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有的网络专业人士都理解P2P网络的关键概念.但是,P2P是激进的运动么?P2P是互联网的一个基本特性,就像互联网在产生的时候被设想的那样:是一个平等连接和访问的资源共享平台.但是这些年来,由于技术的局限和商务因素的影响,互联网发展成了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相似文献   

2.
P2P流媒体系统中层次化网络拓扑推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基于P2P技术的应用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互联网应用,成为占用互联网带宽最多的网络应用. 因此,如何减少P2P应用、特别是P2P流媒体播放系统对骨干网带宽的过度消耗,成为P2P技术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一种基于网络断层扫描的分层推断方法,以将P2P流媒体系统中的流量限制在较小的网络范围内,从而减少跨网流量、同网之间的骨干网带宽消耗,缓解网络拥塞.在OPNET上的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P2P流媒体的高动态性,有效降低跨网流量以及对骨干网的带宽消耗速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世界规律和幂率特征,该文提出了P2P超级节点检测方法IPS.IPS通过分组抽样检出P2P种子节点,然后根据P2P节点间的流量关联特征检出其余的P2P节点,并将连接度大的P2P节点作为超级节点输出.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奔 《中国新通信》2006,(16):73-74
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经济规律从来都是敌人.P2P技术的出现,强烈地冲击着电信业、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众多行业,因而其发展一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挠.采用P2P技术的BT等软件也因为版权问题一直只能存活于阴影之中,前景堪忧.但是,作为一项先进的业务应用新技术,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无法阻挡它的发展壮大.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P2P得到了越来越多网络用户的支持,如今,电信业、媒体业等似乎也看到了P2P潜在的应用前景,纷纷改变态度,转而与P2P结成合作伙伴.电信运营商来了,好莱坞制片商也来了,由此我们不禁要问:P2P的春天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5.
1.引言 P2P对等网络是非中心化网络,信息的交换不需要通过创建的中心站点,而直接在对等设备(如个人计算机)间动态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服务,是一种高效直接的传输方式。P2P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各节点对等并可互相提供服务。P2P对等应用在互联网中已经非常普及,并且成为网络资源的巨大消耗者。随着移动数据业务与可承载数据业务终端的普及,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与网络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在移动环境中如何实现P2P应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庹宇鹏  张永铮  尹涛 《电子学报》2018,46(4):791-796
针对现有P2P僵尸网络抗追踪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P2P僵尸网络跨域体系结构(CRA).CRA将僵尸主机间的通信严格限制在不同的域之间,并引入IP伪造技术隐藏通信的源IP.考虑到监控全球互联网的不可行性以及IP溯源的困难性,现实中防御者将很难对CRA展开追踪.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较之当前主流的P2P僵尸网络体系结构,CRA具备更好的抗追踪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5个有代表性的P2P模拟器在模式、支持P2P结构、触发方式、适用范围以及开发语言等基本特性的比较,和对P2P模拟器在体系结构、易用性、功能的可扩展性以及规模的可扩展性等评价标准的比较,分别就上述参数给出了两个对照表,从而极大地方便了P2P研究者对P2P模拟器的选用.  相似文献   

8.
P2P(Peerto Peer)对等网络技术是目前国际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目前微软、Sun、IBM等很多著名的企业和公司都投入到对P2P技术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种新型技术的融入,拒绝服务(DoS)攻击已日益成为互联网上主要、多发、低成本、高危害性的安全威胁.文章介绍一系列现实中发生的攻击事件,通过分析分布式、僵尸网络,尤其是对等网络(P2P)技术的融入为DoS攻击带来的两次技术演进,探究目前常规DoS攻击的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为实施针对性的防御手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之一的P2P网贷获得长足进步。从P2P的本质来看,其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借贷,良好的信用能够保障P2P正常运行。文章在研究中从用户的视角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了P2P网络借贷平台,以期能够促进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Peer-to-peer (P2P) compu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on the Internet to exchange data. However, it occupies much network bandwidth, and thus greatly influences traditional business on the Interact. Besides, problems about free-riders and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 the P2P environment estrange from it P2P users who constantly contribute to the network with quality resourc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P2P network traffic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global evaluation values. It aims to help individual users to avoid peak traffic time as much as possible, ease network congestion and protect traditional business on the Interact, as well as differentiating priority grades of peers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stimulating them to share their valuable resources actively.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network traffic, and then elaborates on P2P network traffic control policies and proposes the peer's priority level differenti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global evaluation values. Finally,after the testing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P2P network traffic control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conclusions are drawn.  相似文献   

12.
By analyzing curren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mainstream Instant Message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some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technical solution and formal operation deployment strategies of P2P Instant Message Services based on Internet is made.Several crucial problems of P2P Instant Message System about services management,interconnection with other instant message,security and profit-making mode are analyzed,,and how to develop P2P IM Service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李汉兵  毛谦  陈峰 《光通信研究》2006,32(5):29-31,61
文章对点对点( Peer-to-Peer,P2P)技术和光纤到户(FTTH)的概念进行了简单描述.重点对P2P的应用、P2P应用的带宽需求、P2P在IP网络电视(IPTV)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P2P的应用不可阻挡,FTTH的普及也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种P2P应用不断出现及演进,P2P应用正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但同时P2P消耗了Internet的大部分带宽,造成了网络技术服务商(ISP)接入网络的拥塞,从而使传统Internet应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从P2P流数量、服务器负载、网络瓶颈点分布、往返时间(RTT)的异构特性等方面可以看出,P2P流量消耗了巨大的网络带宽,影响了传统Internet业务的性能,增加了运营成本。利用P2P流量和Web流量的集成模型,可以量化分析P2P流对Web流的影响,使网络运营商可以在网络瓶颈点对P2P连接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从而有效地控制P2P流量。NS2仿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李广华  朱志祥 《通信技术》2009,42(5):169-171
P2P网络的出现,成功地实现了可扩展的网络应用设计,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范式。然而,P2P也面临着如何高效和公平地利用网络资源的挑战。特别是,缺乏明确地与网络供应商进行沟通,P2P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消耗太多的带宽,使网络运营商负担不起,导致供应商采取很多限制P2P的措施。文章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地与网络供应商合作,最终更加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6.
周开宇 《电信科学》2007,23(5):6-10
随着P2P文件共享应用的泛滥,P2P应用大量占用了基础网络运营商的核心带宽,并在影响运营商利润的同时影响了P2P技术的继续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P2P流量优化技术--P2P缓存系统.通过对P2P流量进行缓存过滤,可使P2P流量占用的核心网络带宽大大降低,从而解决P2P文件共享同基础网络运营的矛盾.本文讨论了P2P缓存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P4P技术简介     
与传统的两种思路,即P2P应用感知物理网络状况,或者运营商网络限制P2P流量不同,P4P将P2P应用和承载网联合设计,一方面使P2P应用利用网络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减少了网络骨干线路上的负载,从而显著地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4P的背景、起源、架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P4P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应用的校园网安全策略及防护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俭  刘渊 《信息技术》2006,30(7):54-57
首先介绍了P2P网络模型及特征。其次,分析了P2P应用突破校园网安全体系的可能性及目前典型的旁路技术。在P2P应用与传统应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2P应用的入侵检测模型及校园网安全的防护技术,以及配置安全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构件相结合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9.
雷葆华 《电信科学》2006,22(8):14-16
本文首先介绍了P2P应用对电信业务及其收入的冲击,然后重点对P2P应用进行了竞争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P2P应用带来的冲击,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利用P2P技术进行业务运营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天候、无处不在并迅速增长的信息数据存取需求,以及互联网络带宽大幅增加、终端计算能力不断增强的技术进步,P2P分布式存储系统应运而生。文中以数据持久性为系统的可靠性目标,针对P2P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节点动态性差异,指出现有数据维护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冗余数据分发算法,并证明了其对降低系统数据维护成本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