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对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风险进行评估。建立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造基于物元分析理论的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风险评估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计算出待评物元对评估等级的关联度和风险评估等级,并应用模型对实例进行验证。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严谨,计算简便,评估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
军民一体化保障目前在国内外军队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根据保障人员的不同,装备维修保障方式可以分为3种:军队自主保障、社会化保障和军民一体化保障。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装备维修的3种保障方式进行了优化选择,确定了可以有效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保障方式,可为我军未来装备维修保障方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在装备、设备维修领域的双向转移,充分利用民用科技资源,构建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军民一体化的我军装备维修保障新体系,由总装备部装备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中国兵工学会维修专业委员会等八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发展军民两用维修技术,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学术研讨会暨维修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会拟于2008年10月18日-20日在杭州举办。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解决部队军械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运行效果,根据机制的相关设计理论,运用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机制进行深化研究。从机制的关系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现状,建立保障的6个机制,从机制链的角度明确各方机制间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重要性,并着重对机制链中最关键的3方面机制进行分析,为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的有序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建设的进程中,针对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参与军械装备维修保障给军方带来诸多风险的问题,在军方签订合同前,系统分析评估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的风险,构建军械装备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并应用模型对案例进行验证,为军方降低军民融合式维修保障的风险,科学选择装备承研承制单位提供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等基本概念,并对外军的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了分析。针对外军军民融合存在的三种不同观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外军开展实践操作的五种做法。  相似文献   

7.
在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整个体系中,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一体化联合作战提供物质保证,对一体化联合作战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否实施有效的装备维修保障,将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成败,加强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自动化系统研究和建设,对于建立和完善一体化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自动化系统体系,做好未来军事斗争装备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一、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装备保障机构对武器装备、器材的分配、补充及对所属维修保障力量的使…  相似文献   

8.
运用工作分解结构方法(WBS)分析了导弹装备维修保障阶段的风险事件,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到了7类风险因素,建立了导弹装备维修保障阶段的风险控制流程图和控制文档。最后提出了导弹装备维修保障阶段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远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列举了国外的典型远程多管火箭炮装备,总结了一般组成。在核心整装装备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军民一体化装备维修保障思想,分别对火箭炮、炮用弹药、信息系统进行了相关部件分析,得出了八类核心部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影响后勤装备维修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合同商源头风险、部队运作风险、双方协作风险的指标及诱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贝叶斯网络的合同商风险识别模型,并从定性的角度,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为部队在选择后勤装备合同商保障过程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提供方便高效的车辆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基础信息交流平台,构建车辆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基础信息环境。结合车辆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实际,认清军民一体化保障地位作用,以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平台、推广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和基础信息环境标准建设4个方面为主要内容构建车辆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基础信息环境,并找出军民一体化保障基础信息环境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军军民融合一体化装备保障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军民融合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是提高装备保障效能的根本保证。介绍了美军在军民融合一体化装备保障的实践和特点,给出了我军军民融合一体化装备保障实践方面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军民融合维修保障风险管理能力,在识别高新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基础上,构建了基于TFN-AHP的高新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风险评估流程。提出在传统AHP权重确定过程中引入三角模糊数的 TNF-AHP 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并以某型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为例进行了演示验证。该方法能够减少评价者打分时的个人影响,提高风险评估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军民融合维修保障过程中军方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较少的情况,在识别了高新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基础上,采用TNF-AHP法对传统的基于AHP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权重确定过程中引入三角模糊数,减少评价者打分时的个人影响,提高判断矩阵的合理性和可信性。最后以某型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为例进行了演示验证,并据此提出了该型号装备关键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飞行保障装备军民融合维修过程中,为了选择最优地方维修合同商,提出了基于熵权法和序关系分析法(G1法)的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复合语言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采用熵权法和G1法综合赋权,使确定的指标权重兼顾客观性和主观性,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待评合同商的相对优劣。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空军合理选择最佳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军方维修器材库存资金占用过大、维修器材使用效率较低等问题,构建维修器材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储备费用模型。以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为研究背景,在维修器材储备中引入器材生产企业,分析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储备的结构和费用变化,提出对维修器材实施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的思路,并运用算例对军民一体化联合保障储备费用模型进行演示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提高器材保障的针对性,避免维修器材的呆滞和浪费。  相似文献   

17.
在飞行保障装备军民融合维修过程中,为了选择最优地方维修合同商,提出了基于熵权法和序关系分析法(G1法)的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复合语言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采用熵权法和G1法综合赋权,使确定的指标权重兼顾客观性和主观性,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待评合同商的相对优劣.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空军合理选择最佳飞行保障装备维修合同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装备维修保障专业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的战争形式客观上要求对武器装备实施一体化综合保障,而现有的装备保障专业已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采用支持向量机法对文本进行了分类,求取了装备维修保障专业间的相似度,并对装备维修保障专业的合并、重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武器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装备“可视化”思想,探讨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的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识别、资源管理、智能决策及可视化实现等。构建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可视化系统的系统框架和设计方式,阐述可视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识别技术、客户端应用技术及智能Agent技术。为装备维修保障人员及指挥机构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提升装备的整体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新的保障模式,确保高技术武器装备尽早形成战斗力,通过剖析部队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工厂的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实践,借鉴美军的维修理论和思想,提出了军械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体制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