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高家堡勘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了构造因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以及沉积环境因素与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百善煤矿岩浆岩侵入对52煤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大部分煤层遭岩浆侵蚀,致使煤层稳定性发生变化,采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和煤层可采性指数两个指标,定量评价了煤层厚度稳定性。通过对比侵蚀前后煤层厚度及煤层可采性的变化,分析了岩浆岩侵蚀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煤层,致使煤层厚度变薄,部分煤层变质为天然焦或煤层全部被吞噬;同时岩浆岩穿插使煤层成为多个分层,降低了煤层的稳定性,F5断层和F5-1断层是岩浆岩侵入煤层的主要通道,此结果为矿井开采岩浆岩侵入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正确指导煤矿的采掘工作,要求随着采掘巷道施工及时测量煤层厚度,探查煤层厚度的变化。根据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和桃园煤矿的勘探钻孔资料和已经揭露的井下地质情况,通过对井田地质构造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构造因素,对煤矿合理布置采掘巷道和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煤层厚度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的方法,定量评价了祁东煤矿9煤层厚度稳定性。通过岩浆侵入煤层前后煤厚和可采性变化的比较,探究了岩浆侵入对9煤层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浆侵入使煤层变薄,接触变质作用使煤层变质为天然焦;煤层被岩浆穿插,出现多个分层,导致煤层稳定性降低;魏庙断层可能是岩浆侵入煤层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已采工作面煤层变薄带地质特征的分析,指出煤层变薄带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从而对煤层厚度的变化做到定性和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6.
刘店煤矿7煤层遭岩浆侵蚀严重,致使煤层结构和厚度发生改变。采用煤厚变异系数定量评价了煤层厚度稳定性。通过对比岩浆侵蚀前后煤层的厚度及其结构变化,探究了岩浆侵蚀对煤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侵蚀致使煤层厚度变薄,部分煤层变质为天然焦;同时由于岩浆穿插使煤层成为多个分层,降低了煤层的稳定性。断层是岩浆运移的主要通道,岩浆的侵入中心在断层F34与F32的交汇处附近。  相似文献   

7.
地质条件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增勇 《煤炭技术》2006,25(11):46-47
根据岩石单向抗压强度以及裂隙发育密度和分层厚度,对煤直接顶板稳定性进行分析。煤层直接顶板稳定程度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地质条件的差异,煤层顶板的岩性,是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是管理好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曹村煤矿为背景,利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等方法,对曹村煤矿地质构造对该矿煤层厚度影响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曹村煤矿浅部是单斜构造,在该矿的深部构造是紧密褶皱及大幅度倒转褶曲,在燕山构造早期形成了缓倾角断层和大角度逆冲断层,而在燕山构造晚期则形成大量高角度正断层。在正断层的引张拖拽作用下,正断层附近上下盘面煤层厚度变薄,而在逆断层附近盘面,由于挤压聚集形成厚煤层。在相对封闭的褶皱带内,处于该区域的煤层由于受到挤压而发生塑性流变,形成"断续"状煤层;而在倒转褶曲区域附近,处在正常翼的煤层由于受压而变薄,处于倒转翼煤层仍然维持稳定性较好的状态,煤层厚度较厚。  相似文献   

9.
蒲白矿区煤层厚度变化之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蒲白矿区内煤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为掌握各类地质因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提出在矿井地质方向应做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保田—青山地区19#煤层赋存于龙潭组中下部,是本地区主要可采煤层。该文在收集该地区19#煤层大量钻孔厚度、煤质资料基础上,总结出其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该区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对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生变化是影响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的重要原因。聚煤期后构造变形对煤层的改造普遍而强烈,掩盖了原生沉积环境对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影响。论述了聚煤期后不同样式的构造变形对二1煤层的影响:正、逆断层和重力滑动断层对该区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的影响范围局限,印支期的顺二1煤层的层间滑动变形是引起煤层流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该区构造煤形成和煤厚大幅度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单蕊 《陕西煤炭》2023,(4):124-128
根据地震勘探及地质资料,运用属性分析技术和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研究甘肃HSL煤矿中部某区主煤层厚度变化规律,圈定不可采带。从沉积和构造作用两方面对影响该煤层厚度变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以测井约束反演结果为主,辅助属性分析结果,并综合地质钻孔资料,能有效预测煤层厚度趋势,沉积环境影响煤层厚度的区域性变化;基底不平控制着煤层的总体形态,煤厚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与分带性;背斜构造造成煤层在局部地区变薄甚至缺失;后期构造活动往往引起煤层厚度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13.
霍州煤电集团金能煤业首采工作面2-1201工作面揭露的2#煤层普遍出现无煤段、煤层厚度变薄及增厚等地质现象,从煤层厚度变化的多样性、煤层沉积环境、后期构造运动等方面对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矿井构造发育特征及煤厚度变化规律,对下一步2#煤层的合理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集井田二1煤层全区可采,为主要可采煤层,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中等。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区内煤层厚度呈现中西部、中南部厚,东部薄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区内包括二1煤层夹矸、灰分、煤层分叉情况及标志层(大占砂岩)发育情况等与二1煤层赋存特征及厚度变化有关的因素,从同生沉积和后生作用等方面探讨影响二1煤层赋存特征及厚度变化的因素,推测地壳不均衡沉降和构造变动是影响区内二1煤层厚度的主要因素,另外,后生河流冲蚀作用对区内局部地段煤层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石上井田内施工的43个钻孔资料,对其B4煤层底板标高和煤层厚度进行了趋势面分析,得出石上井田B4煤层为一向斜构造,向斜轴走向NE,煤层厚度往轴部变厚,而两翼较薄。  相似文献   

16.
刘东平 《陕西煤炭》2012,31(2):11-12,21
总结了陈家山煤矿的主采煤层4-2煤层的厚度变化规律,从沉积建造及后期改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对指导煤矿预测及合理开发4-2煤层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煤层顶板稳定性预测构造解析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地质构造因素控制煤层顶板稳定性作用的研究,提出了煤层顶板稳定性预测评价的矿井地质构造特性解析方法,选择平顶山十三矿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对矿井地质构造几何特性综合研究,即矿井地质构造特征,矿井构造应力场,顶板岩体结构力学特征3个因素的综合研究,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工程实践证明,地质构造解析法可以对煤层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保田-青山区块以往的地质勘查及研究成果为参考,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构造、含煤地层、煤质及煤层气参数井各项资料进行总结和综合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内17~#和19~#煤层煤层含气量主要受埋深、构造、煤层厚度、盖层和煤类等几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该区各地质因素对煤层含气量变化的影响,总结了该区目的煤层含气量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通过对赵庄煤矿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了构造、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得出煤层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赵庄煤矿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控因素,其它地质因素影响煤层瓦斯的局部变化.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区域、矿区、矿井构造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分析了断层、褶皱、顶底板岩性、岩溶陷落柱、煤层埋藏深度、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泥岩厚度、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结果表明3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是煤层上覆基岩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