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原燃料质量、煤气流分布和水温差变化等方面,对武钢8号高炉炉况波动的特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认为:(1)原燃料质量的稳定是保证炉况顺行的根本,要重点监控焦炭、烧结矿、喷吹煤的成分变化,高炉操作要根据原燃料质量的变化早调、微调;(2)针对外围条件变化,在中心焦窗畅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两股气流,以风为纲,在炉况顺行的基础上寻找最佳的煤气利用率;(3)控制好水温差,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炉缸热状态守住铁水温度的底线,无论是炉墙黏结,还是渣皮脱落,充足的炉温和良好的渣铁流动性都是炉况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赵广江  郑明泉 《河北冶金》2023,(4):37-40+56
基于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压力日益加大,企业对铁产量的需求也越发急迫,只有长期稳定高产才能创造更大效益。而高炉顺行强化则是生产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原燃料质量管理是实现高炉顺行强化的基础,通过严抓高炉槽下筛分管理减少粉末入炉,保证原燃料质量稳定和对高炉上下部操作制度合理调整,河钢集团唐钢公司3 200 m3高炉逐步顺行,各项技术指标不断提升。生产中克服了炉役后期炉缸侧壁温度高而进行加钛矿护炉操作、高炉长期配吃20%左右落地烧结矿、原燃料质量波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高炉强化冶炼。在高炉强化冶炼实践过程中对炉役后期护炉条件下如何实现高产,上下部操作制度的匹配关系以及下部送风制度的基础作用都有了新的理解。总结出下部控制合理的“大风量、高风速、高动能”可以有效地活跃炉缸,提高高炉对原燃料质量的适应性,保持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和高效生产,同时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是减少炉缸环流侵蚀,控制炉缸侧壁温度上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煤气流分布对高炉冶炼的影响,针对韶钢8号高炉煤气分布特点,2012年下半年从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炉缸状况、原燃料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后,高炉煤气流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煤气流分布稳定合理,形成了稳定的平台漏斗料面结构,炉缸工作状态进一步得到改善.高炉煤气利用率由48%提高到49.5%以上,燃料比由520kg/t.Fe下降到500 kg/t.Fe,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良好,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4.
对宣钢1号高炉炉炉况长周期稳定顺行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经过不断的探索优化炉内操作制度,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通过保证炉缸均匀活跃,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提高富氧率,维持合理的热制度、造渣制度,实施低硅冶炼,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抓好槽下筛分管理;通过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炉前出铁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技经指标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5.
滕召杰  陈建  郭宏烈  郑凯 《炼铁》2019,38(5):38-41
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内压差长期处于190kPa以上,严重制约高炉强化冶炼。为降低压差,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增加矿石角差、拓展矿焦平台,改善煤气流分布;调整送风参数,提高鼓风动能,增加风口长度,活跃炉缸状态;优化出铁制度,控制合理的铁水温度,保证渣铁及时出净;保证入炉原燃料质量稳定。炉内压差由190 kPa以上降低到160kPa后,1号高炉基本实现稳定顺行,焦炭负荷5.5,焦比291kg/t,煤比188kg/t,燃料比498 kg/t。  相似文献   

6.
莱钢2号1880m3高炉通过技术创新,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炉料结构,改善高炉操作参数,提高煤比,控制合理的理论燃烧温度,调整布料挡位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倚,确保炉况顺行,使煤气利用率稳步提高,实现高利用系数冶炼,降低了燃料比.  相似文献   

7.
对韶钢7号高炉(2200 m~3)炉役后期强化冶炼的措施进行了阐述。针对7号高炉的炉型特点,通过采取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优化操作制度、强化操业管理等措施,稳定了煤气流,形成了中心开放、边沿稳定的合理煤气流分布,确保了炉况稳定顺行。7号炉在炉役后期强化冶炼时,日产量显著提升,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2.413提高到2017年(1-5月)的2.72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8.
《炼铁》2016,(2)
对马钢A高炉(4000m~3)炉型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2014年初炉况失常过程中炉型管理的问题。A高炉炉型的管理主要是对炉体上部区域、下部区域和炉缸区域进行监控管理,主要经验:一是,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筛分管理,减少粉末入炉是保证合理操作炉型的基础;二是,日常操作中,炉型管理应作为重要的高炉生产管理制度;三是,炉型管理最终是实现煤气流较稳定,炉况顺行指标好的目标,而达到煤气流分布合理又反过来促进炉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针对宝钢3号高炉炉役后期设备老化、冷却壁破损、原燃料劣化等诸多不利因素,积极探索炉役后期的操作制度.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优化煤气流分布、控制休风率、加强设备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稳定高产,并通过加强炉身、炉缸长寿维护,确保了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10.
曹锋  霍吉祥 《中国冶金》2013,23(10):22-25
从原燃料质量、炉渣成分、炉缸状态、炉况稳定性等方面,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铁水含硫高进行了分析,原 燃料质量恶化是铁水含硫高的重要原因,渣铁温度偏低、炉缸活性较差、炉况波动是铁水含硫高的主要原因,在改 善原燃料质量的基础上,优化造渣制度,活跃炉缸,稳定煤气流,可降低铁水含硫。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监督改善原燃料质量,适时调整煤气流分布,提高压差和高富氧大喷吹等措施,提高了邯钢4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4号高炉在原料不太好的情况下,在确保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操作参数并实施低硅冶炼,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0t/(m3d),煤比达到了160kg/t,实现了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马钢B高炉炉役后期主要面临的问题:一是烧结矿、球团矿的钛含量偏高对炉缸活跃性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冷却壁水管破损漏水影响了煤气流分布及安全生产。为保持炉况稳定顺行,采取的生产对策主要有:(1)加强原燃料管理,改善焦炭质量,减少矿石钛含量及入炉碱金属量;(2)优化上下部制度,疏松边沿、活跃中心,强化炉前出铁,稳定出铁时间,保证炉缸活跃性;(3)对炉缸活跃性进行定量评价。B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2021年9月—2022年8月,月均利用系数在2.04~2.28 t/(m3·d),焦炭负荷在5.00左右,燃料比在488~500 kg/t。  相似文献   

13.
马钢1号高炉大修开炉初期,面临风口小套频繁被砸、炉缸蓄热能力不足、铁口区域窜气喷溅及风量偏低鼓风动能不足等问题。通过采取优化上下部制度、原燃料精细化管理、休风后快速恢复炉况、加强炉前渣铁处理、优化煤气流分布及提高炉缸活跃性等措施,1号高炉逐渐实现了强化冶炼,日产量持续提高,燃料比持续下降,高炉强化冶炼达到投产以来最好水平。2019年12月,1号高炉日产量达到6866t/d,燃料比下降至494kg/t,中心气流指数及边沿气流指数逐渐趋于合理、稳定。  相似文献   

14.
对武钢7号高炉提高炉缸活跃程度实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炉缸工作正常和异常时的表现,认为影响炉缸活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渣比大幅度升高、焦炭质量变差、炉温持续走低。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稳定煤气流分布、保持充沛的炉温和合适的炉渣碱度、提高鼓风动能、优化出铁组织等措施,确保了炉缸活跃程度,高炉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吨铁能耗随之降低17.5 kg/t。  相似文献   

15.
安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义  胡涛  王春锋 《炼铁》2004,23(1):46-48
安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原燃料质量下降,炉墙圆周方向温度不均,高炉操作不合理等。处理经验有:缩小风口直径,加长风口,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减轻焦炭负荷,集中加萤石洗炉;适当提高炉温,保证渣铁物理热;适当控制冶炼强度,保证炉况顺行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钢唐钢3 200 m3高炉炉役后期因大量配吃落地烧结矿导致炉缸侵蚀加剧,炉高炉经济指标下降的现象,从原燃料质量、护炉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缩小落地烧结矿仓振筛尺寸、调整焦炭种类配比、制定炉缸安全监控制度以及优化下部制度、热制度及造渣制度等一系列措施,高炉炉况整体稳定顺行,经济指标提升.  相似文献   

17.
刘洋  高鹏  陈军  刘响 《炼铁》2022,(1):10-13
对马钢4号高炉提高冶炼强度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克服环保限产、原燃料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过程管理、优化调整送风制度和布料制度、稳定炉热和造渣制度、控制合理的操作炉型及保持炉缸活跃、充分发挥新设备优势、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模型等措施,炉况持续稳定顺行.2021年2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75t/(m...  相似文献   

18.
对泰钢1号高炉成功实施取消中心加焦布料模式调整进行总结。重点对取消中心加焦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分析认为成功取消中心加焦操作,实施前确保炉缸良好的活跃状态是基础,原燃料质量的改善是保障,上、下部操作制度的优化调整是实现煤气流顺利转换的关键;通过前期制定缜密、详细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密切跟踪煤气流变化,及时修订操作参数,一次性成功实现了取消中心加焦操作,未出现滑尺、塌料、悬料、渣皮大量脱落等炉况波动。结果表明,取消中心加焦后,炉缸死焦堆变小,对改善铁水环流降低炉缸侧壁温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高炉煤气利用率提高,燃料比降低。  相似文献   

19.
《炼铁》2017,(2)
对武钢7号高炉提高炉缸活跃程度实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炉缸工作正常和异常时的表现,认为影响炉缸活跃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渣比大幅度升高、焦炭质量变差、炉温持续走低。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稳定煤气流分布、保持充沛的炉温和合适的炉渣碱度、提高鼓风动能、优化出铁组织等措施,确保了炉缸活跃程度,高炉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吨铁能耗随之降低17.5 kg/t。  相似文献   

20.
夏建国  宋文 《炼铁》2018,(6):51-54
鄂钢6号高炉因大量使用品位低、有害元素高的原料,导致操作炉型发生变化,炉况频繁波动,煤气流分布不稳。从上部调剂、下部调剂、精料方针和加强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使高炉恢复顺行,煤气流分布合理。自2017年4月开始,6号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有较大提升,且能长期稳定在较好水平,煤气利用率提高至48%以上,燃料比下降到520kg/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