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并讨论了一种基于Lagrange神经网络的多用户检测器,利用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求解优化问题;推导了Lagrange神经网络多用户检测器(LNN-MUD)。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误比特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上,该检测器均优于传统检测器和解相关检测器;在抗远近干扰能力方面,该检测器优于传统检测器而弱于解相关检测器,且易于实时应用和VLSI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优化神经网络的最佳多用户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优化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优化神经网络最佳多用户检测器,将DS-CDMA通信中的多用户信号检测问题看作一种组合优化问题,利用神经网络能有效地求解优化问题的优势:推导了一种优化神经网络最佳多用户检测器,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1)在误比特性能和抗多址干扰性能上这种检测器均优于传统检测器和解相关检测器;2)在抗\"远近\"干扰能力方面,这种检测器优于传统检测器而弱于解相关检测器;3)易于实时应用和VLSI实现。 相似文献
3.
干扰消除多用户检测技术复杂度和处理时延均较高,难以有效实施于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用户端.针对此问题,利用交织区分多址(IDMA)的多址干扰消除原理,提出了一种多址干扰新方案——分组扩频交织分多址(GSID-MA).该方案通过对用户进行合理分组,可有效降低用户接收机的复杂度和处理时延.首先构建出交织扩频多址的系统模型,然后对其系统容量、复杂度、处理时延及误码率性能等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并对其分组方式和交织器复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与仿真表明,在合理的分组方式下GSIDMA的复杂度与处理时延可在IDMA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同时其性能与IDMA接近;该方案的低复杂度、低处理时延特性使其更适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祥伦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1):40-43
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是当今一种流行的无线通信技术。在DS-CDMA通信中,所有用户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都存在着重叠,结果产生了相互干扰。本文研究超宽带DS-CDMA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器及相关的恒模算法,表明盲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超宽带DS-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用户检测的特点,将小波变换引入异步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的多用户检测.在发送端对数据进行一维小波重构,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总和进行一维小波分解,然后对分解得到的两组信号分别进行多用户检测.该小波多用户检测器的相关矩阵的维数只与用户数有关,与数据帧的长度无关,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相关矩阵的求逆,并可实现逐比特检测.仿真结果表明,小波多用户检测器具有较低的误比特率和较好的抗远近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串行干扰相消的多用户检测器(SIC)和并行干扰相消的多用户检测器(PIC)的思想及其框图的分析,提出了串并行干扰相消的多用户检测器(SPIC)的基本思想及其设想的SPIC原理框图。分析表明:这种检测器能够利用串并行结合的优点进行多用户检测,并能够在复杂度和性能上得到很好的折衷,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近似解相关(AD)多用户检测算法,通过对算法的分析。建立了该算法的实现框架,给出了用FPGA技术实现该算法模块的详细方案,并从实际硬件量的角度分析了其复杂度。最后以DSP2621EA评估板为基本硬件平台对该方案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基本吻合,说明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码分多址(CDMA)下行链路中仅需期望用户的扩频码和定时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的问题,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理论,采用探查性投影追踪法,结合负熵和修正函数构造出新的代价函数.运用非多项式函数简化了负熵运算,而采用修正函数克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不确定性.经过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该算法计算量小,收敛速度较快,在恶劣的信噪比和多址干扰中具有优异的信干噪比和误比特率性能,因此该检测器抗多址干扰(MAI)和远近效应能力强,很有实用价值.同时该算法对用户数敏感性小,在线处理方式也适用于非平稳信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码分多址(CDMA)下行链路中仅需期望用户的扩频码和定时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的问题,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理论,采用探查性投影追踪法,结合负熵和修正函数构造出新的代价函数.运用非多项式函数简化了负熵运算,而采用修正函数克服了独立分量分析的不确定性.经过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该算法计算量小,收敛速度较快,在恶劣的信噪比和多址干扰中具有优异的信干噪比和误比特率性能,因此该检测器抗多址干扰(MAD和远近效应能力强,很有实用价值.同时该算法对用户数敏感性小,在线处理方式也适用于非平稳信道. 相似文献
10.
针对确定性的短码,采用一种简化算法,计算复杂性低,结构简单,从而避免了对方程的求逆运算.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解相关检测器和最小均方(MMSE)检测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基于CMA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差分形式的恒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对加性白高斯信道,还是对多径信道,该算法对任意初始矢量及任意模参数都具有非常好的鲁棒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约束最优化的近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算法。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可以看成是一个具有约束条件的组合优化问题,所提出的算法通过放松这个组合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将最大似然检测算法转化成为一个无约束最优化问题,并利用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解来近似得到最大似然解。数值结果显示:无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下,还是在随机时变多径信道下,该算法都与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都十分接近,同时其复杂度在用户数比较大时仅与线性检测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3.
多径衰落信道下基于SE-CMA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Sign Error Constant Modulo Algorithm的多用户检测算法,并将它推广到多径情形。试验仿真证明,在时延远小于符号周期的情况下,这种多用户检测算法能很好地抵消多址干扰和克服多径衰落。与基于子空间的多用户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收敛性能稍弱,但稳态性能稍强,其复杂度为O(NL),低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4.
多用户检测中基于导频信道的自适应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 适用于多用户检测的自适应算法, 这种基于导频信道的自适应算法(PCA)利用导频信道的信息直接计算横向滤波器的权矢量, 与传统的自适应算法和盲自适应算法相比, 不需要训练序列或信道估计, 而且计算复杂度只有O(N2).分析和仿真表明, PCA能全局收敛到Wiener解, 收敛速度快, 稳态性能随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增加而提高, 但比传统的判决引导递归最小二乘算法(DD-RLS)的稳态性能差. 相似文献
15.
在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下,接收到的CDMA信号功率变化较大,此时D-Rake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器性能显著下降,将变步长LMS算法与基于主分量的相干合并引入到D-Rake(DecorrelatingRake)检测器中,构成一种变步长D-Rake,称之为VD-Rake(Variablestep-sizeDecorrelatingRake)检测器。该检测器能克服原D-Rake检测器对信号功率变化较敏感等缺点,有效地改善了D-Rake检测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天线阵CDMA系统,运用子空间方法,导出了用户多径信道的盲辩识过程.并证明在此基础上,结合待检用户的扩频序列,在几乎不增加任何额外运算量的情况下,就可过渡到多用户检测.尽力避免了对高维矩阵的直接运算,计算量大大降低.采用天线阵方法适于过载系统(系统用户数≥处理增益).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受限平均输出能量(CMOE)准则的用于多径CDMA信道的盲多用户检测器.与以前提出的盲多用户检测器相比, 它充分利用了两个子空间的特性和结构: 所需用户的扩频码子空间;由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估计的信号子空间.仿真结果表明, 该盲多用户检测器具有很强的抗远近效应的能力, 避免了CMOE检测器存在的由于信号表示波形不匹配造成的性能下降问题, 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 性能大大优于已提出的其它多用户检测器.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修正的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同步DS-CDMA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改进的信号子空间跟踪算法,将内部模型法则与PAST算法相结合,并在每一次自适应迭代中对信号子空间正交化,解决了传统算法因引入特征值估计误差而导致检测性能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算法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且计算复杂度较低。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宽带室内传输环境的慢时变特性以及超宽带信号的恒模调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恒模算法的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方案。该方案首次将恒模算法引入直扩超宽带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应用盲信号处理方法推导了恒模算法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全局最优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训练序列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相比,该方案提高了有效的信息传输容量,同时在输出信干比及误码性能方面的损失不超过3dB,有效地做到了传输容量与误码性能之间的折衷,适用于室内超宽带的多用户高速接入场合。 相似文献
20.
支持向量机作为非线性多用户检测器,可以利用较少的训练数据,检测经过瑞利(Rayleigh)衰落的同步CDMA通信系统信号.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多普勒频移不同的瑞利衰落信道下,这种多用户检测算法误码率性能优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MMSE)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