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建坡  刘东  陈红利 《建筑技术》2012,43(6):499-501
某研发中心基坑总占地面积超过7万m2,深度达16~22 m,为保证开挖过程中边坡安全,针对边坡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进行监测,采用的监测方法能充分反映基坑边坡位移变形情况,及时发现位移突变问题,确保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博物馆主馆基础埋深 - 6 .2 5 m。施工场地局部狭窄。设计采用锚喷网支护方案。施工过程中及时测量支护变形和裂缝。支护完成后的测量结果为 :边坡最大水平位移 16 mm,最大沉降量 11mm,均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Plaxis软件建立平面应变模型,利用有限元变形的方法计算路基沉降,并对路基水平位移及方向进行分析,评价路基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在1. 2 m~1. 5 m范围内,水平位移极值在0. 28 m~0. 5 m范围内,路基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邵迎 《建筑技术开发》2022,(15):130-132
以杭州湘湖岭公路路基高边坡监测数据为例,综合分析高边坡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监测值变化量,对湘湖岭高边坡的安全状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该地区边坡监测区域内水平位移普遍大于沉降位移,且水平位移变化趋势大于竖直位移变化趋势。由此可知,湘湖岭地区变形主要由水平变形引起。边坡坡度越大,边坡表面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变化量越大,变化趋势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边坡变形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某紧邻既有地铁车站的超大深基坑处于深厚承压水场地条件下,为降低场地抽降承压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采用三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结合800~1 000 mm厚、入岩深度0.5 m的地下连续墙进行支护,并采用大井法对基坑降水所需管井数量和单井出水量进行计算后,在基坑范围内设置40口降水井。对基坑西侧地铁沿线地表水平和沉降变形进行监测,最大沉降量为16.4 m,最大水平位移为15.5 mm,均满足规范要求。表明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方案合理可靠,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支护设计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山区城镇化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削山填沟带来的高填方边坡稳定性与地基沉降变形问题日益突出。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河夹扶贫产业园为例,综合力学性质试验、有限元与极限平衡分析、自动化监测等手段,开展了削山填沟高填方边坡变形演化规律与稳定性评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时步填筑过程中,场地最大沉降增量位移均出现在地表区域,并呈以其为中心,随填筑深度及水平距离的增加位移响应值逐步减小的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影响范围;填筑后安全系数为2.531,高边坡处于较安全状态,但考虑到后续降雨和施工荷载影响,应当及时施加工程防护措施;结合沉降、测斜长期监测数据,可以认为边坡变形主要发生在离地表10 m范围内。研究成果能为削山填沟高填方边坡风险评估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开挖深度为12.6m深基坑土钉墙锚喷支护过程中的位移问题,本文在按稳定控制进行设计的基础上,采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程序,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和理想弹塑性模型,对基坑外土体的下沉和墙后土体的水平位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变形控制设计,并对基坑开挖边坡水平位移和沉降量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现场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监测值与设计值较为接近。本文进行的土钉墙位移控制设计方法可为相关的深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陕北某黄土沟壑区高填方黄土场地为例,利用多重监测手段对填方体进行了长期、连续的变形监测,利用监测成果分别研究了夯填黄土场地地表和深部的沉降变形及水平位移变形特性。对影响沉降变形的压缩层厚度因素及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多因素沉降变形回归模型,讨论了以沉降变形速率作为稳定标准,不同填方厚度条件下的填方体沉降变形稳定时间。分析表明:分层强夯回填黄土场地的最终工后沉降量约为压缩层厚度的1.29‰,填方体的地表水平位移量较沉降变形量小,地表水平位移变形在方向上指向填方体临空面方向或填土厚度较大部位方向;在深层变形特性上,填方体表现出表层回弹、深部压缩的变形特性,填方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表现出呈随深度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岩质边坡开挖支护问题,边坡开挖过程稳定性的研究就愈发重要。对某山区地铁车站工程岩质边坡建立Midas-GTS-NX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在岩质边坡开挖的不同阶段,边坡的应力分布规律、边坡边缘路面的沉降规律、挡土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初始状态下边坡的稳定系数为1.10,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开挖引起基坑底部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现象,但剪应力值小于砂岩岩石结构的抗剪强度值,该工程不会出现剪切破坏;由于对边坡顶部的土体进行了加固,边坡顶部在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变形值较小,对路面结构不会产生破坏;对于边坡上部挡土墙在不同边坡开挖阶段的水平位移值、切向位移值和沉降值,模拟结果均小于现场监测值,但模拟结果变化趋势与现场监测值相同,且挡土墙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的位移值均处于稳定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修建机场、垃圾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往往会选择城市周边山区地区,对山体进行深挖高填以满足基础设施的场地和净空条件的做法会越来越常见。本文工程设计边坡为高度达60m、坡率为1:1.5的高陡边坡。边坡填料取自开山石渣,粒径较大,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处理填料的措施先通过计算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后经近三年的现场监测,填方边坡的累计沉降值、累计水平位移值和最大日变化速率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方法可行,希望为有限场地条件下边坡设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低温建筑技术》2020,(1):109-111
结合北京市某深基坑工程,通过现场原位监测试验,分析了支护桩变形、锚杆轴力、周边地表沉降变形与地下管线沉降变形随基坑开挖进程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支护桩桩身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桩顶,基坑底面以上2~5m区域的桩身位移较大;基坑开挖对上部锚杆的轴力影响较大,对下部锚杆的轴力影响较小;周边地表沉降变形总体呈现V字型,最大沉降位移发生在距基坑边缘6.5m处,基坑边缘土体的竖向位移表现为反弹位移。地下管线的沉降变形总体呈现波浪型,最大差异沉降值为17mm。  相似文献   

12.
深厚杂填土基坑位移控制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填土场地具有无规划堆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等特点,其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数值较低,在基坑支护工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和沉降。济南某工程场地为建筑及生活垃圾回填场地,回填年限约30 a,基坑开挖处杂填土厚度约为18~20 m,距坡顶边线3.0 m有毛石挡墙一道,毛石挡墙外侧地面高出基坑坡顶约3.0~3.5 m,由于该基坑需垂直开挖,开挖深度约11 m,基坑变形对毛石挡墙及外侧地面和道路的影响较明显,需对该深厚杂填土基坑进行位移控制设计。充分考虑该基坑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后,采用桩锚支护方案,同时结合主动区和被动区注浆加固,达到位移控制目标。通过基坑监测数据,该基坑位移控制取得理想效果,可为相似工程地质的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详尽分析了杭州某上部带有较厚硬壳层的深厚软黏土地基中,开挖深度为17.4~19.8 m,采用地下连续墙和多层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护结构的超深基坑工程的实测性状。现场监测内容包括基坑侧壁土体水平位移、坑外地表沉降及内支撑轴力。研究表明,本案例基坑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之比 hm mδ/H 介于0.24%~0.75%,最大水平位移超过100 mm,其中蠕变变形占总侧向变形的比例高达44%~56%,基坑水平位移蠕变速率为0.15~0.76 mm/d,蠕变速率与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底附近土层性质有密切关系;“T”型地下连续墙和隔断墙技术对减小侧壁土体变形有一定作用。基坑坑外横向地面沉降大致呈抛物线分布,坑外纵向沉降大致呈马鞍形,地表周围土体最大沉降与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之比 vm mδ/H 介于0.26%~0.7%,最大沉降量与坑壁最大侧向位移量的关系大致为 vmax hmaxδ=δ~ hmax2.57δ,沉降蠕变速率为0.1~0.6 mm/d。随着开挖及相邻支撑的浇筑及拆除,多层支撑支护结构中各层支撑的轴力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建(构)筑物的附加应力和变形,通过对基坑开挖过程中连续墙围护结构的监测资料分析发现,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墙身最大侧向位移呈增大的趋势;最大位移深度位于开挖面附近,底板浇筑时侧向位移所占最终位移的比例为91.8%。随x/He值的增加,土体沉降呈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减小的趋势。在x<16 m时,土体沉降值较大但差异沉降较小,在10 m30 m时,沿y方向的建筑沉降值较大,差异沉降较小。  相似文献   

15.
地形坡度是地基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现有规范经验对斜坡场地m值取值研究极少。笔者进行3种坡度下的单桩水平载荷现场试验,通过m法对桩身变形、内力进行验算和等效调整以及数值模拟验证,研究了斜坡场地m值取值问题。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表明:①m法理论计算得到桩身中部的水平位移和弯矩明显小于斜坡场地现场试验实测值,位移零点和弯矩最大值位置均高于实测值;②将斜坡场地等效为土体强度降低后的水平场地,得到斜坡场地实际m值大于直接引用规范公式的计算值,且随坡度的增大二者差异越大;③桩身计算宽度是造成斜坡场地实际m值与规范公式计算值的差异来源,随着坡度的增大实际桩身计算宽度呈线性减小;④通过修正桩身计算宽度,提出基于规范公式的斜坡场地m值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深基坑开挖土钉墙锚喷支护过程中的位移问题,本文在按稳定控制进行设计的基础上,对基坑外土体的下沉和墙后土体的水平位移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变形控制设计,并对基坑开挖边坡水平位移和沉降量进行了现场观测。结果表明,现场水平位移和沉降量监测值与设计值较为接近。本文进行的土钉墙位移控制设计方法可为相关深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中业大厦基坑工程监测项目为例,研究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边坡围护结构的影响及对策。本工程围护结构全部采用桩锚支护结构,事实证明桩锚支护结构对本工程的坡顶变形及周边建筑物沉降控制效果较好,对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边坡沉降、边坡位移、锚索内力、深层水平位移及周边建筑物、道路的变形在安全范围内,支护方案、围护结构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以神农架机场一处边坡工程为例,开展边坡的原位监测,获得了格栅加筋高陡边坡体内部的土压力、坡体内部位移、坡体表面位移及加筋格栅变形的分布规律。监测结果发现,最大竖向土压力值不是出现在最底部,随着远离挡墙而向下部迁移;坡体内部水平位移沿高度上呈非线性变化,呈现多个极值,最大值出现在距离坡顶22m高度处,位移值仅为20mm;而边坡的整体位移规律呈渐进发展的"鼓胀"式,底部位移最小,中部位移最大;坡体内部加筋格栅变形的量级为mm,最大变形值发生在挡墙1/2高度处,变形量2.32mm,应变仅为6.65%,说明格栅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盾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地表沉降值是衡量开挖方式是否合适的关键指标,因此监测和预测地表沉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文中,根据对盾构法开挖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资料,做出了观测断面中心点的速度直方图和观测断面中心点位移随盾构机推进的位移变化图。通过分析,发现当盾构机到达测量断面前5m~8m后,地表测点的变形达到最大隆起值,然后测点的变形速度为负值,开始向下运动;在盾构机通过测量断面大约25m后,测点位移几乎不再增加,变形速度也变得很小。  相似文献   

20.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影响的原型案例分析,归纳基坑开挖引起邻近隧道沉降、水平位移及收敛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邻近隧道的基坑开挖对隧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产生较大的影响,隧道产生的变形在空间上表现为斜向坑底的位移;隧道横断面的收敛情况表现为,隧道呈现出横鸭蛋形。引起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基坑与隧道相对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开挖的时空效应等。其中基坑与隧道的相对距离对隧道的变形影响较大,当基坑与隧道的水平距离在4m以内时,隧道产生的水平位移、沉降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