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E6 2 2 .15 2 0 0 4 0 70 17孤东原油组分的界面张力测定〔刊〕/郭继香 ,刘青… (石油大学化工学院 )∥精细化工 .- 2 0 0 3,(10 ) .- 6 0 1~ 6 0 4  按常规四组分分离法将孤东 1号原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它们在原油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4 5 .88% ,2 2 .4 5 % ,14 .73% ,14 .4 3%。将各组分在原油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的 1/ 10和煤油配制成模拟油 ,模拟油与蒸馏水、碱水〔(W (碳酸钠 ) =1.2 % )〕体系的界面张力分别为 :35 .70 0 ,13.36 0 ;2 4 .5 2 0 ,4 .6 30 ;2 2 .76 0 ,5 .6 10 ;19.380 ,0 .0 5 6mN/m。并对各分离…  相似文献   

2.
3.
4.
5.
TE624.1 200808022超声波强化重质原油破乳脱水脱钙[刊]/宗松,叶国祥…(南京工业大学超声化学工程研究所)//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7,23(6).-75~79以含钙量高达1801μg/g 的新疆重质原油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超声波破乳技术进行重质原油脱水脱钙  相似文献   

6.
TE355 200809046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开发试验[刊]/樊文钢,单鑫…(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中外能源.-2007,12(6).-43~46 大庆外围油田已开发20多年,扶杨油层还有3.7×10~8t 的难采储量未动用。为了经济有效开发这部分难采储量,在州201区块开展了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开发工业化矿场试验,采用大井距、小排距矩形井网大型压裂注水开发,通过人工压裂裂缝与井网优化配置,建立有效驱动体系,形  相似文献   

7.
TE622.11200609019近红外光谱测定重质馏分油中环烷烃含量〔刊〕/杨素(扬子石化公司研究院)∥扬子石油化工.-2005,20(4).-43~45研究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测定重质馏分油中的环烷烃含量的方法,通过气相色质联用仪获得重质馏份油中环烷烃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波长6000~11000cm-1,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交互检验偏最小二乘方法对使用的光谱范围进行优化。所得较正模型对训练集样品预测的平均偏差为0.5%,对未知样品将近红外预测结果与HPGC/MS-FID的测定结果比较,平均偏差为0.3%。近红外光谱法测定重质馏分油中的环烷烃含量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TE622.14200507023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硫化物的分离富集及结构鉴定〔刊〕/鄢小琳,史权…(石油大学)∥石油大学学报.-2004,28(5).-108~112用PdCl2配位色谱法对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的硫化物进行了分离和富集。结果表明,PdCl2配位色谱法是分离减压馏分油硫化物的有效手段,不同构型的硫化物在PdCl2配位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存在很大差异。运用色谱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硫化物结构进行的鉴定结果表明,俄罗斯减压馏分油中含有烷基环状硫醚、烷基苯并噻吩、烷基二苯并噻吩和烷基萘苯并噻吩等类硫化物。图10参5(魏淑珍摘)TE622.5200507024电位滴定法…  相似文献   

9.
TE6 2 2 .13 TE6 2 6 .2 2 0 0 4 10 0 2 6轻质油铜含量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刊〕/吴明清 ,潘光成…(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石油炼制与化工 .- 2 0 0 4 ,35 (1) .-5 6~ 5 9  在采用SH/T82 92方法测定轻质油中的痕量铜时 ,有时会产生测定值与真实值严重不符的现象。研究结  相似文献   

10.
TE6 2 4 2 0 0 4 0 10 14奥里乳化油加工工艺研究〔刊〕/张昀 ,张晓静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 )∥炼油技术与工程 .-2 0 0 3,33(4 ) .- 2 2~ 2 7  对奥里乳化油进行了破乳脱水试验 ,对脱水后原油进行了性质研究 ,同时对奥里直馏柴油馏分及蜡油馏分进行了加氢精制和加氢处理试验 ,对加氢处理后蜡油馏分进行了催化裂化试验 ,对奥里渣油进行了调合沥青和氧化沥青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油不含小于 180℃的馏分 ,属劣质超量、难加工原油。柴油馏分加氢精制后可做为柴油的调合组分 ;蜡油须采用加氢处理 催化裂化工艺加…  相似文献   

11.
TE6 2 2 .12 0 0 4 0 30 14应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的溴值〔刊〕/樊丽英 (石家庄炼油厂炼油中化室 )∥河北化工 .- 2 0 0 3,(3) .- 5 2~ 5 3  溴值小 ,表示不饱和烃含量低 ,产品抗氧化安定性 ,有利于应用和贮存。文中以冰醋酸、三氯甲烷、甲醇和 1:5的硫酸 (体积比为 714 :134:134:18)作为滴定剂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的溴值 ,并与指示剂滴定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该方法相对误差小 ,操作简单 ,结果准确可靠 ,尤其使用于深色石油产品。表 3(方静摘 )TE6 2 2 .82 0 0 4 0 30 15胶凝原油屈服值多元回归分析〔刊〕/刘刚 ,张国忠…  相似文献   

12.
TE624200504029用组合工艺加工伊朗减压渣油〔刊〕/周成平,姜文…(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35(7).-31~35在中型试验装置上用热载体流化预处理、渣油加氢处理、渣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加工伊朗减压渣油,可得到61.58%的轻质油和14.11%的气体。该组合工艺将脱碳和加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降低了操作压力,又减小了装置规模,还可大幅度减少投资和操作费用。表9(冯蕾摘)TE624200504030延迟焦化-溶剂精制-加氢裂化组合工艺的工业试验〔刊〕/黄新龙,朱景利…(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34(…  相似文献   

13.
TE622.81200611017石化领域硫含量分析方法综述〔刊〕/杨德凤(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2).-57~62对石化领域中应用的硫含量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给出了不同石油产品硫含量分析方法的优选顺序,指出了现行石油产品国家标准中指定的硫含量分析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修改建议。表3(杨梅芳摘)TE622.81200611018超声尿素包合法分离测定重质油中的正构烷烃〔刊〕/张正红,田松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2).-63~66选用大庆减压馏分油为原料,通过超声尿素包合法准确地分离…  相似文献   

14.
TE622.14 200602030 工业α-烯烃中异构体结构的核磁共振分析[刊]/周勇,刘冬云…(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炼制与化工.-2005,36 (5).-51-56 针对已知结构α-烯烃的标准谱图缺少的问题,提出了归属工业α-烯烃中异构体的核磁共振碳谱的“三步法”,即按强度把各谱峰归属给各组分;按双键碳原子化学位移加和  相似文献   

15.
TE62 TE624.4 200603029 21世纪的炼油技术与催化[刊]/李大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5,21(3).-17—24 市场对炼油工业的发展起导向和推动作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炼油工业开发了一系列生产清洁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新技术。重点介绍了多产异构烃的催化裂化技术(MIP)、  相似文献   

16.
TE355200512023石油氧化皂界面活性研究〔刊〕/刘德新,黄宏度…(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中心)∥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5,34(1).-56~58系统地研究了矿化度、助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石油氧化皂(POS)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矿化度使POS/碱体系界面活性得到改善。助表面活性剂能提高POS/碱体系的界面活性,增强体系的稳定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类和TWEEN类)与石油氧化皂复配后不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且随聚氧乙烯链的增长,其屏蔽作用和空间位阻效应也随着增强,对POS/碱体系界面活性…  相似文献   

17.
TE624.1200506022原油破乳剂的研究进展〔刊〕/李朝法,贾鹏林…(中石化石化设备防腐蚀研究中心)∥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4,21(4).-1~4评述了不同类型原油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应用情况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国产破乳剂的注入量一般为20~30μg/g,而国外炼油厂的破乳剂注入量一般为10μg/g。另外原油破乳剂的发展方向应为开发适应性强的高效、广谱破乳剂。参22(马兰摘)TE624.1200506023含酸原油脱酸研究〔刊〕/宋清虎(金陵石化烷基苯厂)∥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5(9).-51~53介绍了原油脱酸技术的研究背景,重点叙述了脱除石油酸…  相似文献   

18.
轻质油藏注空气燃烧管试验[刊)/郭平,汪艳…(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1).-60-63,71燃烧管试验是注空气评价过程中的重要试验,其目的是研究注空气过程中原油在地层条件下的燃烧情况。在Calgary大学长lm、渗透率为1.457μm的填砂管中,对鄯善  相似文献   

19.
20.
<正> TE355 201012027 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意义和影响因素[刊]/毕春霞(西南石油大学)//化工时刊.-2010,24(3).-40~43 简述了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及原油在油藏中的存储状态及采集,引出研究超低界面张力的必要性;介绍了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如碱、表面活性剂(以石油磺酸盐为例)、矿化度和聚合物等,为有效降低界面张力提供理论基础。图2参23(许德联摘) TE355 201012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