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教兴国的时代,教育建筑的大规模建设浪潮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一大批消极空间存在于众多高校校园空间内。这些校园消极空间自身功能、形态特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绿色校园文化建设中愈发明显,违背当今绿色校园理念、难以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所契合。本文以绿色生态理念与节能环保技术为支撑,结合大学生日常需求,在解决可变性、适应性与美观性三方面问题的同时提出一种校园消极空间绿色家具的设计模式。并选取调研环节梳理出的教学楼内典型消极空间为例,简介两种以纸板为原材料的绿色家具成果,达到利用校园绿色家具使高校校园消极空间积极化的目的,改善高校学习环境、提升绿色校园文化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消极空间是校园中重要的潜在空间资源,对于满足校园使用者主体多样化的空间需求有重要意义。消极空间是存在空间的一种表现方式,具有离心性,通过合理的积极化改造再利用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其消极特性,使空间结构更加完整。文章以某大学新校区学生社区内消极或闲置空间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需求角度出发,剖析大学校园中存在的消极空间及其特征,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寻找消极空间"活力再生"的具体改造方法。在消极空间积极化改造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得出使用后评估状况,探索如何准确地调解使用者的需求改变与不同时期消极空间之间产生的矛盾,以期对校园空间品质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边缘空间是大学与城市之间物质信息交互的载体,承担了高校与城市异质空间资源共享的功能。目前边缘逐渐成为城市与校园间的消极地带。该文基于此类问题,根据生态学中的边缘效应,引入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与环境情绪反应概念,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基本要素与具体边缘空间相结合,对三类边缘空间从置点、成线、达面进行综合优化,为高校边缘空间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高校积极进行了校园扩建、新建,然而这些寄托了无数师生期望的高校校园空间,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空间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通过对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校园调研发现"校园飞地"的存在,"飞地"是指校园中未能融入校园生活、缺乏活力的空间。同时,文章根据对全国各地校园案例的调研与研究,探讨了校园空间的改造策略,以期能激发空间活力,改善校园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校园建筑的消极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从城市设计的角度阐述了改善消极空间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与建筑学的基本设计原理,提出对校园消极空间实施完善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科学辨识校园中存在的消极空间,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提升环境景观效果,对于校园环境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校园消极空间进行准确辨识和科学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校园空间设计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生主体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教育观念的改革,原本墨守陈规的校园空间开始出现功能定位不准确、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根据师生使用需求产生的交往活动,从道路、内外部空间入手,分析了校园内局部消极空间的特征,提出了优化策略与思考,以期提升校园空间品质。  相似文献   

8.
张霞  万书程 《华中建筑》2022,40(1):106-111
针对当前高校校园开放空间与停留行为匹配不均衡的问题,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手机APP及相关工具记录武汉大学校内行为轨迹,利用GIS等空间处理软件对行为轨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研究现有停留设施及停留行为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对现有停留设施及停留行为适应性分析,总结高校校园开放空间使用特征,进一步为高校校园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是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的主体,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对校园绿化效果起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国家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对高校的绿化景观建设也随之深入,寻求系统化、科学化的校园植物配置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校园植物的积极作用、配置原则和使用的艺术手法,结合江苏部分高校的绿化景观实例,阐述了高校校园典型绿地空间的营造方法,旨在为高校的绿地规划与植物配置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0.
王建武 《中国园林》2007,23(5):77-82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关注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正处于高校校园建设高峰时期,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设计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为例,从户外公共空间行为活动、动态交通、绿地使用适宜性等几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POE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改造策略与建议,为创造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校区的建设是当今高校发展建设的热潮,新校园的建设面临挑战,因此充分了解新建成高校使用状况才能为新校园的建设提供有效设计经验。文章对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从校园文化氛围、绿地景观系统、户外空间、功能分区、空间尺度与识别性五个方面对校园空间环境进行使用状况评价,对使用者主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问,最后总结校园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何玮 《工业建筑》2011,41(5):47-49
从空间新旧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实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新旧整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高校新校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实践,针对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中产生的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校园与城市共生、校园与城市资源共享的问题,依据空间类型学的设计原则对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组织进行引导,提出新的规划思路和模式——规划一个既有开放的校园空间,又与城市互动融合的开放型城市校园。  相似文献   

14.
校园旅游的热潮对高校公共空间提出了新的优化要求。鉴于当前国内还鲜有关于游客和校园公共空间的定量研究,文章以厦门大学思明校区为例,依托校园游客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公共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估。研究选择了影响公共空间使用绩效的因素,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GIS技术对其量化,并运用OLS回归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本研究贡献在于一方面以校园旅游的视角探寻了高校公共空间的利用状况,提供了该领域文献上的补充,另一方面运用回归分析量化评估使用绩效影响因素,其结果对校园公共空间的优化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研究和挖掘,探讨一些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大学校园教学要求以及高校师生需求的外部空间塑造.校园为大学生们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和获取更加丰富知识的场所,校园交往空间在传统大学的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交往空间的创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塑造上以“人性化交往空间”为原则,创造内在属性上符合、满足使用此空间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刘爽  徐怡芳  马永伟  王瑜玮 《住区》2022,(4):115-121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疫情及频繁封校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高校校园恢复性环境的营造有必要引起重视。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学生偏爱的校园恢复性环境及其空间特性进行了调研,总结出八个恢复性环境的空间特性,并通过SPSS26.0技术平台对环境空间特性与恢复性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安静性、舒适性、活力性、放松性与校园恢复性环境评分呈现明显正相关,此外,高校学生对恢复性环境空间特性的选择较为多样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体感体验的高校校园舒适性空间营造、基于活动吸引的高校校园活力性空间营造、基于个性选择的高校校园多样化空间营造、基于刺激远离的高校校园安静性空间营造,以期为健康校园设计与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广州五山近代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于1932-1937年间,堪称中国近代大学规划建设的典范。从山水校园空间、校园规划体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校园建设务实与远见3方面,分析总结了校园规划建设的特点。指出五山校园的规划建设为学校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长足的发展空间,值得当代高校建设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使用空间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对图书馆中消极空间的再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空间细化问题,以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及其建筑的品质不仅体现在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突出反映在其特有的学术氛围上,并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环境与规划设计。一所高校的营造需经过岁月的磨砺、校园最初的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系统将长久地影响校园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因此对校园最初的环境空间形态规划系统的研究就益显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以武汉大学为例,通过调研校园内现有的商业形式、商业空间形态模式及空间的使用强度,分析大学生的行为活动及校园需求,发现高校内商业公共空间存在的潜力,总结高校校园商业公共空间的塑造建议,以发挥校园商业公共空间的积极作用,体现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