酶固化土技术应用于公路建设的可行性,更好地确定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道路维修现状,分析了冷再生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并结合某道路升级改造项目,详细介绍了既有道路的调查检测项目、冷再生材料的级配及冷再生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成套施工工艺和技术操作要点,并进行再生层的工后检测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底基层的压实度及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满足要求,使用一年后,效果良好;最后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主要的冷再生技术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19.
天然砂砾取代级配碎石用于道路基层和底基层,通过实际施工在砂砾的采集、混合料的拌和、基层和底基层的碾压、养护等工序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在金海路的道路工程中得以验证,无论从工程质量上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久一 《山西建筑》2006,32(12):293-29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水稳砂砾路拌法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要点。以促使天然级配砂砾这一区域性优势资源被更多地应用到公路建设中,为具有区域性特点的水稳砂砾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