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组成比组分构成共混纤维分散相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3种不同ηγ的PA6和3种不同MI的PE,以多种共混组成比熔融纺丝。通过调整PA6与PE的熔体粘度比,可使高组成含量的PA6构成共混纤维的分散相。  相似文献   

2.
3.
PLGA/PLA共混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华  王曙东 《纺织学报》2012,33(2):21-25
 为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PLGA和PL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PLGA/PLA共混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流变仪、TG-DSC热分析和电子强力仪测定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微细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法可成功制备PLGA/PLA共混微、纳米级纤维膜。随着PLA共混比例的提高,纺丝液的黏度逐渐提高,使得纳米纤维的直径增大、分布均匀、孔径增大、孔隙率减小;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LA共混比例的增大,支架的结晶度和结构稳定性提高;随着PLA共混比例的增加,支架的断裂强度增加,伸长减小;可通过调节PLGA和PLA的共混比例达到调控支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以满足不同组织工程支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概述锦纶 6纤维的发展 ,阐述锦纶 6纤维的生产技术和产品 ,展望锦纶 6纤维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纺丝过程中添加载银纳米氧化锌抗菌母粒,根据锦纶生产特点合理优化生产工艺,生产锦纶6抗菌纤维.通过优化组件过滤组合,纺速4 000 m/min,联苯温度26℃;后加工时,D/Y比1.60、拉伸比1.2,可生产出强度达3.75 cN/dtex的抗菌DTY.产品经抗菌实验测试,经50次洗涤后,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6.
韩霞  郭英 《纺织学报》2014,35(7):123-0
通过PET/PE进行共混纺丝实验,对共混纺丝组件的性能做了研究。观察分析了一般纺丝组件(无静态混合圆盘)和共混纺丝组件(装设静态混合圆盘)获得的PET/PE共混纤维电镜照片。实验结果表明,共混纺丝组件能有效地促进PET/PE共混过程中相的分散和阻止分散相的再凝聚;并且伴随着共混纺丝组件中静态混合圆盘数目的增加,共混纤维中分散相颗粒的分布均匀性与细化程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熔融纺丝工艺下,文章研究了不同共混方式下2,4-二氨基-6-二烯丙氨基-1,3,5-三嗪(NDAM)改性抗菌锦纶6长丝的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对母粒法与共混法制得的抗菌锦纶6长丝进行结构表征、形貌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与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母粒法与共混法两种共混方式均不影响抗菌锦纶6长丝的结构与热性能.母粒法制得的抗菌锦纶6...  相似文献   

8.
PA6功能丝、高色浆含量的原液着色丝由于功能物质或颜料的加入往往导致其纺丝速度的大幅度降低,本论文分析了PA6功能丝在3 500 m/min速度下纺制POY丝时成形过程中的问题,研究发现:提高丝束的牵伸、降低纺丝温度、加大冷却风速、降低集束距离、提高油剂质量分数、调整卷绕超喂和交叉角可以解决PA6低速纺POY时的成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梅  张锋  明津法  高艳菲  左保齐 《丝绸》2012,(6):5-7,30
以甲酸为溶剂,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丝素蛋白(SF)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透明质酸(H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研究了SF-HA共混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丝素与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共混纳米纤维直径在100 nm左右,纤维表面光滑,呈圆柱状;高分子量透明质酸的加入使得纤维形态变差,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透明质酸的加入未对丝素分子构象和结晶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质量比的丝素蛋白(SF)/醋酸纤维素(CA)溶于甲酸中,配置成共混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SF/CA共混纤维毡。利用SEM、XRD对其结构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SF中添加少量CA(<10%),SF的可纺性显著提高,添加10%CA时,可纺性最好,所得共混电纺纤维细且均匀,直径为50~300nm;CA添加量大于30% 时,可纺性恶化,出现大量的珠状物,且纤维粘连、不连续,形成树枝状结构。XRD分析表明,添加少量CA(<10%)能诱导SF分子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转变,但CA添加量大于30%时,SF与CA两者分相。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织造、染色、定型三个过程的对比,对锦纶6与锦纶66弹力丝在织袜过程中的性能差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选取高黏度PET、低黏度PET添加PBT的混合物作为并列纺丝的两种组分进行复合纺丝,并对其可纺性进行研究;采用与不经改性的高低黏度PET并列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对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黏度PET/(低黏度PET混合PBT)并列复合纺丝具有良好的可纺性及后加工性能,纺制的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自卷曲性能。  相似文献   

13.
竹炭纤维/羊绒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竹炭纤维与羊绒的主要特征,以及18 tex竹炭纤维/羊绒(70/30)混纺纱的试纺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的设定。通过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采取特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最终成功试纺出性能优良的18 tex竹炭纤维/羊绒(70/30)混纺纱。  相似文献   

14.
天然彩棉主体长度较短,纤维细度较细,马克隆值偏低,含杂略高。针对彩棉的这些性能特点对其纺纱工艺进行了研究,从而提高彩棉成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锦纶6DTY变形加工中,加工速度、牵伸比、定型温度、速比、含油率等工艺参数对纤维染色均匀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锦纶高速纺中组件工艺的选择作了探讨,着重讨论了喷丝板、过滤介质和密封介质的工艺配合。  相似文献   

17.
细旦锦纶6 FDY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产高性能纺丝级锦纶6切片,在常规FDY纺丝设备上生产高速经编用细旦锦纶6FDY,就纺丝温度、喷丝板、冷却条件、热辊温度、拉伸工艺等对细旦FDY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对设备作局部改造并调整生产工艺,可生产优质细旦锦纶6FDY。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锦纶6细旦FDY生产工艺的选择,着重阐述了纺丝与卷绕工艺中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Matlab,对棉和莫代尔两种纤维纵向特征图像进行预处理,根据处理顺序依次对灰度化、增强、滤波、二值化、旋转等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自编程序提取几何形状特征值。用Origin对特征值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直径CV值、矩形度、平均灰度值对纤维识别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直径CV值、平均灰度值这两个特征值能较好的识别棉、莫代尔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