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甲基-4-羟基-6-苯基嘧啶和2-甲基-4-羟基-5-溴-6-苯基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DS-C18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对2-甲基-4-羟基-6-苯基嘧啶和2-甲基-4-羟基-5-溴-6-苯基嘧啶的含量进行HPLC分离测定.以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37 nm,样品线性范围为0.001~0.1 mg·ml-1 .分析2-甲基-4-羟基-6-苯基嘧啶的RSD为0.5%,分析2-甲基-4-羟基-5-溴-6-苯基嘧啶的RSD为1.0%. 相似文献
2.
由于吲哚啉-1-酮单元广泛存在于各类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且3-取代异吲哚啉-1-酮对于天然产物的合成及新药研发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化学家和药学家广泛关注3-取代异吲哚啉-1-酮合成方法。针对目前大部分合成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底物不易制备等问题,本文在易于合成的吡啶甲酰胺–磺酸酯类路易斯碱催化下,以廉价易得的三氯硅烷为还原剂,实现了3-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的硅氢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收率(63%~99%)得到了一系列3-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从而找到了一种便捷、经济、环保的制备3-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氯代乙酰乙酸乙酯和苯硫酚为主要原料,经硫醚化、胺化、Nenitzescu反应,合成目标产物1-甲基-2-苯基硫甲基-6-溴-5-羟基吲哚-3-羧酸乙酯,产品总收率为36 %.硫醚化反应在n(苯硫酚):n(NaOH):n(氯乙酰乙酸乙酯)=1:1:1,反应时间为3~4 h, 反应温度为5~10 ℃的条件下进行,中间产物4-苯硫基乙酰乙酸乙酯(I)的收率为92 %.胺化反应在n(甲胺):n(I) =1.1:1,反应时间共为20 h的条件下反应,中间产物4-苯硫基-3-甲胺基-2-丁烯酸乙酯(II)收率为94 %.Nenitzescu反应在n(溴代对苯醌):n(II) =1:1.1,反应时间为7~8 h,反应温度为80 ℃条件下反应,得到最终产物1-甲基-2-苯基硫甲基-6-溴-5-羟基吲哚-3-羧酸乙酯(Ⅲ),收率为40 %.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鉴定,证明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4.
以4-羟基-6-氨基-2-萘磺酸为原料,经乙酰化保护氨基和羟基,再将4-乙酰氧基-6-乙酰氨基-2-萘磺酸钠用氯磺酸/氯化亚砜将磺酸基转变为磺酰氯,然后与脂肪胺甲胺缩合生成磺酰胺,最后经水解除去乙酰基合成了染料中M体4-羟基-6-氨基-N-甲基-2-萘磺酰胺。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与质谱确证。 相似文献
5.
为利用简单节杆菌生物催化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制备去氢甲基睾丸素,采用N^+离子注入与Cs^137-射线辐照两种方法选行菌种诱变,选育适宜于17α-甲基睾丸素C1,2位脱氢的高转化菌株.结果表明,从16株简单节杆菌筛选出的TCCC11042,依次经N^+离子注入与Cs^137-γ射线辐照处理,通过甲基睾丸素为底物的摇瓶筛选,选育得到正变株F2—20,该菌株对17α-甲基睾丸素脱氢转化率达到60.8%,比出发菌株TCCC11042的转化率提高了12.8%经群体传代方式考察,诱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水杨酸和37%甲醛溶液为原料、25%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光稳定剂3,3′-亚甲基-双(6-羟基苯甲酸),分别研究了原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合成方法的适宜合成工艺参数为:n(水杨酸):n(甲醛)=1:0.58,合成反应温度为98℃,反应时间为9h.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等表征确认了其结构,产品收率可达到89.4%以上,产品纯度97.6%. 相似文献
7.
简单节杆菌催化17α-羟基-16β-甲基孕甾-4,9(11)二烯-3,20-二酮脱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倍他米松合成的重要环节,本文研究了简单节杆菌催化17α-羟基-16β-甲基孕甾-4,9(11)二烯-3,20-二酮的C1,2微生物脱氢生成17α-羟基16β-甲基孕甾-1,4,9(11)三烯-3,20-二酮的反应.考察了不同菌体量和底物质量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菌体质量浓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反应初速度与底物质量浓度的关系符合米氏方程.考虑底物及产物的固液平衡以及产物抑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初始底物质量浓度下的格氏物间歇脱氢反应过程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HPLC法测定6-甲基尿嘧啶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6-甲基尿嘧啶含量和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C18柱,检测波长为263nm,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的醋酸铵(二者体积比为40:60),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为20uL。样品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5~200u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值为0.5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以钌/炭为催化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介质中,4-甲基苯甲酸(4-MPA)催化加氢制备4-甲基环己基甲酸(4-MHA).实验条件下,无脱羧副反应产生,4-甲基环己基甲酸的选择性为100%.碱液种类对转化率有一定影响,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相比,氢氧化钾水溶液具有较高的转化率;碱液浓度对转化率有较大影响,当n(氢氧化钠):n(4-甲基苯甲酸)大于等于1.25时,转化率达到最大值,120℃,2 MPa条件下,反应95 min后,4-甲基苯甲酸转化率为97.82%.反应速率随载体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氯化铜-2-甲基-1-丁醇、氯化铜-3-甲基-1-丁醇
体系溶解度和蒸汽压的测定及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氯化铜在2-甲基-1-丁醇和3-甲基-1-丁醇中的溶解度,用静态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含饱和CuCl2浓度的2-甲基-1-丁醇和3-甲基-1-丁醇的饱和蒸汽压,运用拟二元法原理分别用Clapeyron方程和Antoine方程关联饱和蒸汽压,均获得很好的结果。以此结果也成功用于2-甲基-1-丁醇3-甲基-1-丁醇-CuCl2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Twee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重点考察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中进行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Tween的种类和浓度、PEG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特性黏数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Tween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高锰酸钾为引发剂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重点考察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双水相中进行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反应的影响,讨论了Tween的种类和浓度、PEG质量分数、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特性黏数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质量分数为2%的Tween-80作为添加剂,PEG 20000的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摩尔比为n(KMnO4)∶n(AM)=6.0×10-4∶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接枝共聚物为单体转化率为99.71%,接枝率为139.14%,特性黏数477.63 mL/g。 相似文献
13.
双水相萃取是一种新型的用于提取、分离、纯化的技术,目前的研究证明双水相萃取已经应用于生物分子分离、污水处理、贵金属分离、生物合成、检测等方面,而且由于其本身的易于扩大,成本低、快速、高效等优势,应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4.
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CPC)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双水相系统.测定并绘制双水相相图,考察了配比、温度、总浓度和外加盐氯化钠对双水相区域的影响,分析双水相的体积、密度、SDS与CPC浓度的变化规律,并观察双水相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以过硫酸钾和尿素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双水相体系中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引发剂配比、分散体系的构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为分散剂,质量分数为6%;n(K2S2O8):n(AM)=1.1:1×104;n(K2S2O8):n[CO(NH2)2]=1:2.5;... 相似文献
16.
对以聚乙二醇为分散剂、(NH4)2S2O8(缩写APS)/NaHSO3引发体系引发的双水相中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引发剂配比、反应温度及预引发时间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聚乙二醇20000质量分数为10%,n[(NH4)2S2O8]∶n(AM)=0.001 2∶1,n[(NH4)2S2O8]∶n(NaHSO3)=1∶2.0,温度为30℃,预引发时间为10 min,反应时间9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的单体转化率为95.39%,接枝率为113.03%,接枝效率为63.91%。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黏度及耐盐性能,将有机蒙脱土加入到聚合体系中,通过双水相聚合的方法制备出聚丙烯酰胺/有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不同的有机蒙脱土(MMT)加入量、引发剂加入量、分散剂聚乙二醇(PEG)浓度、单体浓度等因素对PAM/MMT纳米复合材料特性粘数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采用红外色谱(FTIR)及x 射线衍射仪(XRD)对PAM/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及有机蒙脱土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水相聚合方法可以制备出预期的PAM/MMT纳米复合材料,所得产品水溶液黏度高、耐盐性能好,产品作为驱油剂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填料塔为萃取设备,对青霉素G钠盐在PEG-(NH4)2SO4双水相系统中的传质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测定了分散相含率εD和分散相体积传质系数kDa随分散相流率VD的变化规律.并用修正的Handlos-Baron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 相似文献
19.
葛根总黄酮在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乙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的分相能力差异与葛根总黄酮在其中的分配差异,用双水相对葛根总黄酮进行萃取纯化.先在室温25℃下用浊点法分别绘制研究乙醇与氯化钠、碳酸钠、磷酸氢二钾、碳酸钾、硫酸铵5种盐所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相图,并计算萃取后葛根总黄酮在各体系中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筛选出乙醇/磷酸氢二钾体系为最佳体系.然后考察改变该体系中水与乙醇体积比和盐的量对体系相比以及葛根总黄酮的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组成.最后考察了葛根粗提取液中葛根总黄酮浓度变化对其分配系数和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质量分数为50.14%、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为22.67%的双水相体系是分离纯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葛根总黄酮质量浓度越高,葛根总黄酮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越大,当葛根粗提物质量浓度超过0.014g/mL后,分配系数减小;质量浓度的改变对萃取率影响不大;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葛根总黄酮在体系中的分配系数为35.99,萃取率高达99.23%.该双水相萃取技术操作简单、环保无害,并对葛根粗提取液中葛根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优于食品级的R-藻红蛋白(R-PE),采用双水相体系从坛紫菜中分离纯化R-PE.结果表明,聚乙二醇(PEG)/酒石酸钾钠双水相体系,当PEG相对分子质量为1 500且p H为8.06、系线长22.30%、体积比0.12时纯化效果最佳,R-PE纯度由细胞破碎液的0.43提高到1.47,回收率为84.42%.经过二次双水相纯度达1.55,纯化因子为3.60.得到的R-PE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PEG相对分子质量1500/酒石酸钾钠双水相体系成功分离纯化R-PE,操作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