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巨厚沙漠覆盖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及侏罗系和白垩系岩性油气藏勘探需求,进行了可控震源高密度采集试验,通过采用炮点预设计、可控震源低频设计、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地震资料快速检查评价等技术,实现了沙漠区可控震源高效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试验证明,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巨厚沙漠区采用可控震源高密度采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火成岩地区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二连盆地内许多地区的地表有大量火成岩分布.这些速度高、形状不规则的火成岩,极大地影响了地震勘探的施工效率和资料质量,制约了对下伏油气藏的认识。通过地表露头调查和小折射表层结构调查,基本了解了朝克乌拉凹陷和塔南凹陷的火成岩分布范围、岩层厚度和地震波速度等参数,研究了影响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以可控震源为主、井炮为辅的激发方式.通过选取最佳的激发岩性、增加可控震源的振动次数和扫描长度、加密炮点等措施,改善了火成岩区的资料质量,新采集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改善,资料模糊区的范围减小.火成岩体的轮廓清楚.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排2块为勘探潜力较大的有利区带,以非构造油藏为主,二维地震测网密度大,无法精确识别描述圈闭,历经多年研究未获突破。为扩大勘探成果,进行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采用小道距、高炮密度观测方式,提高了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采用小药量、小组合基距检波器组合,目的层主频由30Hz提高到了63Hz,有效频宽10~130Hz。研究发现了该块"类亮点"特征,配合拓频处理、多属性分析,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陆续发现16个岩性油气藏,建成年产原油能力达47×104t。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河油区地震资料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因素,提出了以保护和提高资料高频成分信噪比为基础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研究探索出提高分辨率的几种途径.研究成果应用于辽河油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成果剖面的弱反射层次清楚,地质信息丰富,勘探目的层的主频由原来的20~25 Hz提高到30~45 Hz,有利于下一步的地震反演和岩性解释,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气勘探在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以及蒙古塔木察格盆地不断有新发现,二连盆地发现了小而肥的含油凹陷,发现了石炭系灰岩潜山油藏、斜坡坡折带规模储量、洼槽区岩性油藏,取得了可喜成果.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地下客观规律的认识:生油洼槽控制了油气分布,斜坡坡折带有利于岩性油藏形成,洼槽带是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带,反转构造有利于油气成藏,变换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带等.指出了北东向或北北东向洼槽是有利生烃洼槽,围绕主生烃洼槽多层多类找油、下洼找岩性油气藏和煤层气勘探等是该类盆地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6.
华北油田的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勘探程度较高,大多构造油气藏已被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但是冀中地区由于人为改造严重,近地表存在潜水面漏斗现象;二连探区地表类型多样,山前冲积扇叠置,存在速度反转现象,导致表层结构异常复杂。复杂的表层对激发参数的设计带来严峻挑战,同时导致复杂的静校正问题。2003—2004年应用复杂区小折射观测系统的快速优选,深井微测井调查技术、因地制宜的表层调查方式优选技术;基于表层动力学特征的调查技术等,基本搞清了二连盆地和冀中地区复杂的表层结构特征和表层动力学特征,为后续的逐点设计激发参数改善激发效果和提高静校正精度,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苏丹Muglad盆地Fula凹陷是一个陆相被动裂谷盆地内发育的富油气凹陷,经过多期次勘探后,目前已进入新的以岩性圈闭为目标的勘探阶段。以"满凹含油理论"、"构造—层序区带聚集理论"为指导,以岩性油气藏"四图叠合"区带评价方法为手段,对Fula凹陷三级层序内构造、沉积、有效烃源岩、运移条件的配置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现今油气发现,预测了Fula凹陷内岩性油气藏有利勘探区带。分析结果认为:Abu Gabra组AG2段是岩性油气藏发育最有利层段,Jake区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是目前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区带,Baleela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相带次之,Moga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相带再次之,Fula区断裂坡折带上盘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随着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地震勘探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可控震源采集资料品质逐步改善,能够满足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需求。在可控震源资料采集过程中,通过对可控震源震动状态、震源技术指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是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传统地震采集作业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草原区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低频可控震源少台数施工、数字检波器接收、无线节点地震仪采集、"一"字法和横翻排列施工等系列技术。上述技术在二连盆地的应用,不仅满足了研究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需求,而且减少了地震勘探现场施工对地表植被的伤害,实现了在草原区环保地震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富油凹陷勘探开发程度的提高,针对复杂断块、地层岩性圈闭、低幅度构造、薄储层等油气藏的勘探已进入了精细勘探阶段,因而,对新采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可控震源勘探均采用多台组合的形式施工,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来说对地震采集的资料是有一定影响的,组合产生的时差问题会影响地质体的成像精度。通过模型正演及实际的野外地震采集资料分析发现,可控震源组合方向对静校正及地质体成像精度有较大影响,若多台震源组合,采用平行排列组合的方式所产生的误差变化相对简单,规律性较强,是一种相对较好的组合方式。可控震源组合也影响静校正量的精度,一般来说组合基距越小静校正量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特点,几年来华北油田在勘探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做法。一是针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工作的需要,组成多学科联合攻关进行隐蔽圈闭研究,着重解决制约圈闭研究多方面的关键问题,提高了研究工作质量。二是坚持科学的勘探程序,加快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突破。三是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思路指导前期研究和固闭井位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井位管理的"三、三"制原则,提高井位决策水平,保障了井位质量。四是强化了以地震勘探为主导技术,深化开展储层预测、油藏描述并实施"滚动式"勘探,深化精细勘探实施管理,自2000年到2003年连续四年在冀中、二连两个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取得突破,勘探效益稳步提高,为华北油田的"持续、有效、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大吨位可控震源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曾鸾  李志勇  高凤珍 《石油物探》2002,41(3):327-329,333
中小型可控震源的应用,弥补了炸药震源在地表条件差及城市环保区无法施工的缺陷,在中浅层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则效果不是太好。从可控震源与炸药震源的原理及优势对比入手,分析和比较大、中、小可控震源的技术方法,并在新疆焉耆盆地二维采集中使用这三种震源进行试验,结果说明在目的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和反射品质较差的戈壁砾石区,只有使用大吨位可控震源才能取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南阳凹陷白秋地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岩性加构造油气藏,要求地震资料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频宽。通过对以往地震资料观测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勘探目标特点,建立了地球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从采集面元、主要目的层深浅变化特点、纵横向覆盖次数、减小"采集脚印"等多方面入手,认真进行观测系统的论证、优化设计,优选出抗噪强及能有效提高目的层分辨率和频宽的观测系统。通过2006年度白秋地区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实际应用,较大地提高了该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好地完成了地质勘探任务。  相似文献   

14.
辽河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以往采集的深层地震资料主频多在20~25Hz左右,以往的地震资料已变成辽河探区勘探工作的“瓶颈”,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和开发。为了满足精细构造解释与油藏描述对地震资料的需求,辽河油田在大民屯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采集方法攻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精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方法,在二次地震采集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勘探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二连盆地、冀中坳陷近几年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高勘探成熟区富油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寻找规模整装富集储量的重要勘探领域。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要树立富油凹陷不同类型油气藏在“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不同沉积体系、不同沉积相带、不同储层类型三维空间复式连片分布”的新勘探理念。在勘探思路上实现“由正向构造带向负向构造区;由构造带高部位向构造带翼部;由构造带向岩相带、坡折带、超覆带、侵蚀带;由环洼到洼槽;由单一油气藏类型向多种油气藏类型”的五个转变。其勘探技术方法包括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带优选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圈闭落实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油藏预探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侏罗系油气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侏罗系多口井新获突破,基于已钻探井,利用钻井地质、岩心、实验分析及地震资料,系统研究玛湖凹陷侏罗系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条件,并结合成藏主控因素预测成藏有利区,指出了玛湖凹陷侏罗系下步勘探方向与部署建议。研究认为玛湖凹陷侏罗系油气藏发育原生与次生两种油气藏,以次生断块、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油藏埋藏浅、厚度适中,物性中等;凹陷内断裂控运移、鼻凸控聚集,物源充足、储层发育,侏罗系成藏有利。综合评价认为玛湖凹陷侏罗系油气藏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环凹陷斜坡发育的鼻状凸起区,与该凹陷二叠系、三叠系主力产层有利区重叠,建议将侏罗系作为浅层高效领域进行兼探。  相似文献   

17.
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通常被当作生、排烃区而非油气成藏区,故在被证实具有生排烃能力之后,往往被以寻找油气藏为主的勘探工作所忽视。依据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和二连盆地白垩系多年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多元控砂、优势成藏、主洼槽控制油气分布、三主元因素控制油气规模富集、构造油气藏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具共生互补性等洼槽聚油新认识,指出洼槽区反转构造带翼部扇三角洲前缘、缓坡坡折带三角洲前缘、湖底扇、断层根部河道砂等是形成规模富集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场所和勘探的有利方向。应用这一理论,华北油田在断陷盆地洼槽区发现了数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相似文献   

18.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岩性油藏勘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的勘探实践,阐述了赛东洼槽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有利条件.按照"下洼寻找岩性油藏"的勘探思路,通过资料重新处理、老井复查、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研究、精细储层地震反演等技术攻关的研究表明,赛东洼槽烃源岩发育,具备形成岩性地层油藏的有利沉积构造背景,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腾一段顶部和腾二段底部储层成藏条件好,是赛东洼槽内寻找岩性油藏的主要目的层.  相似文献   

19.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岩性勘探以及精细油气藏描述与监测等勘探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要推广应用该技术还需要克服震源与采集两大制约因素。为此,探讨了影响"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两个制约因素——宽频信号源的激发与可控震源的高效采集技术,以期大幅降低陆上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作业成本,使之经济可行。在对可控震源宽频激发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设计扫描信号的基础上,对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智能化施工方案、用户定制同步激发方法、队伍的高效作业管理以及海量地震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并结合地震采集与处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展示了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良好前景。结论认为:(1)以新一代低频可控震源为核心的宽频地震激发技术解决方案、以野外地震作业管理系统和海量地震数据质控与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破解了上述技术瓶颈,"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具有了可接受的性价比;(2)该技术能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极大地改进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提高油气勘探的预测精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期吐哈盆地风险探井沁探1井、预探井吉7H井在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获得重要发现,实现了吐哈盆地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展现了吐哈盆地“下洼进源”勘探的良好前景。基于新钻井取得的地质认识,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洼陷区岩性油气藏有利成藏条件,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表明:①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发育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3套烃源岩,新钻井揭示出三工河组不仅发育区域性盖层,也是优质烃源岩,重新评价显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生烃潜力大;②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是洼陷区勘探主力目的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洼陷区砂体发育,在次生溶蚀和构造裂缝作用下,5 000 m以深仍发育有效储层;③台北凹陷下侏罗统存在葡东、红北、陵北、丘东和疙北五大岩性油气藏有利区带,勘探潜力大,是吐哈盆地未来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