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十年来教学体会和国际交流,从课程内容、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教与学交互性和教学国际化几方面对国内外"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可以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测控专业角度阐述“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论述高等教育新形势下发展大学内涵式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建设的思想和构建方法,藉此架构测控专业基础课、平台课与方向课之间的桥梁,加强课程间联系,帮助学生形成以被测量信息流为主线的知识体系,有效促进测控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从编写立体化教材入手,通过课程重新定位,实施因材施教,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了全方位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立体化的教材、优选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在教学和实验中的应用等成果。  相似文献   

4.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特点和当前发展趋势,介绍了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考试方式等方面.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其成果包括立体化的教材、Matlab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单独设课以及试题库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信号与系统”的课程特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前、课中、课后” 3个教学环节探讨了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多项改革举措;并评估了课程的实施效果。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信号、系统与控制课程群建设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了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依托“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改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三门课组成信号、系统与控制课程群。着重在教学改革的思路、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高质量人才,迫切需要对电子信息类的主干课程"信号与系统"进行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指标评价体系,结合河南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际情况,提出加快"信号与系统"课程建设的一些实施策略,主要包括:突出教学核心内容、强度教学内容间的连贯性;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注意理论与工程实...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校自动控制理论系列课程的一些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对以“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为主线,以“现代控制理论”、“模糊理论与控制”和“系统仿真”等课程为辅线的系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究,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的合理配置、特色教材的编写、实践环节的有效设置和课程考核与考试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基于自主网络资源利用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试验,讨论了网络环境下通过自主开发与资源整合方式进行"信号与系统"课程多媒体资源库的设计与建立,研究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协作式、讨论式、探究式和创造性的学习模式.实践证明,网络资源利用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革的经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对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以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作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对同一专业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信号与系统”课程新的改革方向,期望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给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提出巨大挑战。针对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分析了信号与系统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涵,结合线上教学特点,从课程建构、线上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线上教学设计模式。经过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实践发现,线上教学模式集成慕课、直播教学工具、移动端平台的优势,切实提升了线上教学效果,基本达成了既定教学目标。后疫情时代,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复合型工程实践人才,是目前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机器人控制技术”课程以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目的,开展以竞技模式实施工程实践课程的探索,在实验平台软硬件集成开发、竞技规则设计以及评价体系打造等多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课程实施效果显示了,以竞技模式开展课程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发挥实质等效的教学效果急需进行融合式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组基于思政引领知能并重的理念修订了课程教学目标,开展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结合雨课堂和雷实验构建了智慧实验体系,理论教学与创新实践强结合提升了学生能力。课程将多元考核融入教学过程优化了考评方式。经过融合式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自动控制理论》是高等院校机电控制类等专业的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好本课程对学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学习和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对本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太原工业学院自动化专业遵循 “应用的理论、理论的应用”教学理念,在《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应用性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改革及课外实践项目教学法创新尝试。经过几年的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效果明显,适应现代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进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建设要求,对石油类高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课程秉承石油石化特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遵从“知识扎实-能力创新-素质全面-思政融教”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评价方法衡量学生学习效果。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多种学科的交叉点,是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相关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抽象、数学分析多,是公认的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实际,尝试利用前沿技术引领课堂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以课程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覆盖体系课程融合、课外仿真实践、课程思政、工程案例与科研融入、翻转课堂、线上线下并行等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希望打通课前、课中、课后以及相关课程间的连接通道,帮助学生系统理解和消化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充分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现有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现代化网络课程、邀请企业校友进课堂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理实融合的实践证明相关改革尝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工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电子测量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电子测量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改革措施.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发展要求,学校要从电子测量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教学方法等方向出发,通过现代化教育资源和手段对课程进行全面化改革,促使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以满足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面向广阔的人才需求,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智能控制系统”相关课程。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分析了传统“智能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课程建设经验,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智能控制系统”课程建设方案。实践证明,课程建设方案适用于软件工程专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结果导向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初次学习微机类课程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从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角度有效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增进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动手设计硬件电路、编制相应程序的热情。结果表明,教改取得的教学效果良好,为学生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打下了牢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