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在白庄煤矿矿井改扩建过渡时期,改扩建水平建立应用了临时通风系统,生产水平利用了矿井可控循环风技术,解决了改扩建通风问题和矿井生产水平供风不足问题,加快了改扩建工程进度,确保了矿井稳产、高产;同时还提出了生产矿井改扩建时期,通风系统不能满足矿井改扩建和矿井生产水平正常通风要求的情况下,建立矿井辅助通风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鹿洼煤矿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矿井开拓的延伸,现有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矿井中、后期通风需要。在对矿井现有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确定了矿井总需风量,优化了矿井-450m水平总回风巷通风断面,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延伸,巷道压力逐步增大,使之通风巷道维修频繁,不仅增加了吨煤成本,而且给矿井生产造成了影响。伴随着通风线路的不断延长,矿井通风阻力随之变大,负压增高,矿井抗灾能力减弱。为此,应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缩短矿井通风线路,减小通风阻力,提高矿井有效风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矿井通风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促进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的改进,分析了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开发现状、趋势,并对构建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关键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基于计算机图形学、GIS理论和矿井通风理论,对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的开发模式、可视化仿真平台、通风网络拓扑关系维护、通风网络解算和通风系统双线图的快速自动生成进行了改进研究和实现,这对于构建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或改进现有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平煤八矿在水平过渡期间通风系统复杂,矿井总风量不足,水平及采区风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论证、实施,解决了矿井供风量不足的问题,通风系统达到了合理、稳定,保证了矿井水平过渡期间的安全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
生产矿井在开拓开采过程中随着生产布局、自然条件及生产水平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矿井通风能力、通风网络结构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变化,确保矿井主通风机能力与矿井通风网络能力相匹配,使之处在合理工况点范围内运行,最大限度地实现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技术、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7.
余伟伟  程磊  党海波  曹保权  陈珂 《煤》2012,(3):37-39
刘河煤矿二水平瓦斯含量高,在此水平进行开采时,矿井有可能由低瓦斯矿井变成高瓦斯矿井,继续由主井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已不能满足矿井二水平开采的安全生产要求。文章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测定后,分析了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的生产部署和配风情况,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运用计算机对各个时期进行解网分析,最终确定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型号,这将有助于该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绿水洞煤矿+528 m水平、+660 m水平、+790 m水平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矿井为持续发展而开拓新水平+350 m水平,由此导致+350 m水平系统形成时矿井需风量增大、矿井通风路线加长、通风阻力增加等趋势。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矿井瓦斯涌出状况和目前制定和实施的配风细则,对届时矿井需风量进行了预测和计算;对矿井已有巷道进行了实际通风阻力测定及分析;对正处在开拓中的巷道利用科学方法进行了阻力预测计算和分析。根据风量、风阻分析提出了几个现场可行的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了风网解算和技术经济优化分析,得出最优可行的通风方案,为深部水平开采主通风机的选择及其与通风网络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深部水平的安全生产和通风系统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辛置煤矿由于多年来不断挖潜与改造,矿井+540m水平和+450m水平资源已基本枯竭,以矿井目前的生产系统,接替水平+310m水平投产时,矿井通风线路较长,漏风率较大,通风负压远远超出《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给矿井的安全生产留下较大隐患。必须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简化通风系统,使通风负压趋于合理,才能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和安全程度,确保安全生产。对矿井当前南区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阻力测定与网络解算模拟计算,分析了矿井的阻力分布状况,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调整方案及工程实施步骤,对煤矿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开采范围不断扩大 ,供风距离越来越长 ,通风阻力显著增加 ,风量不能满足两水平同时生产要求 ;通过通风状况分析和通风阻力测定 ,找出影响矿井通风的阻力段进行通风路线调整 ,同时采取减小矿井漏风等措施 ,提高了矿井风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