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滨海地区地铁发育岩溶的处理及监测技术,以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工程三工区安良站为工程背景,通过对施工现场地质勘察,分析该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总结施工现场的发育岩溶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对应解决方案,最后给出处理措施建议,重点强调监测的作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徐州地铁1号线东西向贯穿徐州市,工程地质复杂,大范围穿越灰岩层,灰岩地带岩溶较发育。在岩溶发育地段进行隧道施工易发生塌方及涌水等事故,若岩溶处理不当,将造成地层承载力不够,给后期的地铁运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徐州地区尚无地铁修建的经验、尚无岩溶处理可参考的经验,笔者通过先期设计和施工的地铁1号线试验段,总结出适用于徐州灰岩地区岩溶的处理方法和在该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的经验,可对徐州地铁1号线全线及类似工程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州地铁1号线东西向贯穿徐州市,工程地质复杂,大范围穿越灰岩层,灰岩地带岩溶发育。在岩溶发育地段,隧道施工易发生塌方及涌水等事故;若岩溶处理不当,如底板下空洞未填充处理,造成地层承载力不够,给后期地铁运营造成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徐州及周边地区尚无地铁修建的经验,对该地区的岩溶发育特点及分布规律也未进行过研究,因此亟需一套有效的岩溶探测、处理方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岩溶问题。通过先期开展设计和施工的1号线试验段,结合现场施工遇到的问题及岩溶揭露情况,研究出适用于徐州灰岩地区的岩溶处理方法,并总结出徐州地区岩溶发育特点及分布规律,可对徐州1号线全线及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建芳 《城市勘测》2018,(3):160-165
根据武汉地区岩溶特点和地铁6号线岩溶专项勘察资料,总结武汉地区岩溶区主要分为三种地质结构类型,分析不同地质类型岩溶塌陷机理,三种地质结构类型发生岩溶地质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把武汉地区划分出高、中、低三种风险区。采用统计方法分析武汉地铁6号线岩溶区段的发育特征,从岩溶的横向、竖向分布及溶洞的填充情况等方面总结岩溶发育规律,武汉地区岩溶以3 m以内的溶洞为主,主要在岩面以下15 m范围内发育,从上到下溶洞的填充率逐渐降低。结合武汉地铁6号线Ⅰ类岩溶地质区前进村站~红建路站~马鹦路站区段的车站和区间岩溶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既要考虑地铁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也要考虑运营中的安全措施。防止上覆砂层的漏失主要采取封闭溶洞连通通道和溶洞注浆的措施。对高风险区不但要考虑地铁本身施工和运营的风险还要考虑周围环境变化引发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深圳某明挖地铁车站的工程地质情况和岩溶分布特征,对岩溶地区明挖地铁车站勘察方法及处理技术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各类勘察方法在岩溶勘察工作中的优劣,可为类似岩溶勘察工程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徐镭  沈维娟 《建筑知识》2014,(5):454-454
地质时代不同的可溶性岩层,在地质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岩溶形态是区别很大的,甚至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形,比如溶洞,溶沟,溶槽以及地下暗河等容貌。岩溶地区也由于岩溶在空间发育的不统一而出现地质情况复杂的情形。所以对于岩溶地区,仅仅依靠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是难以满足要求的。本文通过广泛收集各个工程的资料和研究,总结分析出了适用在岩溶地区的勘察方法和桩基施工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区建筑物基础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帆  汤华 《地下空间》2001,21(1):23-27
本文针对岩溶地区地质特点,对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物基础型式和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教训得出:在岩溶地区应慎用钻(冲)孔灌桩桩和人工挖孔桩;在岩溶强烈发育的某些区域,不 宜规划修建超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8.
江山地区覆盖型岩溶区地基土类型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山地区覆盖型岩溶区的岩溶发育程度及覆盖层介质堆积条件,进行了地基土类型的分区,针对不同地基土类型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市政技术》2019,(6):139-142
结合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岩溶专项勘察、设计项目,进行分析研究。该站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条件特点为岩溶属强发育,大部分溶洞位于岩面以下15 m范围内,岩溶水丰富;区域地质结合场区地质推断岩溶水来源、排泄方向及路径,综合判定未来三路站的实施不会完全阻断岩溶水的排泄通道,为岩溶处理提供依据,并提出了"外截内排"岩溶处理方案及具体措施,解决了岩溶富水带修建明挖地铁车站所面临的高承压水问题,可为类似工程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黔桂铁路六甲隧道岩溶病害帷幕注浆及小导管加固处置实践,在概述岩溶对隧道的危害性和隧道岩溶病害处理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对岩溶病害处理的重要性,探讨了隧道中不同类型的岩溶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工程处理的成功实践可为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云南炼厂工程实际,探索出适合本场地覆盖型岩溶发育特点的一套综合勘察方法。总体原则为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采用初勘确定可溶岩的分布区;利用工程物探普查和钻探验证相结合,圈定岩溶发育范围;在对岩溶发育范围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采用电磁波CT探测技术确定溶洞的形态参数。该方法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完成了高原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覆盖型岩溶强发育区的地质勘察,对该地区的工程勘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保山市董家寨铅锌矿为背景,分析了岩溶地区岩溶分布,结合钻探、物探及连通试验等手段,论述了岩溶地区岩溶的发育规律,矿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区内岩溶发育,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多年勘察资料的分析,结合区域岩溶发育情况,着重论述矿区的岩溶发育规律及对矿区充水影响[1]。  相似文献   

13.
宗文博 《建筑技术》2023,(9):1071-1073
徐州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线路全长约25.0 km,起点站徐矿城站止于汉源大道路口南侧的一期终点站奥体中心南站,设站20座,以碳酸盐岩为主,下部夹碎屑岩,岩溶发育,通过对徐州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资料,阐述了岩溶发育特征的类型和规律,分析了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及施工处理措施,为后期工程施工和运营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个岩溶场地物探勘察为例,总结了电测深解释工程场地浅层岩溶形态进而划分岩溶发育带的分析方法与经验,同时评述了其地质效果,并对电测深资料解释与应用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朱江  杨胜雄  黄泽磊  王宁  曲金才 《矿产勘查》2023,14(12):2426-2433
粤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崩塌及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本文以粤北地区连州镇为例,主要采用空地一体化的现代新技术手段,包括由机载LiDAR为主的航空遥感技术和由探地雷达、微动勘探、高密度电法、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组成的综合物探技术,查明了该区岩溶塌陷灾害发育的地质背景条件、覆盖层特征、岩溶发育情况以及崩塌灾害发育特征、稳定性状态。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国土空间规划、用地调整以及岩溶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工程治理等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培 《四川建材》2020,(2):165-166
以贵阳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针对喀斯特岩溶发育地区地铁车站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不仅对车站施工工法以及明挖基坑围护结构型式进行了比选,并提出了岩溶发育地区溶(土)洞的处理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朱鹏  刘守诚 《安徽建筑》2010,17(5):76-77
岩溶地区往往溶洞、溶沟、暗河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基处理难度大,文章结合某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在施工中采用一些针对性技术措施进行处理,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复杂岩溶发育地区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长沙地铁4号线某区段穿越了岳麓山大学城,该区段岩溶发育,多分布在地铁结构线影响范围内,易造成隧道塌陷和突水、突泥等工程事故,严重影响地铁建设安全。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该区段的地质概况和岩溶发育特征,对湖大研究生楼及软件学院楼的岩溶发育进行初步预测以及分析了其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影响,为地铁四号线在大学城区域的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内灰岩可溶性强,岩溶在高程上呈水平发育并在平面上平行断层面方向发育;(2)通过分析预测湖大研究生楼和软件学院楼下有较强的岩溶发育;(3)岩溶对四号线地铁建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隧道底板以下6 m以内的地基稳定问题、盾构施工开挖面的压力平衡问题、地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以及岩溶发育导致的地层不均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粤北灰岩地基岩溶发育的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溶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研究灰岩岩溶发育的特征,了解岩体裂隙分布、灰岩的化学成分和灰岩地下水的活动状况,并针对岩溶发育的具体状况和工程条件,采取灵活而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以韶关市为例,对市区岩溶发育情况和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岩溶现象进行详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粤北地区岩溶发育的不同类型及其产生机制和特征.在工程建设中,针对不同的岩溶类型,提出清除爆破、跨越覆盖、浅层楔状填塞、灌浆法、钻(冲)孔回填法、高压旋喷灌浆法、微型钢管树根桩和排导堵截及调整柱距等方法进行处理.岩溶地基工程的实践证明,根据工程具体条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处理岩溶地基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岩溶地区地质特点 ,对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建筑物基础型式和设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教训得出 :在岩溶地区应慎用钻 (冲 )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 ;在岩溶强烈发育的某些区域 ,不宜规划修建超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