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忠文 《城市开发》2011,(22):44-45
<正>在压力中寻找商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关注市场转变为市场与保障并重,保障性房已经成为发展的重点。对于房企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压力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出笼,住房有效供给增加,改变了供给结构,稳定了市场预期和消费心理,房价回落。  相似文献   

2.
2011年,地产界出现了一线房企纷纷投身于保障房建设的现象,引起业内瞩目。一个国家的住房体制,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才是一个完善、完备的体制,而作为市场机制主角的开发商,争抢建设保障性住房,无疑是一个好现象。政府负责和主导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指政府拿出资源补贴低收入者,帮助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但这并不意  相似文献   

3.
正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下,土地的稀缺性和居民的居住压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为了缓和矛盾,保障人民基本住房需求,维持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刻不容缓。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11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21.8万公顷,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计划7.74万公顷,占住房用地计划的35.5%,计划和实际供地同比分别增加17.6%和138.9%。很明显,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房价增长远远大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望房兴叹,保障性住房制度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了住房保障,但是我国实行保障性住房制度以来,一直存在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该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了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保障性住房供应制度存在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为我国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住宅设施》2010,(2):11-11
近日,厦门市岛外634套保障性租赁房开始面向部分低收入家庭配租。这是厦门市第5次组织保障性租赁房的选配租活动。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不同,保障性租赁房在这个城市新建保障房的构成中占到了85%。“保障性租赁房覆盖范围远大于现住房保障对象,有望实现住房保障的‘全兼容’。”厦门市保障住房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6.
唐敏 《中州建设》2009,(10):39-39
对老百姓的住房难题,最近有专家呼吁“二次房改”。理由有三:货币化补贴政策与市场房租房价严重脱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供给缺乏制度保障;禁止单位提供住房实物保障存有弊端。解决对策的原则是“单位为主、政府为辅”。  相似文献   

7.
张宇 《土木工程学报》2012,(Z2):253-257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形式多样的保障性住房,在对保障性住房公共产品属性认识的基础上,将现有多种保障性住房形式按照供给主体的差异划分为政府供给型和企业供给型,分析两类保障性住房的特点,探讨政府供给型和企业供给型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形式,建立不同类型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模型,并着重讨论了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佟明亮 《建筑经济》2021,42(9):15-18
分析现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住房市场高房价的机制和房产税影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路径两方面,阐述房产税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最后基于房产税视角提出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建议,以期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住宅》2012,(6):28
在政策调控下,特别是楼市限购政策之下,较之房价狂飙的昔日,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颇具对历史"补课"意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正在取得较快发展。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形势怎样?又将如何演化?  相似文献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17日表示,为完成今年58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中央已下达600多亿元资金予以支持。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做好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试点工作。姜伟新在“2010中国市长论坛”上表示,今年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共580万套。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实际政策,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方式及各自效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运用经济学的供需工具和住宅过滤理论分析政府放开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指出住房保障政策具有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的双重职能。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大城市目前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方式和效用,提出建立在良好供需机制和合理空间布局基础上的有效供给是实现住房宏观调控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解决中低收人家庭住房困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完善住房体制和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障房体系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各级财政部门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支出累计很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对应性的优化措施。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保障性住房的房源资金筹集的方式单一,主要是政府自建。这样财政支出方面的压力比较大,根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结合统计资料做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目前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支出占  相似文献   

14.
孙曦 《城市住宅》2013,(5):24-25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要健全保障房分配制度,推进公租廉租房并轨。此举表明政府在推进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开始更加侧重租赁体系的搭建,这将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利用率,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也可有效降低申请人"以房牟利",有利于规范我国保障房市场。"重灾区"推动制度完善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或称"两限房")四种主要类型。其中,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出现时间较早,在2009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政府决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情况下,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以及税收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根据住房过滤与梯度消费理论,完善性地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多层次供给模型。并以这个模型作为税收政策对保障性住房作用的契入点,分析了现有的税收政策对各种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影响,提出了对保障性住房供给方税收政策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献忠 《建筑知识》2013,(10):90-91
近几年来,我国保障住房建设发展迅速,各地政府都把保障住房建设作为一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又起到惠及民生、控制房价,努力现实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住房保障保障对象错位、政策不完善、设施配套不完善、空间分布不合理与居住空间分异等问题,甚至引发了居民对保障性住房的“弃选”等现象。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模式问题的本质也就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和谐社会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与效率优先”,落实在居住空间发展上也就是倡导适度的“规模分异”,能够如实反映并且符合不同阶层的居住意愿等。不科学的居住空间区位分布直接导致了低效发挥的保障性住房,而且认为土地经济性;交通便捷度;公建配套完善度和其他因素,是评价保障性住房建设适宜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保障房建设仍将是未来中央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11月12日,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姜伟新在讲话中介绍,10年来,中国住房保障取得历史性进展,特别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保障性住房规模空前。2009~2011年年底,全国开工建设保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13)
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我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住者有其居"的重大举措。而要实现保障性住房计划的落实,其建设资金是重点。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城镇中依然有大量中低收入的居民没有解决居住问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成为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和难点。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阐述了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现状,集中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我国保障性建设资金来源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试述保障性住房的和谐供给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时住房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的理论,界定了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模式的内涵,分析我国住房供给模式的演进及保障性住房的积极作用,确立了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模式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公平分配、高效运行、动态管理的基本构架,从而系统地构建了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和谐供给模式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20.
王栋 《住宅产业》2013,(5):72-75
1、引言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住宅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住宅需求迅速释放。然而,由于过度地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我国住房供应体系十分不健全.致使房价过怏上涨。2008年,中央下决心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没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