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建筑节能》2013,(3):64
第九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将于2013年4月2日下午举办"供热计量改革与建筑节能"论坛。该论坛由世界银行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组承办。届时,将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项目示范城市代表与参会者现场交流研讨,介绍"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旨在提高人们对供热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扩大项目的影响,促进我国供热改革和建筑节能发展。  相似文献   

2.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F)“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PA3EE)项目是由全球环境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其宗旨是提高中国寒冷地区城市住宅建筑及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效.并使其获得实质性的持续发展。该项目由世界银行负责监督执行,建设部负责全面实施。该项目将通过与中国政府就以下三方面密切合作.来减少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浪费一是通过强化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改进建筑节能设计.采用先进的保温方式及其它节能措施来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二是通过实施供热计量,按成本计价和按耗收费来改革热价和热收费系统三是使供热系统现代化.使得终端用户能够控制供热、按需调节供热。即示范项目要求供热与建筑节能必须“两手抓”。  相似文献   

3.
针对既有居住建筑,指出在外墙保温改造后,通过用户端的自主间歇供热调节,可以满足建筑热负荷的降低。实行计量收费以后,节能改造投资可通过节省的热费回收。讨论了间歇供热调节的时间分布及热价分摊比例对节能投资回收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供热计量改革是促进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供热计量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一种直接计量方式,四种分摊方法.通断时间面积法技术属于分摊方法,用户进行室温调控的同时,也实现了热量的分摊计量.此技术设备集温控与计量两个功能于一体,良好的温控效果与热费分摊相对公平是此技术最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仇保兴 《住宅产业》2011,(12):10-12
"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完成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任务。在建设领域,建立健全供热计量收费机制,以供热计量收费为重点,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完成"十二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关键。一、存在的问题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清洁供暖"方针政策的提出,北方供热的节能减排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供热节能通常从建筑节能、系统节能和用户的行为节能三个方面考虑。前两类节能方向我国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但针对行为节能而提出的热计量改造政策成效甚微。本文从实施"供热计量"所需具备的条件、技术路线与政策机制出发,探究中国供热计量的技术路线。文中结合案例比较分析了分栋与分户计量两种方式,并认为在分户计量节能潜力和节能效果尚未清楚的情况下,第一步需要完善栋表的安装来帮助解决建筑和系统的节能问题,第二步是通过分栋计量、按户分摊的方式进行计量收费。  相似文献   

7.
推进供热改革促进建筑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供热计量改革是实现建筑节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落实节能减排任务既无法替代、又迫在眉睫的一项根本性工作。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视供热计量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把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和建筑节能工作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统筹考虑,大力推进。经过几年努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石家庄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用户参与、统筹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着力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建设和既有建筑热计量节能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了新建建筑工程与供热计量设施同步建设、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建筑节能同步改造、供热计量节能改造和供热管网改造同步实施、供热计量装置安装与供热计量收费同步开展"四个同步",推动了供热计量改革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磊  赵永攀  吕雅珺 《山西建筑》2011,37(28):179-180
对太原市某居住小区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工程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提出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基本方法,以期为其他拟进行节能与供热计量改造的项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正>采用"户用热量表+户用动态节能温控一体化"技术路线,实现供热计量、用户自主分时段预设室温、热力公司远程调控用户室温范围,真正实现用户节费、企业降耗、政府放心。供热计量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计量供热工作已经推广多年,热计量产品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与之配套的温控技术及产品研发相对滞后。供热计量本身不节能,通过计量供热激发采暖用户的行为节能意识,才是供热节能的根源。采暖用户的室温调控意愿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先进的设备来实现。威海市富华城小区位于威海市环翠区青岛北路西、胶州路南侧。区内建筑为多层住宅,27栋,84个单元,用户1008户,建筑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及近日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及建筑节能工作,9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了2011年北方采暖地区供热计量改革工作会议,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供热计量改革取  相似文献   

12.
<正>供热体制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级政府都把节能减排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建筑节能的重点在于供热体制改革,改革的内容是实现分户热计量和分室控温,在分户热计量的几种方法中应用最广泛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供热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点,而供热计量是供热节能的关键。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作为落实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已成为我国深化供热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一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势在必行的改革,意义重大。新修改的《节约能源法》将供热计量改革上升到了国家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前不久,在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中,北京华仪乐业节能服务有限公司首次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我国供热节能与分户计量整体解决方案。采用这种方案,预计平均供热节能将达到2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深化供热计量改革、全面推行按实际热量计价收费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措施,也是供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方采暖地区节能减排的最大潜力在供热计量节能。是否全面有效推行供热计量改革不仅是完成建筑节能任务的关键,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节能减排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供热计量收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供热收费办法,已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更不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天津市热力公司在供热区域内,采用国外先进的供热调节、计量结算方法和仪表设备,分别进行双管系统、单管系统的供热计量收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安装热分配器、温控阀的试验楼与同等条件下未安装的楼对比,双管试验系统节能25.2%,单管试验系统节能15.6%,考虑节电的因素,两系统综合节能率为23%。单位面积投资指标:单管试验系统为44.90元/m2,双管试验系统为31.10元/m2。收费方式:70%~80%按热分配计量数分摊计算,30%~20%按采暖面积分摊计算。节约热能中的44%可用来发展新用户。  相似文献   

17.
对基于分栋热计量的末端通断调节与热分摊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兰斌  江亿  付林 《暖通空调》2007,37(9):70-73
提出一种集计量和调节于一体的末端通断调节系统,不仅改善调节,而且通过楼栋分栋计量促进建筑保温。采用各用户累计阀门开启时间对供暖面积加权的分摊方式,有效解决位于建筑物不利位置住户热费缴纳、邻室传热、用户开窗等目前热计量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成本较低,方便实现用户的公平用热、合理分摊,为推动供热计量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十二五"以来,山东省高度重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省政府在威海市组织召开全省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会议,与17市政府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目标;研究出台了《山东省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实施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了项目申报、审核、备案、实施、验收等改造环节的实施管理;不断探索融资方式,创新改造  相似文献   

19.
冯国民  王跃 《山西建筑》2003,29(6):127-128
分析了热作为一种商品的特殊性 ,根据欧洲和德国在计量供热方面的规定和标准 ,结合我国计量供热方面的理论与经验 ,探讨了热价分摊思路 ,为推行计量供热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志荣 《区域供热》2009,(4):17-24,43
榆中县是甘肃省和兰州市确定的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县,2008年10月,榆中县供热办采用北京众力德邦智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DRN流温法热分配系统”(“流量温度法”已经在2009年3月15日发布的《供热计量技术规程》(IGJ173—2009)中被列入国家行业标准),对榆中县三电锅炉房供热区域实施了既有建筑供热节能计量改造,经一个采暖季的实际使用,完全达到了国家对供热体制改革和供热计量的相关要求,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和良好的使用效果,本文从案例实施的方案选择入手,对案例项目的大量现场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对我国北方地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的既有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