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对蚕蛹蛋白粘胶纤维的纤维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研究了蚕蛹蛋白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粘胶纤维断裂强度较同类纤维大,平均断裂强度达2.797c N/dtex,同时有较高的初始模量和吸湿性,非常适合用来开发高档织物。 相似文献
3.
4.
新型的蚕蛹蛋白纤维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蚕蛹蛋白纤维纱线的性能特点,探讨开发蚕蛹蛋白纤维衬衫面料的工艺要点。采用精梳棉纱作为经纱,蚕蛹蛋白纤维纱线作为纬纱,运用不同组织结构和色纱搭配,设计开发了几款色织衬衫面料。该系列面料具有丝绸织物的外观和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6.
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干蚕蛹为原料,经脱脂、酶解、脱色可制得蚕蛹蛋白水解液。而研究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工艺并测定水解液中氨基酸的含量是获得其结果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染整加工前处理工艺条件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pH值溶液中蚕蛹蛋白长丝的强力变化;研究NaClO漂白和H2O2漂白的工艺参数(pH值、温度、漂白剂质量浓度)对蚕蛹蛋白长丝强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在热定型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pH=5时,纤维的强力损失最小,pH在4-10时,纤维的损伤较小;蚕蛹蛋白纤维较适合用H2O2漂白,较适合的漂白工艺参数为:温度不宜超过80℃,pH为10左右,H2O2(30%)质量浓度在4-6 g/L. 相似文献
9.
研究蚕蛹蛋白纤维/天丝的混纺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了5种不同组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弯曲性、折皱回复性以及顶破强力。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权系数和标准化值的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得到了蚕蛹蛋白纤维/天丝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排序。蚕蛹蛋白纤维/天丝混纺织物质地坚牢,折皱回复性好,表面光洁,适合开发高档衬衣、女装裙装和床上用品。 相似文献
10.
对以马蹄为原料制作马蹄爽饮料的工艺进行探讨。采用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配比,研制出具有爽脆感和独特风味的马蹄爽饮料. 相似文献
11.
有机溶剂提取蚕蛹油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研究以蚕蛹为材料,经干燥、粉碎、溶剂萃取、过滤、蒸馏得油等工艺过程,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适合蛹油提取的条件,即用正己烷作萃取剂,浸出温度为30℃,固液比为1:4,浸出时间为7h,由此得出一条科学的提油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混菌固态发酵蚕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蚕沙和麸皮比例8:2,尿素3%,硫酸铵2%,水分72%,PH自然,在30℃先接康氏木霉T-1,培养72h以后再接入莫格假丝酵母Y7,再继续培养24h,所得发酵产品的粗蛋白含量为28.7%,粗纤维降解率为42.2%,富含酵母活细胞和纤维素酶,转化率为82.7%。 相似文献
13.
探讨提取蚕蛹甲壳素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依次对蚕蛹粉进行加热处理后,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及无机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碱浸酸煮法提取甲壳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9%、温度为85℃、时间为3 h,盐酸的浓度为3%、温度为60℃、时间3 h为最佳提取条件.甲壳素提取率27.1%. 相似文献
14.
对纯净水生产天然核桃乳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对核桃去壳后烘烤、去皮、配料、稳定性等工艺条件作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纯净水制核桃乳在产品色、香、味及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麦胚和胡萝卜复合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麦胚和胡萝卜复合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经过多次试验找出了最佳生产工艺。生产的复合饮料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不含任何香精和防腐剂的天然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6.
以芦荟为主要原料制作芦荟原汁和复合芦荟饮料,着重对芦荟原汁及芦荟饮料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芦荟原汁的最佳杀菌条件为:90℃,30min;芦荟饮料最佳配方确定为:芦荟原汁体积分数为15%,白砂糖质量分数为7%,花茶浸提液体积分数为60%,加入的苹果酸和柠檬酸之比为3∶2.5,灭菌温度确定为95℃,保温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构建展示SARS-CoV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受体结合结构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的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RBD,并进一步研究其展示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RBD蛋白正确表达并成功展示在病毒囊膜表面,将灭活的纯重组杆状病毒vBmgp64-RBD皮下注射BALB/c小鼠能产生抗RBD蛋白的特异性抗体,且抗体具有抗RBD蛋白的中和作用。证明vBmgp64-RBD有可能作为一种基于杆状病毒的新型SARS疫苗,为SARS的体外检测及后续疫苗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蚕蛹功能酱油酿制(Ⅱ)--蚕蛹脱臭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对蚕蛹酱油酿造过程中通风制曲阶段蚕蛹臭味物质的含量组成及脱臭效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蚕蛹中臭味成分以正丁胺为主,约占60%;制曲质量差,蛋白酶活低(4673.2u/g干曲),则脱臭效果较差(脱臭率33%);制曲质量好,蛋白酶活高(8168.3u/g干曲),则脱臭效果较好(脱臭率8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