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阳离子软片DM-3125的应用性能,并与普通的阳离子软片和非离子软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M-3125具有良好的手感和极少的泡沫,优异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不影响织物色光和白度。织物抗酚黄变效果可达4级,能有效避免纺织品在包装、储运过程可能造成的黄变。  相似文献   

2.
郭利 《江苏丝绸》2003,(4):22-22,35
探讨了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工艺,确定了复合酶的煮练工艺条件及氧漂工艺条件,提高了织物的白度,使手感更加柔软。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6,(23)
探讨了影响锦棉增白织物抗酚黄变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增白、抗酚黄变整理组合工艺。结果表明,选用增白剂DM-2650在染缸内增白,选用浸渍工艺(DM-2906 3%~4%,60℃处理30 min)或浸轧工艺(DM-290630~40g/L,一浸一轧,轧余率60%,100℃烘干,170℃焙烘60 s),可使锦棉增白织物的抗酚黄变效果达到4级,满足织物储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试常规纺织材料中的半漂本白棉、涤纶和尼龙针织物,发现正常储存的本白棉和涤纶针织物几乎无酚黄变现象,而本白尼龙针织物有严重的酚黄变现象。经常规柔软整理后,本白棉和涤纶针织物有明显或者可见酚黄变现象,酚黄变级别达到3~4级,本白尼龙针织物上软后酚黄变亦略有加重趋势。由纺织整理剂或者添加剂变化引起的酚黄变、尼龙材质自身导致的酚黄变,可以在后整理过程中引入酚黄变抑制剂(Nonax NY或者Nonax NY02)通过适当工艺来改善,整理后本白棉和涤纶针织物酚黄变可以提高1~2级,达到4~5级,本白尼龙针织物可以提高2级左右,达到4级,酚黄变阻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包装材料(含BHT)与含氮氧化物反应,产生酚黄变,在柔软整理过程中,柔软剂中因含氨类物质而引起织物酚黄变,不同类型柔软剂影响织物酚黄变等级,影响纺织品使用性能。文中探讨了柔软整理剂、抗酚黄变剂种类和用量、p H值及整理工艺对锦氨混纺织物酚黄变的影响,测定并分析了酚黄变等级和手感。结果表明:选用低氨类、离子性弱的柔软剂与抗酚黄变剂TF-6237C复配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当抗酚黄变剂TF-6237C的用量为5~10 g/L、硅油柔软剂为20 g/L、p H值为5~7时,酚黄变级数为4.5~5.0级,蓬松性及手感较好,既能有效改善酚黄变效果,又能保证柔软剂手感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何方容  何鹰 《染整技术》2012,34(12):24-25
非离子软片DM-3109为脂类化合物,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丰满的手感.通过对色织物柔软整理工艺的研究,确定当DM-3109用量为0.40% (omf)时应用效果最好,对色织物染色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纺织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包装材料(含BHT)与含氮氧化物反应,产生酚黄变,在柔软整理过程中,柔软剂中因含氨类物质而引起织物酚黄变,不同类型柔软剂影响织物酚黄变等级,影响纺织品使用性能。文中探讨了柔软整理剂、抗酚黄变剂种类和用量、p H值及整理工艺对锦氨混纺织物酚黄变的影响,测定并分析了酚黄变等级和手感。结果表明:选用低氨类、离子性弱的柔软剂与抗酚黄变剂TF-6237C复配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当抗酚黄变剂TF-6237C的用量为5~10 g/L、硅油柔软剂为20 g/L、p H值为5~7时,酚黄变级数为4.5~5.0级,蓬松性及手感较好,既能有效改善酚黄变效果,又能保证柔软剂手感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对棉针织物进行不固色单做柔软整理、固色和过柔一浴整理和固色、过柔二浴整理3种工艺整理试验后。测试对比了织物定型前后的色牢度、手感及整理后织物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固色剂同3种常用的浴中柔软剂组合做一浴整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大豆纤维针织品染整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光泽柔亮,吸湿和导湿性好,强度较高等特性。大豆纤维特别适于生产圆机和横机针织产品。所开发的产品中有纯纺大豆纤维针织物,大豆纤维/氨纶包芯或交织圆机针织物,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大豆纤维/羊毛混纺圆机和横机衫,大豆纤维/绢丝混纺针织物等。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如何保留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性能,纤维漂白,深浓色染色,提高色泽鲜艳度及织物手感等问题,并对纯纺,混纺,交织,色织针织品的染整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精练酶DM-8654,在pH值中性及中温(55℃)条件下对棉针织物进行精练.探讨了DM-8654的作用机理、工艺条件的选择,以及与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在与传统的棉针织物碱精练对比中发现,DM-8654酶处理织物失重率小,手感柔软,工艺时间短,生产成本低,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纯棉针织物碱丝光后手感粗糙硬涩问题,介绍了改善方法并进行了优化。指出丝光后的棉针织物可先经酸性纤维素酶处理以去除表面绒毛,提高纹路清晰度和光洁度,改善织物手感;优化的酶处理工艺为:酸性纤维素酶UTA-8 用量1.0%~2.0%, pH值为5.0左右(醋酸调节),55 ℃处理45 min。然后对经过酸性纤维素酶处理后的丝光织物进行柔软整理,实践显示,丝光织物经酶处理再经柔软整理的效果比丝光织物直接进行柔软整理的效果好,且使用不同种类的柔软剂(氨基硅柔软剂、软片等)拼混可以获得不同的手感风格。  相似文献   

12.
DM-2906D是专为染厂开发的节能产品,使用时免调酸,操作简单。从水质、浴比、用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讨论了抗酚黄变剂DM-2906D的应用性能,并得到了最佳的应用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对锦纶织物进行抗酚黄变整理的工艺为:浸轧DM-2906D 40 g/L,或采用40℃,20 min浸渍DM-2906D(用量3%),可使锦纶织物的抗酚黄变指数达到5级。  相似文献   

13.
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及同规格的棉针织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针织物的强伸性、耐磨性及悬垂性能均优于棉,其手感比棉柔软,而折皱弹性和抗起毛起球性比棉差。  相似文献   

14.
《印染》2017,(4)
将抗高温黄变剂DM-2916N应用于锦氨混纺织物的加工,讨论了水质、DM-2916N用量、轧余率等因素对抗高温黄变剂DM-2916N应用性能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抗高温黄变剂DM-2916N 30~40 g/L,一浸一轧,轧余率(55±5)%,可有效解决白色、浅色、敏感色锦氨纶织物在190℃以上染整加工中的高温黄变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严雯  沈为  邵楠 《针织工业》2008,(1):55-57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针织物进行酶整理,以及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进一步改善彩色棉针织物的手感。研究证明,天然彩色棉与新型原料天丝或莫代尔混纺的针织物,经纤维素酶或酶和柔软剂的二次柔软整理均能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手感,尤其是后者不仅手感改善,而且织物的强降、失重少,从而提高了耐穿性和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国外纺织印染助剂新产品道康宁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中等粘度氨基改性硅酮聚合物D-C2-8822,主要用于棉和棉/涤混纺梭织物及针织物柔软整理。它是一种淡黄色液体,有相当舒适的柔软手感,价格用户可接受。它还有较好的折皱恢复性,并能改善织物呆板的外观。这种柔...  相似文献   

17.
浅色、白色锦/氨针织物在生产、运输、使用等过程中,部分位置的颜色容易黄变。为了预防锦/氨针织物黄变,首先要避免织物直接受到过度光热以及包装材料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可以通过添加抗酚黄变助剂和抗高温氧化剂来缓解;具备较好耐氯化水色牢度的织物不易发生酚黄变。抗酚黄变助剂优化整理工艺为:温度75℃保温20 min,抗酚黄变助剂5.0%(omf),柠檬酸0.5 g/L。抗高温氧化剂FK-161D能够缓解织物的高温黄变,同时具备改善织物耐氯化水色牢度的作用,但是织物表面容易出现粉尘划痕,水洗后耐氯化水色牢度下降。抗高温黄变助剂BSE能够缓解织物的高温黄变,改善耐氯化水色牢度。耐氯化水色牢度的耐水洗性比FK-161D好,处理后面料表面也不易出现划痕,但产品含有ADH,容易吸附甲醛。抗高温黄变助剂GS-1392能够预防织物高温黄变,表面也不会出现粉尘划痕,但不能改善织物的耐氯化水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纺织品黄变的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氙孤灯照法、太阳光照法、酚黄变法(爱迪达法)3种测试黄变的方法,探讨了其对不同织物黄变的影响,分析产生黄变的原因.结果表明,棉针织物泛黄的原因与织物材质无关,大多是加工过程中助剂耐光性能差等因素所致;真丝易受紫外光线影响产生黄变;聚酰胺纤维易受BHT(2,6-双叔丁基-4-甲基苯酚)的影响产生酚黄变.  相似文献   

19.
棉针织物的传统前处理一般采用高温(约98℃)练漂工艺。处理过程能耗大、排污重,织物失重大、手感粗糙。低温精练剂DM-1377、双氧水活化剂DM-1430、漂特灵DM-1436、双氧水活化剂DM-1435可以在前处理中实现棉针织物60℃低温练漂,与传统前处理相比较,低温前处理后棉针织物的白度略低,但顶破强力、手感、失重、棉蜡保留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用活性BF-3B红1%(omf)对处理后的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并与传统工艺进行K/S值、色差比较,低温精练剂DM-1377处理后的织物染色性能与传统工艺相近,色差控制在合格范围内,同时具备手感好、强力保留率高、棉蜡保留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测试了不同混纺比的竹绒混纺纱的拉伸性能,并对其针织产品的手感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竹绒混纺针织物进行缩绒处理、柔软处理,测试织物的尺寸变化率、手感和起毛起球性能,确定了该产品的生产工艺。结论为:竹绒纤维的混纺比45/50比30/70具有更优的可编织性;缩绒工艺为:温度40-50℃,时间20-30min;竹绒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较好,不同混纺比纱线、不同组织织物的起毛起球等级均在4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