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的特点,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课程结构,采用专题授课的理论教学模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授课模式和优化整合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提升主动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采用“问题导向式”授课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讲授课程知识,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引导学生面向实际。实践表明,这种授课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会知识,激发实践热情,学生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控制技术与系统"课程是在介绍控制系统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及仿真等实践能力的一门专业课程.为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从典型问题出发,安排授课重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主线,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讨一直在进行中。本文在教学方法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就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学生入门的难点、设计性课题的必要性、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视角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尝试,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朱娟  岳晓峰  张炜 《电子测试》2021,(2):114-115
为了提升单片机课程的授课效果,将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应用于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在施瓦布实践课程观中,实践课程的本质属性主要体现在真实性、探究性、过程性和情境性,在教学日历设计时,每个知识点用真实的项目或任务引导体现真实性;在教学环节设计时,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学习交流等方式完成,在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教学的过程性和探究性,并且将项目融入到授课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体现教学的情境性,在考核环节,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升单片机课程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面向行业特色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现代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讨论现有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验的改革。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船舶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授课方式,注重学生的知识构建和思维发展。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校新开设的"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知识综合应用及电子系统设计分析能力为目标。该课程打破传统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的界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入PSo C技术;同时将课程建设与科技活动紧密结合,既有利于大面积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又能够帮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8.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难于掌握。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了学生感到此课程难学的原因。并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总结出了一套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教学思路,从一些细节上对授课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这几年的评教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认可了这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快,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在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选择了角色互换〔1,2〕的探究型学习课程,通过实践,研究了该课型中护生的行为等问题。1课型设计和适用范围所谓角色互换课型即采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方式,也就是由传统课型中教师的教变为“学生教师”的教,而学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则成为一名学生。由于该课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了互换,所以双方都存在观念转变的问题。特别是学生从台下走上讲台,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实施该课型之前应对学生的水平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训。主要适用于临床大专护理实习生,对护生小范围的授课或是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授课上。2角色互换的探究型学习课程试验过程2.1学生教师备课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提示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课前预习的能力,我在实践中要求学生采用“五点预习法”,即通过预习教材找出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点有哪些,在这些知识点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即重点是哪些,难于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即难点是哪些。同时应要求学生教师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与所学知识间的联系,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有了这样的基本功,学生教师的备课过程将不再困难。对于巩固知识课及...  相似文献   

10.
许萌 《电子世界》2013,(23):161-161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电子、通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针对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更新速度快,内容较枯燥,学生学习较吃力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授课过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PLC课程是一门知识覆盖面广,更新发展怏、强调理论而又偏重实践应用的课程。针对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本文论述了在PLC实训中引入实际的控制项目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尝试,并对实施过程和体会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中对电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的12方面要求,结合电气专业“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授课经验,提出从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另提出将课程思政、OBE教学理念等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毕业5年后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概念多,实践性强的特点。由于课时有限,仅靠实验课不能满足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需要。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在理论授课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本文提出将multisim仿真软件引入课堂教学,并结合实例说明该教法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网页设计课程对操作能力的要求,运用CDIO工程模式理论,对网页设计课程提出教学改革,改革中改变授课方式,授课内容,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运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论述为了提高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授课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能力,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通信原理课程为实践课程,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并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不注重能力培养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信号与系统”教学中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概念抽象,课堂上直接理解吸收较困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一些工程实践项目与实验环节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与工程分析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7.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掌握本专业的课程知识,如控制理论和检测原理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本文利用"过程控制工程"课程平台,结合专业文献,进行自主研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文献的问题背景和理论创新,自行建立仿真模型,实现文献中关键算法,形成研究报告,在任课教师的主导下进行课堂研讨。  相似文献   

18.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易理解与掌握。本文采用了问题链教学方法。通过将授课重点放在理清知识脉络上,层层解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虑,进而达到使其掌握该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在教授知识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该方法使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电磁场与波"课程的学科地位和课程特点,分别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角度,详尽地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本文指出教师在授课时要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知识拓展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使用到众多的数学工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到枯燥.对课程当中数学工具的简化教学显得特别重要,尤其是在有限的教学学时这一前提条件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各章节内容前后衔接的很紧凑,授课时应当注意内容的承上启下.由于数学公式繁多,授课时可结合实际的物理现象对课程中数学模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一个直观认识.Matlab软件方便了本课程当中数学公式的计算机计算及仿真,课堂上分配一定的学时对该软件进行介绍,可以让学生课后对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或仿真验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