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任务可信性是衡量维修保障系统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了任务期间允许换件维修和备件补充时作战单元在非连续工作条件下的任务可信度.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分析了部件系统的状态转移过程,以定长时间内部件系统在正常状态停留时间的分布函数作为其任务可信度,通过全概率分解方法对可信度进行了求解.依据任务期间装备与部件系统、最小任务单元与装备、作战单元与最小任务单元之间的任务可靠性关系,建立了单台装备、最小任务单元、作战单元的任务可信性模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AHP 和熵权法的伴随保障能力综合评估 方法。根据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战任务,分析各阶段伴随保障任务的特点和需求,构建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HP 和熵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并依据建立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评估法对某型导弹发射单元机动作 战伴随保障能力进行评估,有效解决了伴随保障能力研究中评估指标不明确、缺少客观性等问题。结果表明:该评 估指标合理有效,评估方法能够为提高某型导弹机动作战伴随保障能力提供科学的理论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促进装甲装备保障模式转变,对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进行建模。应用UML用例图构建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系统概念模型,分析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的主要活动及其时序关系;应用HTPN建模方法,构建面向任务的主动式保障过程逻辑时序模型,通过对模型输入数据测算,得到面向任务的装甲装备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并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得到某型装甲车辆驾驶训练任务主动式保障过程时效性指标,为定量研究装备主动式保障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评价航天装备的保障效能,针对航天装备的特点,通过对保障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航天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航天装备设计特性指标和综合特性指标,设计特性指标主要选取可靠性、维修性和测试性相关指标,综合特性指标主要选取使用可用度、战备完好率和能执行任务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天装备保障效能评估方法,能够对影响航天装备保障效能的通用设计特性、保障资源和保障模式等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也能够为航天装备改进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综合保障车的配置,分析了机动作战保障需求和参数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机动作战保障能力评估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层评估指标的权重,并综合某陆基武器系统装备的特点和情况,基于模型输入相关分析数据,进行了评价验证.评估模型和方法可以为全寿命周期中武器系统装备设计方案及指标的优化改进、体系规模结构的优化取舍、装备使用保障的优化决策等工作提供重要分析依据,进而支持综合保障车的研制、升级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高龙  宋太亮  曹军海  邢彪  闫旭 《兵工学报》2018,39(11):2267-2279
科学合理的战备完好性评估对于准确掌握部队实战能力,优化保障体系结构,提高装备作战能力与保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评估模型注重维修保障因素而忽略供应保障因素、无法处理结构和状态较复杂的装备体系与保障体系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综合考虑多种保障因素的作战任务间歇期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分析装备体系与保障体系之间的交互关系和保障过程,从装备保障需求角度出发构建装备体系中单个装备作战单元的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共享同一保障体系多个装备作战单元的战备完好率评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装备作战单元装备保障需求相同与不同两种情况,并针对模型求解时装备体系状态难以确定的问题,给出一种基于向量通用函数的装备体系状态确定方法。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定量评估战备完好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费川  何宝民  刘栋 《四川兵工学报》2010,31(9):105-107,128
数据链是信息化战争中实现指挥控制自动化、战场情报资源实时共享、作战平台交互的战术信息系统。自动测试系统是保证其有效实施战术任务,充分发挥战场信息节点作用的重要保障装备,以数据链自动测试系统设计方案中的两套自动测试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复杂的系统结构和任务特性,构建了该系统的综合效能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理论确定了指标权重和模糊向量,实现了对数据链自动测试系统的综合效能评估,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8.
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考核验证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的前提和和基础。提出了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基于航空装备综合保障目标要求,对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和分解,构建了航空装备保障特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大型无人机保障效能评估的研究相对滞后,不能充分反映其新兴特点的问题,对大型无人机保障工作的内容、特点及要求进行了分析。基于国军标关于保障效能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从综合指标、设计指标、保障系统及其资源指标等三个方面分析归纳,选取合适指标,构建出能够相对全面且较少重叠的评估大型无人机保障效能的三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分配,并提供指标归一化度量的方法,从而完成系统保障效能的综合评估。算例分析给出系统保障效能的计算流程和分析方法,并提出提升保障效能的针对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装备任务执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战任务完成能力,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用传统的解析法对其进行评估,往往达不到效果。基于仿真的装备任务执行能力评估方法,可借助概率化的数学工具,充分考虑装备结构可靠性、维修保障系统及作战训练的影响,抽象出影响装备任务执行能力的关键因素,对保障资源的合理配备提出优化建议,并以某型火炮系统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文中在对装备可重构保障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箭布(扫)雷车可重构保障系统的组织模式,并构建了基于组件技术和模糊综合算法的保障目标评估系统。综合考虑了评价过程中的定性指标及定量指标,提高了火箭布(扫)雷车保障系统的整体柔性。为火箭布(扫)雷车的综合管理及技术保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其考核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舰船保障能力的精准评估问题,建立舰船全寿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计算模型。构建 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各种指标的计算模型;制定调研策略、基本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方法;选取 某个舰船系统进行案例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简易、实用舰船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各种指标的简易计算 模型,可用于舰船相关系统的保障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描述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作战过程的"任务—行动—能力"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介绍战时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从战时维修能力、战时器材保障能力、战时指挥调控能力、战时信息保障能力和防护防卫能力5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反映战时特征的舰船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该研究可为指挥员评估战时保障能力、合理调配和使用保障兵力完成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舰炮装备通用质量特性指标体系存在难以量化筛选、适用性差等问题,结合舰炮装备系统特点、作战使命及典型任务剖面,在明确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构建适用于舰炮装备的通用质量特性指标体系,并给出关键指标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为舰炮装备通用质量特性一体化设计、仿真及验证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BCMP排队网络的作战单元备件保障度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军  刘芳  张涛  郭波 《兵工学报》2009,30(1):110-113
备件保障度是评价作战单元的维修保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论文分析了作战单元及其保障系统的层次及维修流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BCMP排队网络的作战单元备件保障度评估模型,并利用多类边缘分布分析法给出了模型的求解算法。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结合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使用的特点,分析了其作战过程和制定指标体系的原则,在ADC法的基础上附加了作战保障能力系数,构建了包含总体效能层、作战过程层、局部效能层和装备性能层四层指标的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了部分关键指标的数学模型,为舰载无人机编队协同对海突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备件保障是装备保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装备保障系统的效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影响备件保障能力的要素,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相应指标的含义与计算处理方法,给出了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能力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指标的相对性、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系统效能评估。根据完成装备维修保障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建立装备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对单项指标采用专家评判法,采用递推算法给出目标层对评语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优劣等级评定,并由实例得出合理结果。该评估方法思路清晰、计算方便,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评估体系标准化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铁宁  李浩  王生凤  韩朝帅 《兵工学报》2016,37(10):1881-1888
为提高携行备件配置方案的针对性,以遂行多阶段作战任务的装甲装备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作战任务、装备群组成及备件仓库预置地点等因素对抢修策略的影响,合理统筹伴随维修保障能力与备件需求间关系,构建面向作战任务的装甲装备群携行备件配置优化模型,实现携行备件资源的针对性配置。通过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唐凯  柏彦奇  蒋建 《兵工自动化》2015,34(11):92-96
针对当前系统效能评估中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提出一种系统六元评价理论。该理论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层,第1层功能评价指标便于人们从总体上评价系统功能,第2层结构评价指标使人们可以从系统结构的角度对系统进行评价和优化,第3层运行评价指标便于在特定的系统结构下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对系统进行把握,第4层要素、状态评价指标便于在特定的系统结构下对系统要素进行调整以改进系统的功能;并以战术级装备保障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验证了该理论的实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系统六元评价理论建立指标体系,思路清晰,指标选取适当,为今后建立各种系统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