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是河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河湖长制,加强流域统筹,是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本研究系统梳理跨界河湖联防联控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河湖长制下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框架建议:推进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法制建设,出台河湖长制下跨省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建立由流域管理机构牵头,流域内省级河湖长参加的流域河湖长协作机制,统筹协调流域联防联控的法制建设、规划、监督、管理等重大事项,印发河湖长制下跨界河湖联防联控监督检查办法,通过组织流域管理机构和专家对重点水域进行监督检查、约谈各级河湖长等手段,督查跨界河湖管理各项任务落实;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编制流域全覆盖水监控规划,建立健全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强化重点水域的监测及数据共享;出台河湖长制下流域生态补偿条例、办法、指导意见等,考核与激励并行;制定跨界河湖联防联控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参与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全部环节。  相似文献   

2.
以太湖流域为例,通过文献整理、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梳理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管理情况,总结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经验,分析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推进流域整体管理保护立法、出台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河湖保护和治理协同作业、以水定产、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加强太湖流域联合管理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对提升太湖流域跨界综合管理与河湖长制推行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如何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作用,加强流域统筹协调,提升河湖管理“共抓”和“大保护”水平,是深化河湖长制需要破解的管理难题。研究系统梳理河湖长制演进历程,分析深化河湖长制对流域统筹的需求,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提出流域统筹能力建设建议:①修订现行涉水管理法律、推进大江大河保护立法、出台流域保护条例和跨省界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②依托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平台深化部际合作,建立完善“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河长办”协作机制深化流域协作,省级河长制办公室(简称“河长办”)互聘互派人员深化区域合作;③在全流域探索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执法的流域统筹机制;④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监督检查跨界河湖流域统筹工作,检查结果作为省级领导干部的年度综合评价依据;⑤流域监测与信息共享开展部际合作,流域管理机构建立流域涉水大数据中心,相邻区域省级河长办组织开展省际边界联合监测监控;⑥ 生态补偿作为部际合作重点事项,赋予流域管理机构参与生态补偿管理的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4.
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是全面强化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制落实的重要抓手。以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为典型案例,分析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推进跨界河湖治理保护、共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治的手段和措施,提出了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河湖管理保护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的现状进行探究,通过总结合肥市河湖现状和合肥市开展河湖长制取得的工作成效,针对合肥市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存在的河湖长职责不够明确、跨界河湖联防联控不到位、河湖长制考核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度较低等问题,提出强化河湖长制履职尽责、推动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畅通社会参与渠道等具体建议,为今后合肥市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总结了淮河流域河湖概况及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夯实河湖管理基础、强化河湖保护治理、推动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加强幸福河湖建设、推动数字孪生淮河智慧河湖监管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加快复苏淮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全力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提出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长制是以属地管理为主的河湖管理保护创新制度,流域统筹与跨省界联动不足是当前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以珠江流域典型跨省界河流——东江为例,采用座谈交流、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梳理了东江流域河长制推行现状,系统总结了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工作的主要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流域统筹、加快跨省界联防联控制度建设、加强跨省界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河长制下东江流域跨省界联防联控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其他跨省流域整体性管理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已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新阶段。建设幸福河湖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切实回应。文章总结归纳江西省现阶段幸福河湖建设工作,通过梳理幸福河湖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建设进展及问题,研究提出了幸福河湖后续建设工作的建议,可为进一步完善河湖治理体系,提升河湖治理水平,指导幸福河湖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唐伟  马玲  王新杰 《山东水利》2023,(10):15-17
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河湖管理保护重大政治责任,聚焦聚力健全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统筹协作作用,着力推行黄河三角洲生态健康,打造“1+N”河湖管理模式,努力探索河湖流域治理管理新路子,全力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准确把握推行河湖长制对流域水政执法监管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完善的河湖执法监管体系,对于强化河湖水政执法监管,推动实现河湖长制"有名有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流域水政执法监管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从健全流域与区域联席联防联动机制、加强水政工作法制化建设、强化水政执法监管能力和完善水政执法监管保障措施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河湖长制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流域水政执法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城市河湖流域为例,分析北京城市河湖流域当前防洪管理现状,包括管理体制、责任制体系、管理职能、工作机制及管理措施等,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防洪管理工作的弊端,从流域角度,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综合型防洪管理模式,创新制定防洪工程措施体系和非工程措施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机制,完善防洪管理保障体系等,对提高北京市城市河湖防洪管理工作水平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是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举措。自长江流域全面推进河湖长制以来,不断完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推动其落地见效。文章通过梳理长江流域河湖长制的推进举措,以长江一级支流汉江和长江上游湖库汉丰湖为典型案例,剖析河湖长制推行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治理措施以及成效启示,提出长江流域继续全面强化河湖长制的切实建议,以期为流域河湖生态管理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彭静  张建立  史源 《中国水利》2023,(12):11-1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顺应河湖自然规律实施河湖治理管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水利应有之义。介绍了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河湖治理管理领域的经验和成果,从部门综合协调、法律法规制定、多要素系统治理、规划计划实施、多元资金筹措、各方共同参与等视角,总结了国外河湖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以期为我国河湖治理管理现代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建设美丽幸福示范河湖,费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孟庄河科学规划、系统治理,目前孟庄河责任体系完善、制度体系健全、管理保护规范、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严格、河湖管护成效明显、河湖文化内涵丰富,孟庄河已经完成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的创建,为基层探索创建美丽河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河长制的本质是通过健全党政领导负责制和强化考核问责机制对现行河湖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河长制自提出以来对于加强我国河湖管护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必须看到,河长制在跨省协调、考核问责、任务统筹、公众参与等方面仍有待完善。新时期,我国河长制的完善方向是以维持河湖生命健康为导向,实施流域性管护,严格考核,统筹谋划,由单一行政管理向多主体协同治理转型。针对全面推行河长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改善河湖面貌,促进我国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平度市统筹整合多方资源,从责任体系、基础工作、管理保护、空间管控、河湖管控及河湖文化等方面组织开展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申报和创建工作,致力打造“水清岸美、河畅坡绿、管护高效、人水和谐”的美丽幸福河湖。文章以平度市秦皇河为例,阐述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的经验,为后续开展新一轮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卓有成效,在林芝市名列前茅,并进入了水利部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拟激励市县名单。该文从“清四乱”、采砂管理、系统治理、水资源管理、监测预警及岸线规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的河湖长制工作推进过程,探索总结了相关工作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完善.河湖长制是破解河湖流域治理困境的制度优化和改革创新,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作为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运河"的省份,江苏省在构建河湖长制体系过程中,探索出许多典型经验做法.主要包括:全覆盖建立河长体系,全面推进主动治水;跨部门协...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力求在河湖长制专栏中,充分展现自河长制推行以来,我国各流域综合治水工作的成效,广泛交流河湖长制推行中的实践经验。特此,面向各流域机构,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河湖管理单位(部门),水利科学研究院(所)的领导、专家、技术人员及高校科研人员约稿(征稿)。  相似文献   

20.
河湖健康评估是河湖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可以指导协调河湖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河湖"定期体检"是流域机构履行"河流代言人"职责的重要体现。2010年起,海河流域先后选择滦河、白洋淀、漳河、岳城水库、于桥水库、永定河等重要河湖开展了健康评估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探索了适宜海河流域的河湖健康评估技术体系。新形势下,如何利用河湖健康评估支撑河长制的落实,指导流域开展水生态修复,调动社会各界维护河湖健康的主动性,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