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澎  赖祖武 《核技术》1996,19(8):460-465
报道了利用质子增强背散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不同工艺制作的钛膜靶和不同纯度的Al2O3中注入的^4He在室温下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淀积新工艺制备的钛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优于原来热蒸发镀制的钛靶;氦在Al2O3与在钛靶中具有不同的释放机制;钛靶的起泡注入剂量在4×10^17-7×10^17He/cm^2之间,而且起泡剂量与泡破裂剂量相差不大;较之新工艺制备的钛靶,氦在Al2O3中更不易形  相似文献   

2.
用四极质谱法测定从金属氚化物中释放的^3He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使用自行设计的超高真空金属系统和气体样品净化装置,以引进的Gastrace-s型气体分析四极质谱计为分析器,以纯度为99.9%的^3He和^4He气体为标准气样,对微量气体样品中He同位素的四极质谱峰高比测定法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r-Al活性气体吸收剂能在390s内将活性杂质气体含量为40.7%的^3He气体样品净化到接近100%。  相似文献   

3.
孔祥忠  李公平 《核技术》1997,20(2):123-126
介绍了一种低本底微量气态氚测量装置的结构,性能以及^3He中微量^3H2的分析结果,它具有结构简单,动态精度高等优点,定量测量下限为N(^3H2)/N(^3He)〈10^-11。  相似文献   

4.
对He、Ti原子比n(He)/n(Ti)为0.004~0.300的7块氚化钛膜样品在1300K以下进行热解吸分析,以获得它们的热解吸谱。在低于1300K范围内,氚化钛膜共有4种氦的热释放峰,分别对应于贯穿至表面的氦泡、近表面的氦、体相中的氦泡和氦的小团簇。对这4种类型的氦释放峰的解吸温度和解吸量随膜中总氦量的变化分别进行分析,研究观测膜中各种状态存在的氦量随n(He)/n(Ti)增加的变化趋势。实验观测到,升温将导致氚化钛膜可容纳的氦量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5.
大气与雨水中氚(HTO)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秦山核电厂附近和本站院内1991年大气与雨水中氚浓度的年分布,大气和雨水中氚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8.0mBq/m^3和2.12Bq/L;四季浓度顺序分别为夏>春>秋>冬和春>秋>夏>冬。大气氚浓度在5月份有一峰值56.9mBq/m^3;雨水中氚浓度以3月与10月最高,分别为3.83Bq/L与3.47Bq/L。  相似文献   

6.
在喷入少量氚(T)的氘中性束加热等离子体中测量了t(d,n)α和d(d,n)^3He中子发射率分布。氚密度是从中子发射率中推出的,并确定了输运系数(D,V)。T和^4He的粒子扩散率同热扩散率在大小和分布形状方面是类似的。对流速度在r/a〈0.6的区域是反常的。这些结果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氢同位素的D和V的首批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星洪  田德详 《核技术》1998,21(1):61-64
报道了自行研制的制备高纯同位素^15N2气体的装置和方法,其特点是一次可制备0.5-10L间任何量的^15N2气体,用该装置,以(^15NH4)2SO4为原料,得到^15N2气体的产率为96.9%-98.4%,^15N2气体中^15NH3和^15NO的含量在1μg/L以下,其纯度能满足生物固氮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核动力工程》2015,(1):77-80
在燃料元件堆内功率瞬态试验中,为净化氦-3气体吸收中子产生的氚,保证试验的安全性,需设计一个用于捕集氚的装置——氚阱。选择海绵钛作为贮氚金属。原型容器的设计主要依据氚的产量、氚钛化学反应、温度、压力、还有氚衰变氦释放等因素。总体结构采用内加热形式的双层包套式不锈钢压力容器,可减小热损失和氚的渗透量。本文同时也介绍了氚阱的结构、传热、屏蔽和密封等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氚在Purex流程中的行为,测量了氚和HNO3在30%TBP-煤油和水相之间的分配比,研究了γ辐照和铀浓度对氚分配的影响及辐照对氚在有机相中保留的影响,萃取有有机相中氚的洗涤实验表明,洗涤是一种氚在两相间重新分配的简单过程,对氚在一循环中的行为进行了台架实验,结果表明1A混合-澄清槽(6级萃取,9级洗涤)中对氚的去污系数在10^4以上,并且氚主要集中1A的萃取段,残留在1AP中的氚易在附加的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土壤包气层中氚在天然条件和人工喷淋条件下的扩散系数,研究了氚示踪剂在黄土包气层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天然条件下,包气带中氚示踪剂以0.03cm/d速度迁移,纵向扩散系数Dx为0.10cm^2/d;在2m^2实验坑中,以5mm/h喷淋强度每天喷淋3h的条件下,氚示踪剂以2.27cm/d的速度向下迁移,Dx为7.75cm^2/d。  相似文献   

11.
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中子探测效率的刻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1.7MV串列加速器上用^7Li(p,n)^7Be、T(p,n)^3He、D(d,n)^3He和T(d,n)^4He核反应产生的20keV-19MeV单能快中子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进行了刻度。这种探测器可用于中子能谱和中子剂量测量。  相似文献   

12.
朱国英  王伟华 《辐射防护》1996,16(2):129-133
于1992年和1993年的不同季节,在上海市各行政区采集了食品样9类共19种,自来水样20上,以调查上海市居民食品和饮水中氚含量,并对居民的氚摄入量进行估算,调查结果表明,食品游离水氚含量均值为4.11Bq.L^-1,食品结合有机氚含量无益 焉28.44Bq.L^-1,较游离水氚约高6倍。  相似文献   

13.
钛薄膜氢化及热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高能离子非卢瑟福背散射分析和前向反冲分析方法研究了C、O污染对Ti膜的吸放氢能力的影响。实验观测到,1.26*10^16cm^-2和2.6*10^16cm^-2O的双重污染可使Ti膜在300nm的范围内存在着低的H浓度区,使氢的热释放温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费浩  唐邦福 《核动力工程》1994,15(4):357-360
本文介绍了电感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氧化钆中18种元素,经对元素光谱干扰和基体效应的探讨发现,当溶液中氧化钆浓度为5mg·mL^-1时,本法测定下限在6×10^-5~1×10^-3μg(g·Gd2O3)^-1之间。加入回收率在8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优于±6.9%。  相似文献   

15.
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台氚气体靶装置。氚气体靶采用双窗结构,入射窗为Mo箔。Mo窗把气室分成氚气室和氦气室两部分。实验运行时,氚气室的氚气压力为2×105Pa,氦气室的氦气压力为3×104Pa。氚气体靶装置在入射氘束流能量为20MeV、流强1.5μA时,可长时间安全运行。该靶装置已应用于中子物理的实验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肇辉  刘京发 《核技术》1995,18(7):399-404
测定了我国11个H型,6个L型和3个LL型球粒陨石的热释光特征。H型球粒陨石的TL峰温和峰宽分别为163-206℃平均。L型和LL型球粒陨石分别为183-203℃平均。依据TL数据和已发表的稀有气体同位素数据,引入了(^3He暴露年龄/^21Ne暴露年龄)-诱发TL灵敏度-(^4He气体保存年龄/^40Ar气体保存年龄)图,这种图形是鉴别不同陨石热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主动式活性炭盒测定室内环境的^222Rn和^220Rn浓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关祖杰  余君岳 《核技术》1998,21(3):172-177
把φ10cm被动式活性炭盒稍加改装后进行主动式空气采样,用高效率HPGeγ谱仪测量^222Rn/^220Rn短寿命子体的352KeV/239KeV的γ射线净峰面积,经刻度后可财得到空气中^222Rn的浓度,^222Rn和220Rn的实测刻度因子分别为0.263Bq^-1.m^3.min^-1和0.182Bq^-1.m^3.cm^-1,给出室内环境和经各种空气处理的试验性测量结果,^222Rn浓度为  相似文献   

18.
对肼、甲基肼(MMH)及β-羟基乙基肼(HEH)进行γ射线辐照实验,分别用红外光谱和比色分析法对它们的辐解产物叠氮酸(HN3)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0.2mol.L^-1MMH与0.2mol.L^-1HEH的水溶液体系辐照10 ̄500kGy后,HN3的生成量为0.1 ̄0.4mmol.L^-1,含3mol.L^-1HNO3的各体系中HN3的生成量为0.1 ̄3.3mmol.L^-1;作为对比的0.2mo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通量中子发生器的研制和使用,致使氚靶中氚的活度不断增大。而氚靶在存放,尤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而释放氚,污染设备并通过真空系统进入附近环境的空气中。因此,氚是使用中子发生器过程中主要危害来源之一,氚钛靶即使在常温下也以0.28—2.8(μBq/h)/Bq的速率释放氚。氚在空气中很快氧化成氘水,氚在机体内呈现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0.
In^+离子注入蓝宝石(α—Al2O3单晶)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谢东珠  朱德彰 《核技术》1998,21(9):513-518
研究了〈0001〉和〈1^-210〉晶向蓝宝石(α-Al2O3单昌)在注入360keV、1×10^16cm^-2或100keV、6×10^16cm^-1的In^+后产生的损伤、注入层的性能变化和退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退火过程中损伤的恢复和In的分布与退火气氛有关:在100keV、6×10^16cm^-2的In^+注入时,注入层电阻率降低了10个量级,大小为6.8×10^3Ω·cm,表面损伤层的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