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参数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测量与理论计算,首次将分析金属表面形貌的统计特征参数方法运用到分析弹性金属塑料(EMP)复合材料的磨损粗糙表面上。综合分析获得:EMP磨损粗糙表面的高度概率分布函数的峰态值大于3;在滑动速度v=0.66m/s时,试验压力越高,峰态值越大:v=5.24m/s时,压力对峰态值的影响较小,其磨损表面形貌特征主要受摩擦温度的影响;粗糙谷对EMP磨损粗糙表面的分析比粗糙峰的分析更有意义,低速时峰谷分布图能较好地反映其与对偶粗糙度Ra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术语、定义及参数》中定义了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Ra、Rq、Rsk。Rku和间距参数、混合参数等,虽然该标准等效采用了ISO4287:1997《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特征: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但这些参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涉外产品中常常会提出一些非标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接触传热表面粗糙度曲线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了一般机械加工表面的轮廓曲线,基于小波变换提取了粗糙度曲线,分析了轮廓高度和接触峰高度的统计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轮廓高度不服从严格的正态分布,但具有一定的正态性,而接触峰高度的统计特征与其评定标准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于接触热阻的计算模型来说,接触点数的计算应以合理选取接触峰的评定标准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轮廓法M制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由于其驱动速度变化可能引起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测量准确度受损的问题,从参数的定义、轮廓的滤波特性、轮廓的畸变等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同时也提出了改善驱动机构速度特性和仪器信号处理方法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钢材锈蚀率与表面三维粗糙度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Q235钢板在中性盐雾试验箱中178天的加速腐蚀,得到钢材不同时间下的锈蚀率与表面三维粗糙度参数,讨论了锈蚀率与三维粗糙度参数中算数平均高度(Sa)、均方根高度(Sq)、表面峰最大高度(Sp)、表面谷最大深度(Sv)、表面最大高度(Sz)、表面轮廓偏斜度(Ssk)及表面轮廓峭度(Sku)的变化规律,并对锈蚀率、时间及Sa(Sq)三者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定量分析锈蚀率、时间及三维粗糙度参数之间关系能更准确地判断锈蚀钢材表面腐蚀发展程度,从而为锈蚀钢结构腐蚀过程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K08Al、08Al、1Cr13和SPCE—N四种板材进行单向拉仲试验,测定了薄板在拉伸变形过程中表面粗糙度 R_a R_Z R_m值随应变ε_1的变化曲线,并根据Hill和S wift的失稳理论考虑板厚及表面粗糙度变化的作用对失稳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R_a、R_z、R_m 值均随应变呈线性增长,当考虑表面粗糙度及板厚影响时,失稳应变低于理论值。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基体表面粗糙度对MoS_(2)/Ti固体润滑薄膜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其摩擦磨损机理,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表面粗糙度的轴承钢基体上沉积MoS_(2)/Ti薄膜。通过划痕测试仪、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粗糙度轮廓仪,分别评价MoS_(2)/Ti薄膜的膜基结合力、物相成分、表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粗糙度,并采用球-盘摩擦磨损实验研究干摩擦、固体-油复合润滑和固体-脂复合润滑条件下,MoS_(2)/Ti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增加,MoS_(2)/Ti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逐渐增加;薄膜中(002)_(MoS_(2))和(100)_(MoS_(2))衍射峰的强度先减弱后增加;薄膜与基体的结合性能降低。当基体表面粗糙度为0.01μm时,干摩擦条件下MoS_(2)/Ti薄膜具有良好的润滑特性,平均摩擦因数为0.101,磨痕浅且小;随基体粗糙度的升高,样品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转变为屑片形成和破碎。当基体粗糙度较大时(R_(a)=0.26μm),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大于机械啮合作用。采用固体-油复合润滑,高基体粗糙度的薄膜磨损表面不再出现片层剥落现象,磨痕较浅,平均摩擦因数最高可减小19%。固体-脂复合润滑条件下,样品摩擦磨损性能较差,基体粗糙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顾新建  黄逸云 《计量学报》1992,13(4):241-244
通过对几种表面粗糙度幅值分布参数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偏斜度R_k在识别表面轮廓粗糙度幅值分布特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识别能力不低于Bata分布参数,从而为产品设计和摩擦学研究中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轮廓仪的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粗糙表面的分形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的研究表明,随机粗糙表面是自仿射的多尺度的,因而表面轮廓的高度分布方差,叙率和曲率的方差不再是唯一的。本文基于分形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粗糙表面表征方法。使用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得到粗糙表面的分形参数--“固有”参数,而这些参数可以提供任何长度尺度的粗糙度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 目前,国内外轮廓法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按其传感器的类型和测量方法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式:按接触式测量方式工作的仪器有电感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和压电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按非接触式测量方式工作的仪器有激光光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等。我国在1985年参照国际标准ISO1880—1979《轮廓法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接触(触针)式轮廓转换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表面粗糙度的质量不仅影响生产时间、生产成本,而且影响整个产品的合格性和使用性能。目前,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和分析仅限于国标(GB 3035-83)中规定的参数,这些参数只能反映表面轮廓中相互独立的信息,对相关信息无能为力。从信号分析的观点来看,信号中所有相关信息都不能归咎为某一参数。因此,仅凭某几项参数来反映表面微观特征是不完善的,比如在高度参数R_a、R_z值完全相同的两个表面上,其微观不平度的形状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之间的不同只有通过谱分析才能反映出。另一方面,某些参数(如S、S_m)在图l所示的情况下是不易评定的。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探讨一下表面粗糙度的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第三十二讲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1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使用和种类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以下简称样块)是用来检验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一种工作计量器具。使用时以标有表面粗糙度参数标称值的比较样块工作面为标准,凭触觉(如指头、指甲)、  相似文献   

13.
150K的低温下,NO在清洁的Ru(1010)表面的吸附,He-Ⅱ-ARUPS显示在Ef以下9.3eV(σ+1π)和14.6eV(4σ)处有两个峰,表明NO在Ru(1010)表面上是分子吸附。  相似文献   

14.
轮廓支承长度率t_p 在GB103l-83《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中以附加参数给出,是唯一用于评定表面微观不平度形状特性的参数。它是单位长度上的轮廓支承长度,即t_p=η_p/l。轮廓支承长度η_p是在取样长度l内一平行于中线的线与轮廓相截所得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  相似文献   

15.
三维表面粗糙度参数的矩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贵  董申 《计量学报》2001,22(3):168-173
以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利用轮廓谱矩和表面谱矩对三维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进行了分形表征;并且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三维评定参数,如均一性、等方性等;最后还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
照射在样本表面的激光束随 表面粗糙度的不同,反射光的密度分布将不同,表面粗糙度增大时,反射光的密度将被扩展。本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一种使用激光束快速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无触点光学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斯曲线的系数,通过测量反射光的密度分布曲线的宽度,由高斯曲线系数的标准差,利用GCP测量表面粗糙度,给出了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mm-1000试验机上对炭/炭复合材料(CCC)飞机刹车盘3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试样进行刹车模拟试验。以摩擦表面相对作动向运动时,摩擦表面微凸体发生弹-塑性变形、发生磨损进入磨合状态。采用Talysurf-4仪测定了CCC刹车盘磨合前后的表面形貌及其粗糙度,用SEM对磨损表面和磨粒形貌进行了研究。当刹车盘表面波度较小而表面微观粗糙度在Ra=12.5μm时,有利于在摩擦面上形成摩擦膜,使刹车副很快进入磨合状态。使用恰当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精度可以缩短磨合时间的磨合刹车次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碳,碳(C/C)复合材料和硬铝材料切削表面进行三维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研究了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二维评定与三维评定方法、幅度表征参数及分形表征。结果表明:对于C/C一类的复合材料需选用三维评定参数才能准确表达其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真实特征;表面均方根偏差比表面算术平均偏差更适合作为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幅度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的三维标准应优先选用表面均方根偏差作为评定参数;表面分形维数可作为C/C复合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的表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体表面粗糙度对H13钢板表面镀铬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测试H13钢表面镀铬层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粗糙度、显微硬度、厚度、电化学阻抗及极化曲线,研究了H13钢基体表面粗糙度R_a对其表面镀铬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镀时间小于30min时,随着R_a的增加,镀铬层晶粒尺寸减小,堆积趋于稀疏;电镀30 min后,不同R_a的镀铬层晶粒尺寸及分布基本相同;电镀60 min后,随着R_a的增加,镀铬层晶粒的尺寸明显增大;当R_a值小于0.504μm时,(200)面为铬晶粒的优势生长面,当R_a值为0.504μm时,(211)面为铬晶粒的优势生长面;随电镀时间的增加,镀铬层的厚度和显微硬度逐渐增大;当电镀时间相同时,随着R_a的减少,镀铬层的厚度减少,显微硬度增加,镀铬层的耐蚀性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20.
表面微/纳米结构和各种功能特性密切相关,为了更加定量地分析结构参数和功能特性的内在相互依赖关系,需要首先获得具有指定统计粗糙度参数(例如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偏斜度、峰度、自相关长度等)的三维粗糙表面。本文主要进行可控表面统计参数的粗糙结构的设计、加工和复制研究。为了提高设计精度,特别是对于具有大自相关长度的表面,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中引入了遗传算法(GA)。经优化设计后,利用聚焦离子束(FIB)在硅基底上加工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高度分布和自相关长度的三维粗糙表面。最后,用转印的方法将这些结构复制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并且应用参数评价和频谱分析等对模板和复制结构之间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评价比较。可控表面统计参数的粗糙表面加工及复制可为后续进行粗糙结构相关的表面功能特性定量分析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